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在结构体系上异多于同的语言。在表量词上,汉语中有量词一类词而英语中则没有,英语中表量词是归人名词类的。另外,汉语量词表示的意义比较宽,而英语表量词所表示的意义比较窄。它们在用法上也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翻译时,仅仅寻求汉英表量词的对等是不够的,只有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才能进行准确地翻译。  相似文献   

2.
大量外来语尤其是英语不断进入现代汉字系统,丰富了我国的语言,但又给其翻译造成了困难。本文指出外来字母词的翻译方法及原则:纯音译、意译、附加说明即加字译法、半音半意译、音义兼译等,同时也指出翻译外来字母词应注意的问题,这对于了解外来词的翻译并不断提高汉语中外来语的翻译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人类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国家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不可缺少的手段。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和政治经济制度,因而造就了迥异的思维方式和语言逻辑。英语在句式和用词习惯上与汉语有很大区别,所以英汉互译时必须考虑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英汉词汇分布各有特点 ,词汇的文化负荷也不容忽视。因此 ,词汇的汉译英中既要在表达方式上“入乡随俗” ,又要确保源语中的文化信息不致缺失。译者对双文化的领悟与感应能力以及运用双语的实际能力是翻译成功的关键 ,林语堂的《浮生六记》英译本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移植看翻译等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且极其复杂的问题。因而,翻译在完成语言转换的过程中,需采用各种补偿手段,将文化因素带来的各种伴随信息,准确加以传达,尽可能做到翻译等值。  相似文献   

6.
历来,诗歌与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中国古诗词曲更是与绘画有着不解之缘。古诗词曲英译不仅是一种语际翻译,还是一种传达关感的艺术。译者用译语再现古诗词曲时,可以借助语言艺术中的形象从色彩、构图等方面激发译语读者的视觉联想,以视觉符号这种国际语言来呈现中国古诗词曲中所蕴含的绘画美,给译语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广告英语用词平易、简洁、新奇、有趣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幽默、生动。汉译广告英语时 ,要采用意译与音译相结合的方法 ,突出广告英语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8.
English and Chinese color words have many different meanings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translate English and Chinese color words.With more and mo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England,different translation of color words in commercial activities and daily communication,and that will lead to unnecessary misunderstandings,so it has the practical and theory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color words.We can grasp the principles and ways in translating color words better,and it also can help us to easily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olor words.  相似文献   

9.
英语、汉语是英汉民族各自的文化产物,因而在语言中必然存在许许多多的反映各自文化特征的文化负载词。由于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在目的语中很难找到确切的对等词,从而形成语义空缺,这些空白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将从四种空缺类型分析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状况。  相似文献   

10.
英语习惯用语既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 ,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其翻译好坏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译者除了需要忠实地表达原文习惯用语的意义外 ,还应尽可能保持原语言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以及其民族、地方特色。作者结合丰富的实例 ,介绍了习惯用语英译汉中的三种主要技巧 :直译法、汉语同义习惯用语的套用法以及意译法  相似文献   

11.
汉语公示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其英译至关重要。作者将模因论引入公示语英译领域,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借用,仿译和创译,并指出翻译通用公示语时采用“借用”策略,而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公示语则进行“仿译”和“创译”。  相似文献   

12.
壮族文化特色词是指壮译外中壮语特有而译语没有的文化词汇空缺。英译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时,传译壮族文化特色词汇涵义主要有四种译法,即音译释意、直译、意译和译者注释。  相似文献   

13.
英汉熟语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熟语翻译要处理好语言与语境的矛盾,既要译出原语熟语的形象、喻义,还要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所以在将英语熟语译成汉语时,要采用直译法、套译法、借用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14.
曾霞 《宜宾学院学报》2011,11(3):107-110
文学典籍(尤其是诗歌)翻译一方面应该以"陌生化"的翻译策略再现原文本独特的诗学特征即文学性,另一方面应准确、忠实地传递原文本的文化哲学思想。因此,译者应精通英语和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在文学领域也应该有很高的造诣。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译者在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时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英文表达。因此,译者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来传递汉语文化信息,以便其译文既便于读者的理解、又尽量保留汉语词汇的民族文化特色。为此,本文在分析和研究名家译者注解的基础上,依据周志培对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和廖七一提出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原则,总结出其主要的翻译方法有:借用、替代、释义、仿译和注解等,目的是为汉英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汉语数字式新词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涵盖面广,英译时必须视情况灵活处理。本文以翻译理论与实务为基础,探讨了数字式新词的翻译方法,提出直译意译揉和以及意、形、音三者兼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英语是在中国特殊的文化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是对中国特色词汇的英译。中国英语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能给读者提供一个与原文审美效果相等的审美客体,以让译文读者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译文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从实用翻译美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英语的翻译途径及审美效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对比及其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危词往往蕴涵着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时应该根据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作出恰当的处理。本文借助语用学的理论 ,对英汉颜色词的语用意义及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英语被动句是英译汉中常用的句式。初学翻译者在翻译这种句式时往往有一种趋势,就是过多地使用一些不必要的“被”字,使译文显得生硬、刻板,不符合汉语习惯。这里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翻译法,以帮助翻译初学者克服翻译中容易出现的“洋”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英语和汉语在语态上有明显差别,英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比汉语高得多.汉语虽然也有被动语态,但使用范围较窄.由于两种语言语态上的不同之处,对于被动语态的英译汉就应特别予以注意.英语被动语态的句子,汉译时不一定都要译成被动句,要运用汉语中恰当的表现手法.本文从四个方面浅析了英语被动语态的译法:译成汉语的主动句,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的判断句,译成汉语的无主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