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正> “美在关系”是狄德罗在《论美》中提出的一个关于美的根源和本质的著名论断。狄德罗从唯物主义哲学观出发,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美进行了深入的、富有启发性的探讨研究,奠定了唯物主义美学的基础,并使其向前大大迈进了一步。 “美是什么?”“美在哪里?”历来就是美学家最头痛的问题。拍拉图就曾哀叹:“美是难的!”但这并未使狄德罗丧失对美的本质进行探讨的信心。经过长时间的深入思考、研  相似文献   

2.
八○年出版的施昌东同志的《“美”的探索》一书,对美的产生、美的本质、自然美、艺术美及悲、喜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使人颇受启发,但其中有一些观点也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本文拟在美的产生这一美学的根本问题上谈一谈与施昌东同志的不同认识。美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这个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西方美学史上有这样几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美是人的大脑的产物。英国哲学家休谟说:“美不是物体本身的属性,它只存在于观察者的意识中……。另一种观点认为,美是一种宇宙精神。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就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理念”则是不依赖于人类的绝对精神。这两种观点都是唯心主义的。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与以上两种观点相对立的,是从亚里斯多德到狄德罗,以至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唯物主义美学观。车  相似文献   

3.
美学上的斯芬克司之谜美是什么、即美的本质问题被称为斯芬克司之谜。自古以来的大哲学家和思想家在探讨世界奥秘的时候总要涉足于这个问题,但都感到困惑。孔子从音乐美探讨美的本质:“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子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他将美当作善,用韶乐作例子可以说得通,可是  相似文献   

4.
“美是难的”。比较起来,自然美更是“难”的,被人喻为“阿喀琉斯的脚后跟”。其“难”,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美的本质、特性等基本问题的看法上,美学界意见分歧很大,难以统一。例如,自然美的本质特性中,到底有没有阶级性,便是其中一例。面对这个颇为敏感的问题,极个别同志闪烁其词地予以某种程度的默认;一些同志对这方面的争议,采取“迴避”政策,不置可否;更多的同志则认为:“凡自然美都是没有阶级性的”。  相似文献   

5.
美的本质问题已经困扰了哲人们几千年,从柏拉图提出千古疑问“美是什么”开始,无数的哲学家、美学家前赴后继地提出了无数的关于美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美是实体范畴还是关系范畴——对美的本质的一些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任何学科都有一些是历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的话,那么,美的本质就是美学学科中这样的问题。许多有名的哲学家、美学家都感到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诗人歌德说:“美是费解的:它是一种犹豫的、游离的、闪耀的影子,它总是躲避着被定义所掌握。”狄德罗则把美的性质看成人们谈论得最多而知道得最少的东西。的确,美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这并不是我们从理论上对它产生丧失信心的理由。美的本  相似文献   

7.
美学上的斯芬克司之谜美是什么、即美的本质问题被称为斯芬克司之谜。自古以来的大哲学家和思想家在探讨世界奥秘的时候总要涉足于这个问题,但都感到困惑。孔子从音乐美探讨美的本质:“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子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他将美当作善,用韶乐作例子可以说得通,可是对武乐就说不通,武乐很美,但不善。柏拉图写了一本美学专著《大希庇阿斯》,遵循老师苏格拉底的看法说美是善,在论辩中却说不过去,“美不就是善,善也不就是美。”他提出美是理念,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的《大希庇亚篇》历来被看做"美学"的开山之作,通过这篇对话,柏拉图探讨了经典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最为核心和本质的问题:什么是美。并将该问题和什么是美的这个问题区分,为后世的美学家和哲学家提供一条思考问题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此论断不尽合理,原因有三:一是用“人的本质力量”与“感性显现”两个含混不明的概念诠释“美”,“美是什么”的问题根本没有说清;二是这一论断的推导过程存在逻辑问题,有理念先行之病;三是“美是什么”关乎美的本质的问题,从美的根源条件这一角度解答之,难免答非所问。“美是什么”,其实是在追问人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应具备历史的视野,亦即回到该问题几千年的探究史中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开展 几千年来许多著名的美学家,在美学研究的道路上,几乎无一例外地发出:“美是难的”这一最原始最古老的感叹。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说:“美是自然的一种最伟大的秘密”。法国启蒙主义美学家狄德罗说:“在我们称为美的一切存在物所共有的性质中,我们选择哪一种性质来适应以美这一名词为标记的东西呢?……那只能是它一出现,就使一切存在物美的性质,这种性质的常有或稀少……就使这些存在物有较多或较少的美。而没有这种性质,就使它们不再有美”。看上去狄德罗对寻找美的本质,思路很清晰,似乎成竹在胸,但他在《美之根源及性质的哲学研究》中也不得不承认:“几乎所有的人都同  相似文献   

