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爬山虎的脚》课文第三段讲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爬的。其中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是教学难点。做为教研员,这一课我不知听了多少次,但有一节研讨课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下面是课堂中突破这一难点的片断: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五组共有四篇课文和一篇读写例话:讲读课文《太阳》、《火烧赤壁》,阅读课文《鲸》,独立阅读课文《晏子使楚》,读写例话《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一个基础训练。这组课文的备课,可以采取如下步骤和方法:第一.通览全册教材,了解这一组课文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组课文总的教学要求。一组课文是一册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册教材的教学任务,体现在每组课文中。因此,每组课文  相似文献   

3.
第十一册第六组课文备课提要太原特级教师张月仙教师备课的基本功是钻研理解教材和确立教学思路。一、本组课文的理解要点这一组教材有三篇课文,即讲读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独立阅读课文《小英雄雨来》,还有一篇读写例话《外表和内心》及基...  相似文献   

4.
人教社出版的《教案》及一些教师用书,将本课教学时间定为1课时,但我不能,我的学生不能。用这么少的时间来学习这么一篇极有文化内涵的课文,顶多算是教过了一学期24篇课文中的一篇,学生是无法“浸润”其中的。我将时间定为2课时。可教什么、怎么教呢?反复阅读全著和相关资料后,我心中有谱了。我把教学内容确定为三个板块:1.介绍《边城》故事情节。2.《边城》导读。3.课文赏析。其中前两个板块为重点,第三个板块为难点。这并没有脱离讲节选课文的常规老套,我还想为讲授添一抹亮色。经过思考,我为每个板块拟定了一个题目,分别是:《那船那人那…  相似文献   

5.
第十一册第一组课文阅读教学建议□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特级教师徐立清本组课文《长城》和《桂林山水》是写景状物的佳作,是学生学习写景状物文章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一组课文。这组课文在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能力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进行这一组课文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草原》这篇课文中描写草原景色美这部分内容,这节课…  相似文献   

7.
记得去年有位老师在我县“语文主题学习”交流群里与我探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方法,那时的我很是惭愧.因为平时教学只用到了“一篇课文带一篇丛书文章”“一篇课文带两篇丛书文章”的方法,偶尔会提几个导学问题,让孩子们拿着丛书在课堂上自由阅读,从未认认真真地研究过丛书群文怎样阅读.这次县里“语文主题学习”选拔赛给了我一个思考的契机,在完成比赛课例——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民风民俗》后,我选择了“大话节日”这个话题来参加学校的研讨交流活动,并将自己的这堂课定位为“主题学习群文阅读汇报交流课”.在教学设计及授课的过程中,我对“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8.
2013年山东省小学教师远程研修,语文学科有一组同课异教的课一一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这是一篇很多名师都有过公开教学的课文,2008年1月“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也曾把这一课作为研讨课例。在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时候,这篇课文怎样教出新意?我们从这篇课文的同课异教中又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山东省这两节同课异教的课,由山东名师、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集体研讨打磨.分别由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毕英春老师和青岛市市南区实验小学辛翠焕老师执教。两节课均为第一课时。从下表可以看出,这两节课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祝福》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课文,三十多年来全国报刊曾多次载文分析、研讨.1993年,在我国颇具影响的《语文学习》杂志第四期,“教学艺术镜头”栏目的《<祝福>教学艺术》曾发表一组六篇短文,予以进一步研讨,读之获益匪浅.然而,有一种教法,三十多年来各报刊似无介绍,现写出来,就教于中学语文教学的同仁和专家们.这种教法的要点是:以写《祥林嫂小传》作为《祝福》教学的第一步骤.  相似文献   

10.
开学一周后,初一的一位语文教师请了病假,我给他代课。那天我教学的内容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活动有秩序地进行着。课文研讨后,针对课文的内容,我设置了相应的活动主题: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帮助你克服困难的呢?  相似文献   

11.
刘秀华 《宁夏教育》2005,(12):58-59
去年12月份,自治区教育厅对全区中小学部分教研员及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在培训中,自治区教研室领导安排我讲一节观摩研讨课。我选了课文《珍珠鸟》。这篇散文表现了人对动物充满关心与友爱,最后动物对人完全信赖的过程。我把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朗读与品味上。  相似文献   

12.
《爬天都峰》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编排在第二组.根据第二组的训练重点和讲读课文的要求,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我认为可依如下思路进行导读.  相似文献   

13.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一篇科学小品文。如何将这篇说明文讲得生动活泼,成为我研讨的课题。在专家的引领下,我对课文进行反复研读,在一遍遍的细读后,终于发现了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案例]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安排了一个让学生质疑的环节。其中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道:“我觉得这篇课文编得不好。”  相似文献   

15.
钱正权 《小学语文》2010,(11):48-50
一、一曲《爱我中华》感人的交响乐章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能就课文教课文,必须从一组课文的整体来考量,以一组课文的主题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天,我就借用这句话来谈一谈我是如何教《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语言风格简洁、故事性强、在寻常故事中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记叙文.就单元教学内容来讲,《走一步,再走一步》既是对前一篇课文《紫藤萝瀑布》感悟人生话题的延续,又是为后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继续感悟人生作铺垫,在单元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正是基于《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教材中的这种地位,整个教学过程我渗透了三方面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草原》这篇课文我已经教了好多次了,每次教学都是循着草原的“景美”、“人美”的路子教学这篇课文,效果都不错。一次外出听课时,我被一位教师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精彩的课堂生成所折服,同时也不断地责备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钻研教材,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中描写“人美”部分中的其它方面的美呢?上个学期,我又一次教学《草原》这篇课文,于是,我将那位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时所使用的提示性的语言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中其它方面的美: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我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先给学生留了两课时自学,然后进入课堂讨论时,教学花的课时不算少,其结果学生好像吃了一顿夹生饭.三年以后又一次教学《孔雀东南飞》,这一次我先用了三课时进行了课文串讲,在此基础上学生写了读后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我校高二备课组,从2010年11月16日始开设《〈史记>选读》,至2010年12月30日结束,共计32课时.选上其中7篇课文,外加1次导读讲座、2次检测和1次探究小论文交流.整个选修模块教学热气腾腾,学生学习充满热情.我和备课组老师秉持“教学即学习”“教学即研究”的理念,上课、听课、研讨,有不少困惑,也思考探索了许多问题.在此期间,我写下近3万字的教学叙事,涉及《〈史记〉选读》选修教学的方方面面.现在选出其中10则,与大家分享来自选修教学现场的困惑、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正区教研室举办了"高效课堂研讨活动",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研讨,我非常有幸成为实验活动成员之一。四位老师同一时间拿到了一篇课文《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知识说明文,课文采用简单列举和详细介绍的说明方法,介绍了鱼儿、鸟类、昆虫、鲸、袋鼠、贝壳等自然界的种种生物,都是人类的老师。于是我们四位老师分别就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分别设计了两课时的课时目标。第一课时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会概括段落大意,难点就是对第3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