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必要性,探索赏识教育的途径,从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予以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以此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挖掘学生潜力,使之爱上英语,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地发展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潜能开发为目标,挖掘学生行为下面深藏的合理需要,系统思考影响心理行为的各种变量,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氛围中创造条件,让学生负责任地自己选择具有建设性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健康成长的教育活动。以人精神取向、以助人成长为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途径、一种教育技术,同时也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有生力量之一,正在走入我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3.
谈惩罚教育     
在现在的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的教育,社会、学校大都提倡赏识教育,避免惩罚。杜绝体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谈罚色变,放弃惩罚,我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它将失去教育力度,使学生思想涣散,行为会随心所欲。应该明白我们所说的教育惩罚与体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等同。教育惩罚是纠正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手段,通过惩罚能引起畏惧和悔恨,从而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并通过意志而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体罚是一种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某些问题行为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数学教育目标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而隐性课程几乎全是围绕着人文目标而存在的,因此开展隐性课程教育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加强数学隐性课程教育,应充分挖掘数学课程中潜在的人文因素;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加强隐性评价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而振兴教育关键在于师资;对教师素质的研究,应当很重视教师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而从“教育意识”入手,揭示形成教师良好而遣宜的教育行为的内动力,能为教育观念向教育行为的转化提供一个新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6.
陈秀芬 《农村教育》2006,(10):47-48
所谓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通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案例研究是指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思路。这种方法使课堂与社会紧密相连,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案例研究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育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诊断及多维度的解读,将具体的教育行为与理论联系起来一并思考,一方面可以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又能让教育理论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同时,教师在案例研究中通过和同事们共同反思、交流、争论,对同一问题达成共识,也可以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技能。  相似文献   

7.
由“反教育行为”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教育行为,是指学校教育中不含教育性、不具备教育价值、对学生不可能起到教育作用的行为。它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教育活动”进行却没有设教育目标、不含教育内容、没有起到教育作用的行为;另一种是在学校教育中出现却对教育活动起相反作用的行为。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罚学生致死、学生不堪负重自杀、反科学、对学生进行心理虐待等反教育行为不绝于耳。这些反教育行为与我国目前进行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对基础教育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体育运动是一个促进人的身体素质全面提高的过程,体育教学必须重视体育基础知识传授。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科学的锻炼思想。教给学生正确地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人体运动规律,锻炼价值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体育文化和素养。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除上述之外,不得忽视情感教育,因为我们在挖掘和发展主体内在积极因素中,从需求的产生始直至转化为动机,并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必然都伴随着相应的感情,它凋控着对所有需求欲望的获得行为活动,或对厌恶欲望的推拒行为活动。所以实施情感教育,不但促进体育教学而且对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受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那么怎样实施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以下是笔者经验浅谈,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要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应加强礼仪教育,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和措施:强化养成教育——从最基本的行为入手;明确校园的礼仪要求,强化职校生的礼仪观念;开展各种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树榜样,提高自我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10.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职业学校在招生和就业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要求,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方面的改革创新,而实施的关键因素在于教师,“任何教育改革都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而教师的教育意识诱发教育行为,科学的教育意识诱发科学的教育行为,教师的教育行为又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可以说,教师具备什么样的教育意识,关系到职业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的前途,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面对职业学校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笔认为教师应具备以下七种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11.
刘习 《青年教师》2006,(1):20-21
教育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教育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奖励与惩罚是教育者常用的两种控制被教育者行为的方法。此方法不但使教育者能控制学生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它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形成关于个人的行为和结果的关系的信念。进一步形成对自己的行为是否负责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司久胜 《教师》2011,(35):56-57
教育观念是教育行为的理论基础,教育行为是教育观念的表现形式。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才会有正确的教育行为。本文拟就两个案例来论述,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并进一步阐述几点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惩罚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主动施加的惩罚,它是指教师针对学生不符合社会期望或教师要求的思想行为做出的一种否定,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按照社会或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要实现教育惩罚的教育功能,应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周航  申素平 《复旦教育论坛》2022,20(6):25-31,79
“教育(法律)行为”概念的引入有利于促进教育法的体系化与法典化、整合各类教育法上的行为,并弥补现有概念工具的不足。然而,学界对教育行为、教育法律行为的具体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仍缺乏深入讨论。其一,教育行为概念的用法存在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其二,教育法律行为概念的界定系由传统法理学上的法律行为转变而来,过于简单,难以揭示各类教育行为的共同本质,难以承担建构教育法内在体系的功能,也难以彰显教育法的独特价值追求。为构建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法行为概念,应将教育行为界定为与教育有关的一切活动,包括教育法律行为与教育事实行为。对于教育法律行为来说,“直接产生法律效果”是其法律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性)”则是其根本目标。因此,可以将教育法律行为界定为:教育法律规范调整的,法律主体基于教育性目的所作出的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积极行为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本文从教师积极地导入课堂、积极地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应答积极地反馈三个方面对语文课堂中的教师行为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学生积极地求知,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积极教育的主张。  相似文献   

16.
法律行为素质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法治意义;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属性和大学生法律行为素质的现状决定了该门课程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法律行为素质作为追求的目标;加强法律行为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法律行为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大学生法律行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和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7.
智能导学系统应用于开放教育学习中,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服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和知识掌握程度生成学生画像,并通过个性化学习平台匹配合适的学习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预警与干预模块设计实现了学生学习的全程跟踪服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学习激励模块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更高效。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教学与环境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在研究人类历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历史活动课程,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育是提升人能力、增强素质的重要阶段。大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决定教师的行为趋向,将对大学生产生不同影响。大学教育应追求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培育学生的独立人格,促进大学生自由、健康、幸福地生活、学习。  相似文献   

20.
知耻是人性的标志,知耻教育可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使其能够明辨现实中的善恶、美丑,自觉地趋荣避辱,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规范其自身行为,履行社会义务。本文在阐述了知耻教育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在大学生中开展知耻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