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结合韵书内的各种语音标记提示及现代宁德各县市方言,将《安腔八音》老本和抄本的语音系统进行分离比较后发现,与老本的音系相比,抄本的音系具有如下特点:声母系统方面,“边、波”与“曾、出”声母有少数韵字相混,“无”母部分失去摩擦性质变为合口呼声母;韵母系统方面,“辉”韵部分与“须”韵合并,部分与“杯”韵合并;中古三套辅音韵尾出现大规模混并;撮口呼韵目数减少.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湘语的全浊声母清化规律是不论平仄都读为不送气清声母;老湘语保留了浊音声母,少数仄声字浊音清化为送气音。该文通过分析湘语代表点古入声字全浊声母清化后送气/不送气清声母的分布,揭示湘方言浊音清化本当是不论平、仄,都念送气清音,但平、仄浊音清化有一个“时间差”,这就使湘语的浊音清化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江山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上既有内在的广泛联系,又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汉语语音各要素中,两者声母方面的差异较小,主要表现在浊音声母、翘舌音声母和舌根音声母的不同上;在韵母和声调方面两者的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鼻韵母、入声韵、特殊单韵母、撮口呼韵母和调类调值的不同上。  相似文献   

4.
分布在阳朔县葡萄镇的桂北平话称为“平声话”,其声母的特点非常突出。主要几点是:与中古40声类的框架相近。古全浊声母今天仍然保持着独立的浊音类别。古次浊声母各自一分为二,一套浊音色彩较重。一套浊音色彩较轻。知庄章三组全面合流。读[ts]等。精组遇洪音读[ts]等,遇细音读[tG]等,与见组不混。  相似文献   

5.
对路桥(新桥)方言的声母和声调系统进行了以下三种不同的处理:甲方案依照吴语学界常用的“以有帮滂显、端透定、见溪群三级分法为吴语特征”的定理为指导整理出路桥音系;乙方案在甲方案的基础上将鼻音和边音分为“浊”与“更浊”两套,并根据路桥方言声母浊音“清音浊流”的实质对浊音的标音符号作了调整,即在相应清音的后面加上浊流6;丙方案将浊音声母归入与其相对应的清音,是最简的方案,适于单纯为方言标音。  相似文献   

6.
《广雅》177组单音节同源词,有音同、音转、音同音转、混合音转等四种语音关系类型,以音转为主。声转规律表明,声母流转,韵部以叠韵为主,声母关系的远近,与韵部流转频率的高低密切相关;韵转规律表明,韵部流转,声母以双声为主,韵部关系远近,与声母流转频率的高低紧密相连。《广雅》单音节同源词声转和韵转规律体现了汉语同源词音转规律的共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延东土话的语音系统独具特色,它既具有很强的存古性,在语言接触和自身发展演变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独特的变化。如声母保留着一套完整的浊音系统,非组保留重唇音或与晓组合流为舌根音,尖团音问题与北京话和其他方言迥异;韵母阴阳对转现象突出且过程清楚,ai、 两个韵母来源复杂,效流相混,通摄念aη韵,宕摄念oη韵;古平、上、去、入四声均因声母的清浊而调值各异,上声有三个调;声韵配合关系特殊,语流音变丰富而独特.  相似文献   

8.
“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教学简介河南安阳市安阳桥小学直读课题组一、易教易学,突破难点“基础音节换韵直读法”在声母教学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单独教声母,声母教学融在基础音节教学之中。如教音节“bo”,告诉学生音节由声母和韵母组成,后面“o”是韵母,前...  相似文献   

9.
双声迭韵在语言学和文学上已被广泛地加以运用。掌握双声迭韵的原理,对搞好语文教学帮助很大。本文打算就双声迭韵与古汉语语音词汇上一些问题的关系谈一点看法。什么是双声迭韵?按现代语音学的观点来解释,凡两个音节(字)的声母相同,就叫做“双声”,如“辨别”“伶俐”,前者声母都是“b”,后者声母都是“l”。凡  相似文献   

10.
从语音学的角度对陕西合阳防虏寨乡的方言进行调查研究.整理出该方言的声母(26个)、韵母(43个)和声调(4个)并指出其语音特点:保留了古汉语的尖音、有浊音声母z和v等;没有儿化韵、有yA和yei等一些特殊韵母;在声调方面,没有曲折调。  相似文献   