11.
柏拉图对“美是什么”这一哲学问题的开启,是对“美的本质”哲学追踪的历史性揭幕。由此,西方美学开始成为体系性的美学。分析美学放弃了对“美是什么”问题的理论思辨,试图从其繁复的语言分析中消解美的本质。而海德格尔在早期就为美学奠定了一个存在论的基础,“美的本质”等经典问题不再有意义,“美”只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周启光在论文和专著中对美的新认识,主要是阐明了“美不是客观事物的属性”,而明确提出“美就是美感”、“美感(美)就是快感”。过去人们主要从哲学思辩的角度论证美的本质,而周则是从物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给予新的论证,这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笔者认为,美的本质应概括为“进步理想的的形象显现”。  相似文献   

13.
美是什么、这是个困扰过多少古今中外美学家的问题。柏拉图对美的论述可谓洋洋洒洒,但是最终仍无限感叹地说“美是难的”。嗣后,一代又一代的美学家都进行过有益的探讨,对美的本质提出了种种不同的看法,他们或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如黑格尔和康德;或从物质世界中寻求美的本原,如亚里士多德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或认为美客观地存在于现实事物的关系中,如狄德罗。然而,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美’这个词儿的意义在一百五十年间经过成千的学者的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艺术同美学的关系如何,或者说艺术的审美本质是什么?对诸如此类美学研究上不容迥避的问题,中外许多哲学家、美学家都作过深入探讨。但由于人们往往把问题悬浮在超时代、超民族的“真空”里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 :“美 ,本质中就是简单性 .”他还认为 ,只有借助数学 ,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准则 .中世纪英国哲学家奥卡姆(WilliamofOccam ,1 30 0 - 1 350年 )崇尚简单美 ,他说 :“自然界运动总是遵循最简单的途径 ,诸多理论中最简单的理论 ,是比较美的理论 .”哲学家奥卡姆与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这种美学理论 ,在数学界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当然 ,朴素、简单仅仅是其外在形式 ,要达到“朴素而天下美莫能与之争美”(《庄子 ·天道》)的境界 ,还必须有深厚的底蕴 .只有既朴实清秀 ,又底蕴深厚 ,才称得上至美 .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  相似文献   

16.
垂钓蝴蝶     
美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美?有的人说自然才是美,有的人把它分为外在美和内在美,有的人又说美是一种主观的感受……美,似乎没有明确的定义,连哲学家柏拉图也说“美是难的”。小读者,你觉得呢?如果你心中还没有答案,就让我们带上问题,文海泛舟,一同去追寻美的踪迹,探寻关的奥秘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一.谁之罪 美学的历史是一个充满真理与谬误的历史。美学最初是哲学的一个部门。“美”的本质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美”的本质的探求中有两种主要的美学观点,即唯心主义美学观和唯物主义美学观。在西方美学史上,唯心主义美学观的主要代表有柏拉图、康德、克罗齐等,他们在哲学根本问题上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从精神世界出发去探求“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最终归结为精神的产物。柏拉图就认为“美”的本质是  相似文献   

18.
何谓“反思”?《汉语大辞典》上解释为“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深入的再思考”;《哲学辞典》上解释为“对事物的思考和对现象的本质研究”。在哲学范畴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英国17世纪哲学家洛克。他认为“反思”是一种知觉,是心灵内部的活动。德国19世纪大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思”是对现象的本质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人类思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即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模糊逻辑。相应地 ,美的本质问题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 :美的“主观论”、“客观论”等单一性规定的形式逻辑 ;第二阶段是 :美的“主客观统一论”等多样统一性规定的辩证逻辑 ;第三阶段是 :美的“真空”论、“一切”论、“无所不在”论等绝对性规定的模糊逻辑。它们的思维空间若用现代数学中的集合来表示 ,那就是 :(0 1)、[0 1]、{0 1}。可以说 ,人类对于美本质的认识 ,迄今 ,所有的定义和解释都不可能超出这三种逻辑形式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大约没有哪种现象与本质关系同美的现象与本质关系那样,一直处于尖锐对立之中:美的现象是这般迷人、诱人、多姿、引人入胜;美的本质却是那样恼人、烦人、扑朔迷离、令人难解.在西方,从古希腊启始,一代一代哲人都试图从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入手,由叶寻根、沿波探源、揭示美的存在之谜、美的本质之谜.但遗憾的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无论怎样权威性的煌煌巨制,一涉及到美的存在形态和本质问题却都顿时显得浅薄、幼稚、甚至是荒唐.这正如一位英国美学家所说的,“今天的美学虽然已经有了大量的、愈来愈成熟的著作,但无论是讲演或者著作中,关于美的问题的论述,比起柏拉图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来却并不是有更多正确的意义,而无意义的胡扯倒是不少的.事实的确如此.二千年来,一代一代美学家经过对美的本质之谜劳而无获地破译之后,都回到了柏拉图那儿,认同了他那“美是难的”的预言.这就使美学越走向成熟越面临悲剧的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