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人小说涉及诸多法律问题,其中非演绎类同人作品与"实质性相似"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难以从著作权的角度认定其侵权;而演绎类同人作品常常会出现与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和改编权的著作权冲突问题。在我国可从完善合理使用制度、引入知识共享协议以及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兜底条款进行补充保护的角度出发,探究完善著作权冲突与协调机制的法律对策,并推动同人市场及相关创意产业朝着合理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作品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给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挑战。技术创新背景下,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面临作品传播隐蔽和侵权行为认定难等困境,造成这些困境的主要原因是著作权立法不够完善、著作权侵权案件界定的合理边界认定不清晰和缺乏与现代技术相应的著作权保护法律体系。破解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可通过完善立法、优化司法保护理念、建构“法律+技术”的综合治理模式等对策来应对。  相似文献   

3.
戏仿作品著作权侵权问题,一直是著作权法中的一个比较重要且疑难的问题,本文从《无极》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争议入手,着重分析戏仿作品的特征及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基于中国的国情,戏仿作品有可能涉及侵犯原作作者的著作权,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予以适度保护。  相似文献   

4.
对著作权法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著作权法的出台,是我国著作权制度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该法仍有值得推敲之处,本文作者从著作权法的规定入手,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和学说,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署名权、软件著作权登记与保护以及著作权侵权中的诉讼时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相应的立法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著作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一点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于网络作品著作权的法律保护苍白无力,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出现许多的问题,本文从司法管辖、合理使用和侵权的界线、经济赔偿问题三方面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戏仿作品必然要使用原作的构成元素或内容作为模仿的对象,因而有可能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为了保护戏仿作品的生存和鼓励创作,法律需要制定适当的合理使用规则来协调二者的冲突关系。同时,在如今发达的数字信息技术的背景下也需要对戏仿作品所主张的合理使用抗辩作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戏仿作品必然要使用原作的构成元素或内容作为模仿的对象,因而有可能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为了保护戏仿作品的生存和鼓励创作,法律需要制定适当的合理使用规则来协调二者的冲突关系。同时,在如今发达的数字信息技术的背景下也需要对戏仿作品所主张的合理使用抗辩作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快速性和自由性,加速了人类文明成果的传播,但同时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以各种新兴方式侵犯著作权人的权利,因此,减少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发生,完善网络著作权保护体系成为我国立法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相关规定及其他国际公约,对我国网络著作权侵权和救济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环境下,网络侵权行为的隐蔽性大,网络侵权犯罪问题日益复杂和尖锐,著作权刑法保护的难度加大。而我国有关侵犯著作权罪之规定却存在着过于概括,与TRIPS协议等国际准则不协调等不足,给司法适用造成困难。我们应当以TRIPS协议为参照系,扩大作品的范围,准确界定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取消“以营利为目的”的要求,完善对著作权的刑法保护。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我国于2001年10月27日修正的著作权法中,首次规定了著作出租权,完善了我国著作权制度。但该法存在出租权的行使规定不明确和法律保护比较散乱等问题。本文在借鉴其他国家或者国际组织的有关立法规定的基础上。对我国完善我国出租权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