11.
全浊清化和入声消失都是一个动态过程,全浊声母擦音先清化,全浊声母中的塞音和塞擦音先以平仄为条件发生送气和不送气的分化,然后再清化。入声消失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入声→p、t、k尾失落→保留喉塞尾→浊入归阳平→次浊入归入舒声、清入独成一类→并入舒声。全浊入声变舒声当在平声依声母的清浊发生送气和不送气分化之后,次浊入声变去声当在阴去、阳去合并之前,清入声的演变是最后进行的,先经历了一个独立调类的阶段,然后归入舒声。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是贵州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其语言语音声母较为复杂,有70个辅音,分为四类:单纯声母,前腭化声母,唇化声母,复辅音声母。其特点是:塞音声母清浊对立;鼻音声母包括单纯鼻音和前带紧喉成分的鼻音;清塞音和清塞擦音声母有送气;有一整套前腭化声母和唇化声母;有复辅音声母[pr];有舌尖颤音[r],但和舌尖后浊擦音[]属同一音位,且与双唇半元音声母[w]对立。  相似文献   

13.
通过统计《说文解字》“A,AB”且“B,AB”式联绵词,得91组,反映许慎对联绵词不可分训的认识及其处理策略。按照声韵特点对91组联绵词进行了分类,并对91组联绵词的上古音声母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联绵词中次清声母较少的现象为上古汉语“一清一浊”二元对立格局的合理性提供了佐证。非双声联绵词的声母分布和组合情况与复辅音的类型契合度较高。联绵词声母分布对研究联绵词的来源具有一定启发意义,认为裂变重叠应包括声韵母的裂变和复辅音声母裂变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4.
山西晋语入声舒化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语长期处在强势官话方言的包围之中,受官话方言的影响,晋语一直处在入声舒化的演变过程中,北部尤为明显。本文主要分析山西境内晋语入声舒化的情况,分别选取了6个方言点作代表,从韵摄、声母的清浊和调类三个方面,对这些字的入声舒化现象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山西晋语入声舒化是整个语音系统的一种渐变过程。渐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大同式;一种是左权式。  相似文献   

15.
山西绛县方言有27个声母(含零声母)、35个韵母、4个单字调。语音系统中存在一些特殊现象,如有唇齿浊擦音[v]声母、唇齿清塞擦音[pf]和[pfh],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的字有特殊的读法,不分尖音和目音以及文白异读等。  相似文献   

16.
今陕北延川话具有与唐五代西北方音共同的一些音韵特征。如鼻音声母读[mb、nd、Ng],全浊声母读作送气清音,梗摄、宕摄阳声韵字读作阴声韵,咯、秦、灰三韵读[ai、uai],麻韵开口三等字韵母为[a、ia],支微入鱼等。这些特点在陕北的吴堡、清涧、延长以及关中渭北的韩城、合阳、大荔等地也均有所反映。因此,这些地方的读音比西安等地的方言更加接近唐五代西北方音。  相似文献   

17.
关于反义复词的词序问题,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遵循义序,二是遵循调序,三是将义序和调序有规律的排列组合,本文在前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指出反义复词两语素声母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对排序的影响。其中发音方法主要表现在声母依照由清到浊的顺序,发音部位主要表现在声母发音舌位依照由后到前的顺序,旨在弥补调序和义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18世纪流行于意大利的美声唱法,是各国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所追求的歌唱技巧的最高境界。作为高等师范的声乐教育者,不懂意大利语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非常大的麻烦和障碍。中国人在演唱意大利语歌曲时,通常不能区分清、浊辅音.按汉语的习惯来读复辅音。可以根据拼读规律来掌握正确的读音。  相似文献   

19.
一般情况下,古全浊入声字在今粤方言读不送气声母,古全浊入与次浊入今同为一个声调。在粤语中,古全浊入声字在今贵港白话演变呈现出不一样的类型:古全浊入声字有读送气声母,有按条件读送气与不送气声母,有读不送气声母;全浊入声字有一个调值,有按条件分化成两个调值。文章主要分析贵港白话古全浊入声字的声母及声调演变类型,并总结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