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典诗学批评白居易论的轨迹表现为:中唐至宋初,诗论家们对其诗作各方面基本持称扬态度;大致从北宋中期开始,出现不小规模的对其诗作审美表现的批评之声;进入明代,诗学批评的意气化色彩明显增强,白居易及其诗作基本处于被否定的境局;清代,白居易论最终进入到较为全面深入的辨析之中。  相似文献   

2.
同是研究心与物之关系的“心物感应论”和“摹仿说”,由于东西方化区域、化传统的不同,因而其差异性仍然是明显的: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心物感应论”更强调审美的主体和心物交感的对应性,而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摹仿说”,则侧重于审美的客体和心物的对立性、冲突性。  相似文献   

3.
古代审美感应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感应论是中国古典美学中关于审美感情发生的经典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理论内涵,其功能既体现在审美创造方面,也体现在审美欣赏方面。审美感应论涉及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艺术活动的本质及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等重大理论问题。古代宇宙创生论及“天人合一”等哲学思想影响了审美感应论的生成。审美感应论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以来,我国艺美学界对艺术反映论的探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决办法:一是用审美感应论、形象思维论等代替艺术反映论;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反映论推导审美反映论或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中寻找能够替代艺术反映论的概念范畴如艺术生产论,审美中介论,艺术掌握论等。这两种探讨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也还存在着不够完善的地方,审美感应论是否包容了审美反映论,后是否只是审美感应中的物本感应,是否可以取代审美反映论,这些都直接牵涉到艺术美的本质问题解答,如果对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仅作狭隘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在审美反映论与审美感应论二关系问题的认识上,出现不够周密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哲学反映论、艺反映论、审美反映论是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内涵不同的三个概念,不能混淆。艺反映论导致认识论艺学,造成许多局限性。审美感应论和审美反映论是为纠正其弊病而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理论。审美反映论不能包容审美感应论,二的哲学基础不同,各有其自身的价值。但“审美反映论”运用的范围较小,一进入艺术和美学领域,不免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6.
"气"是中国近代教学论的本原,"中国气派"是中国近代教学论的结果,"气化"是中国近代教学论的动因。中国气氛、中国气质、中国气度、中国气息气化形成了"中国气派"有机的系统,并表现出"适切性"、"民族性"、"现代性"、"诗范性"这样一些文化特征。从当今中国教学论建设的需要出发,看待我国近代教学论的文化特征,其清浊之气对于当今建构"中国气派的教学论"能够提供正面的经验、反面的教训。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中国美学特有的重要审美范畴。意境论在中国古代生成和发展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对意境论进行传统研究的章很多,本拟从化学的角度简要疏理一下意境论生成的总体缘由。追根溯源,中国古人对意境的经久不衰的审美追求,体现了中国传统化“天人合一”的浑融性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8.
道家将生命产生的机制归结为“气”的变化,建立了较为系统的生命气化论。道家生命气化论萌芽于《老子》,在《老子》第42章中初见端倪;形成于《庄子》,《庄子》运用“气”的聚散变化及其“交通成和”的原理来解释生命现象产生的机制;《管子》和《吕氏春秋》中的部分道家篇章通过对生命孕育和产生之具体过程的解释,发展了道家的生命气化论;至汉代道家集大成之作《淮南子》,则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阴阳气化产生生命现象的内在机制,将道家生命气化论推向理论高峰。  相似文献   

9.
心物感应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主要揭示了创作主体——“心”与创作客体——“物”之紧密联系。心物感应论主要表现出审美主体“我”与审美客体“物”之间相互融汇交流,互相赠答,彼此互渗,并最终达到物我同化的审美高度。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文论中的人物论大致有五种模式:功利主义模式注重人物形象的认识功用和教育功能;审美模式重视人物形象的审美功能,主张塑造性格内涵丰厚的圆形人物;自然主义模式轻视人物形象的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忽视人的社会属性,把人的本能、动物性、潜意识看作是文学的表现对象;象征主义模式把人物作为传达哲理的符号和代码,强调人物形象抽象性;印象主义模式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和性格毫不关心,只与人物对外界的感觉和印象。本文对以上五种模式人物论进行了详细评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教化论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教化论是贯穿于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史的一条主线,它以“诗言志”、“美刺”说、“文以明道”为核心范畴,形成具有教化特色的文学本质论,功能论,作家论,创伤论及风格论,从而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文学教化论体现出中国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其实质上蕴着强烈的古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天是董仲舒哲学的信念本体,天道学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感应说等,是一个有机组成系统,天、人都有性情,可以相互沟通,能够彼此感应,天道可向人道渗透。天道论、阴阳五行说、性情说、感应说奠定了董仲舒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由于传统哲学和现代社会现实的影响,中国现代美学家在引进西方审美理论时,创造性地把审美和功用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现代特殊的审美功能论。以此理论为视角,可以重新认识20世纪那些审美性文学的内在意义。极端审美论和极端功利论均对文学的健康发展无益。  相似文献   

14.
"物本感应"与"事本感应"是古代文学创作论的两种基本观点,对于古代文学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产生于六朝时期的"物本感应"论强调自然之物为文学创作之本源;生成于唐代的"事本感应"论强调社会生活之事为文学创作之本源.二者都受<乐记>的影响,比较而言,"事本感应"更深刻地反映了古代文学的创作实际.  相似文献   

15.
高原 《中学教育》2014,(1):66-71
科学化是近现代理性启蒙的重要标志,也是近现代教学论发展的必然过程和重要特点。中国教学论的科学化是从清末到五四运动前后这段时间里完成的,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论研究本身等方面。同时,经由人文主义影响下的反思性批判,使得我国教学论的科学化进程更为理性,也更为切合实际。可以说,五四时期是我国教学论科学化发展的理性启蒙阶段。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哲学的推动下,教学论正在进行看深刻的检讨和转向。一是超越知识论的束缚,进入艺术和审美的轨道;二是教学审美观和艺术现自身的反思,教学的审美取向开始立指人的意义世界,以及内在的心灵体验和精神过程。这两种转向相互影响,互为动力,促使教学论放弃传统的审美立场和艺术尺度,通向一个新的审美和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7.
童庆炳在《文学与审美》一文中首次提出"审美溶解说",以通俗易懂的形象化比喻,正确而客观地揭示了审美作为文学的本质属性与其他非审美属性之间的关系,强调了审美是多层面的整体关系的创造。审美溶解说作为对文学本身的特殊本质的研究,在不断的深化发展过程中,也与"审美反映论"、"审美特征论"和"审美意识形态论"等一起构成了整体性的中国"审美论"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寰宇茫茫,生物吐纳,有一种有形无形而存在的东西,中国古代哲人称之为气,它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儒家学就特别讲究“气化流行”。本着力于探讨理学的“气化流行”,以阐示“气化流行”在理学中的理论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调和论是章士钊在《甲寅》时 期(1914~1927)的哲学思想。它分为调和立国论和新旧杂糅调和论两部分。调和立国论主张 中国各派政治力量互相容纳,互相尊重,遵循西方政党政治的规范和道德,是一种自由主义 的政治观;新旧杂糅调和论主张在文化创新时要注意文化继承,鼓吹维护和保留中国固有文 化,反对新文化运动破旧立新的文化大革新,是一种保守主义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20.
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4期陈宪年《论中国诗与中国画的融通》诗歌作为语言艺术与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各自有着独具的审美特性,一两者又有着联系,它们交通感应,渗透融合,联接了听觉与视觉的通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线,极大地拓宽了两种艺术的审美维度,丰富了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