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建国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侵华史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在科学梳理以往研究成果时,笔者感到学术界对东北沦陷时期少数民族社会问题研究不足,对该时期的赫哲族研究则更为匮乏,只有在论及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移民、赫哲族人口等问题时有所涉猎,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这势必会影响赫哲族史研究以及对日本侵华及其给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带来影响问题的全面认识。笔者着重探讨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及其对赫哲族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期达到丰富赫哲族史研究内容和深化对日本侵华给赫哲族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造成危害问题的认识目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承担着为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培养大批有科学知识,有才干的人才的重任。因而它对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以来,我国赫哲族的民族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但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又面临着困难和问题。本文拟就赫哲族现有的三个民族乡中心校为主,对赫哲族教育发展问题做一粗陋的探讨以求教同仁。一、赫哲族教育的发展道路据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赫哲族现有4245人,仍属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聚居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的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和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  相似文献   

3.
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收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口述史研究是一种进行历史研究的独特方法,它以口述凭证为基础,以访谈和其他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手段。赫哲族学校教育发展史的现有研究大多以文献资料为主,本研究通过对两位校长的访谈,掌握了大量口述史料,尝试真实鲜活地再现街津口赫哲族学校教育发展史。一赫哲族及被访谈者简介赫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黑龙江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进行研究,分析阐述了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形成的多种因素,其中生存实践、军事教育、宗教祭祀三种因素是赫哲族传统体育形成的关键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赫哲族是中国的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此报告应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法,以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学校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为个案,对赫哲族民族文化融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历程、现状及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描述。并针对民族文化融入学校课程的现状,归纳出存在课程水平和教育生态两个角度的问题。基于此,归纳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建议,包括重视采纳学校内生意见和建议、增强文化氛围、从制度层面予以支持。最后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教育问题提出了在社区和社会层面让自下而上产生的社会动力与自上而下的政策倡导相结合,同时兼顾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变迁的民族文化教育与传承发展策略,以供相关方面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6.
赫哲族的民族教育艾秀芝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只有4245人。赫哲族的教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赫哲族人世居三江流域,有本民族语言而无文字,以捕鱼狩猎为主,过着原始社会的部落生活。这个时期的教育为原始教育阶...  相似文献   

7.
对鄂伦春族教育方面的研究进行详细综述,整理出鄂伦春族自古至今教育形式的演变以及各个时期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特点,并且针对当今鄂伦春族社区教育发展情况,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鄂伦春族教育的研究存在资料有限、理论化不强、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赫哲语传承正遭遇赫哲族传统文化支撑基础的退化与丧失、家庭教育中赫哲族语言传承的缺失、学校教育以主流文化为主、赫哲族人口的“稀释效应”、赫哲人语言观念的开放等现实困境.学校是人类文化和语言的最主要传承场,应该通过自身的辐射作用,带动家庭和社区的语言传承,以达到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三者的合力,实现以教育促进赫哲族语言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了保护和传播赫哲族文化,国内研究者已做了一些相关工作和研究,其中包括赫哲族文化作品的汉译和英译。本文主要对赫哲族文化作品英译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确定国内针对该民族文化所进行的英译研究现状,同时探究现今学术界在赫哲族文化英译工作方面有待于完善之处,旨在推进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英译,向世界展示赫哲族的独特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其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0.
韩竹 《林区教学》2010,(2):117-119
以街津口赫哲族乡中心校为研究对象,对该校赫哲族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进行研究,介绍了赫哲族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赫哲族传统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论清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朝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是在后金政权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是清朝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朝政府突破了“华夷之变”的局限,制定和实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采取倾斜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中积极倡导教育,程度不同地改变了少数民族轻视教育的观念。通过广设学堂,推进普及的方式,有效地缩小了中国各民族之间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少数民族及其教育的发展,特别是近代少数民族地区新式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开创了少数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先河,对维护和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虽其政策在实施中尚存在不足,但其成功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台湾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和化的原因,我国台湾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台湾光复后,虽然少数民族教育纳入到了一般教育体系,并采取了改进措施,但终因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收效甚微,低教育成熟仍旧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标记。目前台湾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突出;(2)政府理念与实际改革措施之间有较大的差距;(3)师资素质较低且流动率高等等。台湾少数民族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1)应将台湾少数民族教育纳入台湾地区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当局不仅在政策上应积极规划,而且应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和资源;(2)重建少数民族在教育中的主体性;(3)健全教育体系,拓宽升学渠道;(4)从师资培养、教育观念等方面着手建设师资队伍等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教育自觉、民族文化教育政策落实、制度保障、课程建设、教学、师资队伍、民族文化教育研究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不足,应采取明确民族文化教育的定位,创新民族教育制度,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开发,综合利用民族文化教育的途径,坚持民族语言教学,加强民族文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教育对策以促进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看到这些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应注意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民族教育缺乏民族特色文化;民族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民族教育内容脱离生产生活实际;民族地区汉语水平较低,语言转换存在一定的问题。要从这几方面解决这些问题:一是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投入;二是加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促进主流文化成员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加强了解,互相学习;三是注重师资素质的提升,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改革教育内容,加强教育内容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增加民族地区本土性的素材在教材中的比重和实行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顺利地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本文利用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揭示了西部各民族的人口受教育的基本状况,他们和全国的差距,并对各民族在受教育上的差异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民族教育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6.
学校民族志是人类学探讨少数民族儿童学业成就的主要方法,也是认识学校与社会、寻求人类教育机会平等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学校民族志研究方面教育人类学家们提出了较有影响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对理解与探讨我国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现存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
在民族地区教育研究中,研究者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条件和文化因素等方面对于其在认识和评价作为某一研究对象的民族教育时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于非本民族的外来研究者来说,需要全面了解所考察地区的历史地理环境、民族传统与文化和教育状况,才能对当地的教育情况等做出客观描述与评价,才能在制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和提出教育问题与对策时做到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多样化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多样化构建以加强适应性为基础,以提高有效性为目的。少数民族教育的多样化构建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的多样化构建,即以国家投入为主,多种投入渠道共存;教育地域的多样化构建,即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并存,并把农村作为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重点;教育层次的多样化构建,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高等教育上;教育模式的多样化构建,其实现在于双语数学模式的贯彻。  相似文献   

19.
研究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县和都匀市,分别选取了三种典型的中学班级(以水族学生占多数,其他民族学生占少数的班级;以水族学生约占一半,其他民族学生约占一半的班级;以其他民族学生为主,水族学生占少数的班级),研究了近150名水族学生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民族认同和自我尊重。实验结果表明,在以其他民族为主,水族学生占少数的班级中,水族学生的民族认同和自我尊重的水平明显高于另外两种班级。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对民族学校的多元文化教育提出了一定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裕固族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裕固族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文章从裕固族教育史,中小学地方课程开发,裕固族语言使用与教学,裕固族学生教育心理,裕固族文化与学校教育等五个方面对裕固族教育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肯定了裕固族教育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可能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