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大学生道德学习是高校德育研究的新领域,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大学生道德学习现状,要深刻把握当前大学生道德学习的时代境遇,注重发挥大学生道德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把处于客体地位的大学生视为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并且认识到当前大学生道德学习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大学生道德学习的规律,为我们制定适应当前大学生道德学习的策略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间,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倾向是对时代特质的折射和反映。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传统道德与人生价值、集体主义与社会生活、学习观念与职业道德、金钱观念与网络道德等方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倾向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深化相关研究并指导实践开展,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依据和方向。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评价标准日益模糊,非道德主义有抬头之势,且出现了信仰冲突或危机。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对大学生道德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以大连市高校大学生道德学习现状为例,从学习方式、内容、存在问题、影响因素和道德学习必要性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能够认识到道德学习意义和作用,注重主体体验同时存在着铺张浪费、沉溺网络、虚荣攀比等不良现象.从道德学习主体、内容、途径、环境和时间等五个维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亮 《教育探索》2008,(11):116-117
数字信息时代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原因是“自律道德”弱化和难以形成“他律道德”。,应采取的对策是:提高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大学生形成健全的网络人格;营造大学生绿色网络学习生活环境。在教育的内容上,应引导大学生培养网络道德意识,教育大学生讲究网络礼仪,要求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在教育的方法上,应注意加强理论研究,增强教育的系统性,加强规范操作,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加强制度建设,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发展前瞻,增强教育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张珂 《时代教育》2014,(5):160+163
网络在大学生中的迅速普及,在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是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其中的道德主体性的网络失范,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态势,把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状况,有利于高校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网络进入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给大学生提供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主体性尤其是道德主体性的某种失落,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网络道德培育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时代面临的新课题。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应从建设高素质的网络工作队伍、整合德育课程资源、建设网络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等方面开展和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改变着社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历史的机遇,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许多道德伦理问题,对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研究探讨网络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其对策,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及行为。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引发了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具有多重危害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研究对策,从内在道德、外在环境、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9.
略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底线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芹珍 《江苏高教》2008,(2):119-120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着诚信度降低、道德目标自我化、道德标准多元化、道德取向功利化和行为庸俗化等问题。因此,要通过进行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教育;实行道德教育的法纪化;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构建道德培养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等措施,使当代大学生坚守社会道德底线,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0.
道德的误读: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于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出现这样的研究结论是因为对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的不合理。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构建科学的大学生道德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德有别于个人私德,它是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产物。对于大学生而言,高校社团组织既是其参与校园公共事务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一个不可或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变革与学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社会体制、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也促使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失范的现象,影响到高校学风的建设。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生活方式教育,培养学生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性,以便我们更自觉地去进行品德培养工作,真正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4.
师范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是指在校期间 ,按照社会和学校对其社会角色的要求 ,通过多种途径 ,将相关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信念、并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的过程 ,呈现出社会角色的多重性、角色变化的阶段性和鲜明的实践性等特征 ,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公德的社会化、大学生行为准则的社会化和师德的社会化 ,其途径主要有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  相似文献   

15.
儒家“慎独”伦理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是一种自律性道德.可以借鉴我国儒家"慎独"的伦理思想来治理大学生网络生活中的不良道德现象,把握住大学生网络生活与善受独处、慎于隐微的"慎独"伦理精神相互契合的地方,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在思想、言行、交往等各方面达到"慎独".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报告对拓展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使人们得到许多重要启示,新世纪青年一代应当并且必须加强创新精神、民族精神、奋斗精神、时代精神的修养。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道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亦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道德建设。一方面,它丰富学生道德建设的内容,为大学生道德建设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带来良好的契机。另一方面,它不可避免的滋生繁衍了社会主义道德建格格不入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极大地冲击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给大学生道德建设带来了复杂性的艰巨性。因此,高校要重点围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大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有利学生形成高尚道德的校园环境等方面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共同构成了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基本内涵。现实社会的基本特征、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自身因素对高校德育的有效性有着制约和影响。德育目标的科学建构、德育内容的更新整合、德育机制的健全创新以及德育队伍的素质优化这四个方面是提升高校德育的有效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总的说来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念的多元倾向;是非标准的多元倾向;非道德化倾向;社会公德和明行为的淡漠。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德育与智育在实际工作中一手软一手硬;片面渴求子女成才的家庭教育;大学生特殊社会身份等原因。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着眼点在于: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路要改变;制定适宜的目标,激活个体道德需要;同时,要在生活中生成和养成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