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实践证明,同样的新闻事实,有的记者能发现,有的记者发现不了;有的记者写出的报道通俗易懂,有的记者写出来淡而无味。原因就在于记者思维能力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当代的文字记者中,有一部分记者并不具备记者应该具备的业务素质。有些记者采访能力和写作能力薄弱,不能很好地完成采编任务;有些记者观察能力较差,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新闻细节;有些记者自我定位不准确,不能深入到基层群众中与群众交流。这些都说明了有些记者并不具备当代文字记者应有的基本业务素质,本文意在分析怎样提高当代文字记者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3.
记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既可分为纸媒记者、电视记者、电台记者,也可分为财经记者、时政记者、娱乐记者等等。  相似文献   

4.
信任的价值     
什么叫采访?老百姓都知道,就是记者找人了解情况.一些采访背后的东西,比我们最后看到的报道都要触目惊心,比如贿赂记者(或记者索贿)、追打记者、状告记者、通缉记者乃至逮捕记者.  相似文献   

5.
做记者就要做有爱心的记者,做记者就要做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这样的记者,才是百姓喜欢、党和政府信任的记者. 笔者在鲁中晨报做记者十年了,十年来,在每一次的采访中,不单单为了写稿而采访,而是通过采写稿件,策划好每一次采访,为社会做贡献,为百姓服务.  相似文献   

6.
记者的能力体现在采访和写作上.优秀的记者面对复杂或棘手的信息,往往能别出心裁,做出有独特角度的文章,这样的记者我称之为具有突破力的记者. 突破力与敏感性交织在一起 记者的新闻敏感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记者的基本功,既能"大中看小",又能"小中见大",为记者随时突破做好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7.
现实生活中,官员对待记者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恶待记者--怕记者、躲记者,甚至是打记者、骂记者;还有一种是善待记者,主动配合记者、接近记者.当然,也不乏一些人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去拉拢腐蚀记者.这从表面上看是"善待"记者,从本质上却属"恶待"范畴.  相似文献   

8.
赵静 《新闻前哨》2009,(4):99-100
记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当记者不能有私心。一个记者必须明白他的社会责任。那么,记者要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呢?根据职业特点和社会分工.记者有三大责任:传播责任、政治责任、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新闻媒体习惯于指责他人,却不大习惯批评自己.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出现在安全生产事故的现场,伸手收取采访费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记者出入于富丽堂皇的楼堂馆所,心安理得地品尝着美味佳肴,坦然地接受车马费的时候;当记者在马路上对普通公民指手画脚,且美其名日采访的时候;当记者把记者证作为出入演唱会场所门票的时候;当记者与某些官员暗通款曲,制造新闻话题的时候,当记者和房地产商眉来眼去,拼命地制造虚假新闻的时候;当记者把别人的痛苦当作娱乐的素材,尽情地嘲笑别人的时候;当记者借助于个案监督粗暴地干预司法审判的时候;当个别记者涉嫌犯罪而更多的记者群起为其叫屈的时候;当记者为了自己的职位而上下疏通的时候;当记者为了个人私利而不惜出卖国家情报的时候……这时的新闻媒体既不是市场主体,也不是社会公器,而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孕育出来的特殊的寄生虫.  相似文献   

10.
军报记者部搞"记者人格大家谈"主题业务交流,我思来想去,不想把这篇文字写成格式化的论文,也不想一本正经地说教。我想结合自己20多年的新闻工作经历,谈些记者生涯的朝夕拾零,与同行们共勉。1、记者的热爱记者是什么?有人说,记者是份体面的工作,是种权利,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等等。事实上,记者在最危险的职业中排名靠前,每年世界各地都有许多记者因公殉职。既然如此,  相似文献   

11.
笔都最近与负责外宣的同志交谈,说起记者的廉洁从业状态,他以记者接受馈赠礼品时的不同表现为例说,一般而言,外国记者会拒绝,国内大媒体记者不索取,小媒体记者会很在意.  相似文献   

12.
出镜记者是电视新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电视新闻的不断发展,出镜记者越来越普遍,出镜记者兼具记者和主持人的特性,既要有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和采写能力,也要有主持人的现场掌控和自如地面对镜头的能力。下面就谈一谈新闻出镜记者的诀窍: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新闻捕捉能力也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性,主要是指记者寻找、捕捉以及对新闻价值进行判断的自觉意识。记者想要让自己越来越优秀,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性,它是记者最为重要的一种业务能力。新闻敏感度主要是指记者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捕捉以及对新闻稿件做到高效撰写的一种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记者的综合素质,可以说是衡量记者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如何理解新闻捕捉能力和它与记者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记者想要具有新闻捕捉能力需要具备的条件,探究了记者捕捉新闻能力的主要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新闻实践》2009,(12):80-80
记者不比别的职业更高尚。记者固然应当成为社会价值的捍卫者,但良知说,对其他职业人群,如教师、医生、公务员一样适用。记者也不比别的职业更低级。记者遭受暴力侵害的事情日后也难免,但“打的就是记者”一类叫嚣,则是对记者明目张胆的歧视和肆无忌惮的迫害。记者不应谋求宪法与法律之外的特权,但记者从事职业活动之时,也应当像其他职业人群一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蔡斐 《中国广播》2012,(12):64-67
记者暗访遵循的原则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记者暗访的不同类型进行区分,适用不同的原则进行规范。非介入型记者暗访和非诱惑性记者暗访应遵循自由使用原则,犯意诱惑型记者暗访应遵循禁止使用原则,机会提供型记者暗访应遵循谨慎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记者“浮躁“,有人说,记者“解毒”;有人说,“防火防盗防记者”,有人说“难事惑事找记者”。褒贬众说纷纭,版本不一而足。记者究竟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不得不重新思考起这个最基本、最一般的问题:应该怎么当记者,怎么当一个好记者。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国的记者队伍中,地方记者的比重相当大,不仅包括国家通讯社地方分社、国家和省级报纸驻各地记者站的记者,而且包括省、地、县、行业报纸的记者。在这些地方记者当中,我们地市报的记者所占的比例更为突出,因为我们生活工作在基层,供职的报纸也是基层报,所写的稿件更是身边发生的新闻事实,所以相对其他记者来说,我们地市报记者的特点和优势就是地方性。  相似文献   

18.
李威 《新闻传播》2009,(6):100-100,102
有经验的记者.只要坐下聊几分钟.采访对象就知晓记者的来意。记者开口问上一两个问题,采访对象就能听出记者的水平。采访对象遇到善问的记者,想马虎也马虎不得,想敷衍也敷衍不了。这样的记者往往能采访出好的材料,写出好报道。也有一些年轻记者由于经验不足,虽然提了不少问题,对方仍弄不清你的意图.  相似文献   

19.
媒体新闻记者是时代声音的发言人,是党和政府与民众、团体沟通的媒介。记者的时代观体现记者的社会属性及定位,记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体现记者的思维的先锋性、敏锐力、判断力。两者有机结合,构建记者时代的积淀,从而作用于社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访权是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延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就当前引起关注的记者采访权问题发表以下看法 :记者采访的权利是一种公民间自由交谈的权利 ,记者没有、也不应有其它的特权 ;记者的采访权不是行政、司法和其它组织赋予的 ,因而权力组织无权剥夺记者的采访权 ;记者采访不是“执行公务” ,而是人民赋予的服务于他们获知需要的一种延伸的公民权利 ,记者应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