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印象派是传统西方绘画艺术与现代西方绘画艺术的分水岭。印象派主张亲近自然,用现代的光学理论来指导绘画实践,感受和描绘自然的瞬间光色变化。在当代我们重提印象派的主张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画家们的创作手段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如何利用数码相机、投影仪等科技手段进行创作,但这些手段的运用使画家们越来越远离真实的自然。重提印象派主张,使我们不忘记外师造化重要性,避免画家的创作边缘化。在今天经济大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重中之重,重提印象派主张使画家们更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宣传环境保护的理念,让大家都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2.
绘画创作中的主观思想是画家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创造活动和思维形式,是画家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并自始至终伴随着的精神活动,通过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理想、趣味等内在本质。因而绘画创作不单是技术技巧之事,更重要的是一种很强的艺术思维活动和心理动势。这种思维活动被绘画艺术作为精神产物所创作,其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一般而言,绘画创作思维是在主观思想的牵动下形成感知、投情、心象、想象、直觉、灵感等重要环节,最终创造出一幅崭新的视觉图像,以体现画家思维主体的审美和艺术境界能力直接影响绘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从一个固定的角度观察、表现世界,这就是美术中的透视规律,依仗着它,画家们画出了一望而知的、条理清楚的生活。自绘画出现的几千年中,西方画家们在不断追寻和完善中,创作出了如《雅典学院》(拉斐尔)等杰出的、带着强烈透视的绘画作品。  相似文献   

4.
在哲学中局部和整体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绘画创作中也是如此,通过局部的描写可以联想到事物的整体,而在整体的创作中有包含局部的绘画,在绘画创作中构图的方式各不相同,一些画家通过对素材局部的放大绘画来吸引欣赏者的眼球,使他们能够从局部的内容联想到整体的情景,给人以浮想联翩,虚幻缥缈的感觉,本文主要通过对绘画创作中的局部视角概念进行简单的阐述,通过一些案例来分析产生局部视角的原因以及局部视角的特点,希望在绘画创作中通过局部视角的创作,使得更多的画家在局部视角领域有新的突破,并且能够表达画家的创作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大同市政府、大同市军分区主办的军旅画家魏百勇创作的"情系大同,写意魏都"绘画作品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举办。本次展览主题词有著名画家刘大为题写,展览在军事博物馆举办。本次展览所展出的画作都是军旅画家魏白勇以古都大同的山水风貌为题材创作的写生画作,作品栩栩如生,充分彰显画家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坚实的艺术功力。参加这次展览活  相似文献   

6.
当代工笔人物画风格特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多元文化语境的影响下,工笔人物画家们的表现风格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首先在人物造型上具备了远远超过古人.但又与西方写实主义绘画拉开距离的写实特征;其次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更加个性化、典型化;另外绘画材料本身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已经进入了稳定、有序的多元化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7.
在对审美体验的涵义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创作动机的发生、艺术构思的展开到绘画作品的完成等环节,结合画家的创作实践,阐述了画家的审美体验在绘画创作中的意义。指出:审美体验贯穿于整个绘画创作过程,绘画是画家个体审美体验的转换状态,其视觉形象所表达的是源自画家心灵的个体体验。正因为画家独特的审美体验,才使绘画成为一种个体创造的必然存在,才使绘画作品中隐含了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8.
详尽分析北宋中期的山水画家郭熙《林泉高致》绘画创作,认为郭熙的绘画创作思想涉及了山水画创作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能体现其绘画创作思想的是对于画家在创作实践中的审美心境、创作态度、山水画取材,以及笔墨运用等问题的提出与阐述.指出郭熙的绘画创作思想对今天的中国画创作与发展而言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也谈"三远"     
刘勇 《巢湖学院学报》2006,8(5):112-114
中国传统山水画作为平面成像的视觉艺术,与西方绘画一样也依据和应用透视学原理,关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透视理论,后人讨论最多的是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法,”即高远、深远和平远。三远法,实则是宋代以后山水画创作兴盛,画家们在实践中发挥到淋漓尽致地步的“移动观景”“以大观小”等观察方法的系统化、理论化总结。  相似文献   

10.
杨·斯坦恩是17世纪荷兰的杰出画家。这个时期.他的祖国——荷兰迎来了绘画的黄金时代。他创作了各种主题的绘画.其中最著名的是栩栩如生的日常生活情景,斯坦恩在画中融入了妙趣横生的谚语、俚语和幽默的对世俗生活的批评。斯坦恩作品的数量众多,尽管他在同时代画家中的评价很高,但他因仅靠绘画难以维持生计.曾短时从事其他职业。斯坦恩为...  相似文献   

11.
蒋萌  王奎 《广西教育》2014,(1):20-21
绘画作品的内在气势与力量、外在节奏与韵律之美主要体现在其艺术情感上。这里所指的艺术情感是画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绘画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这种艺术情感被很多画家视为绘画创作及绘画作品的灵魂。西方美学说,艺术是情感的符号。也有人说,艺术就是情感。因此,艺术情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往往具有统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艺术情感表达的需求构成了绘画创作的动力;第二,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了绘画创作的核心;第三,艺术情感是绘画作品中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部分;第四,艺术情感引领着画家走向艺术的巅峰。由此,绘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其艺术情感又具体表现出以下五个特征。  相似文献   

12.
约翰·科林的作品在世界各大美术馆都有展出和收藏,是美国最畅销的画家之一。了解画家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和创作经历,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其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创作思想和观念。  相似文献   

13.
既有的艺术文献是画家创作时的"先天"基础。画家认知范围内的艺术文献,对每个画家的影响都非常巨大。当下画家必须调整好艺术文献与绘画创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正> 在法国19世纪的画坛上,产生过一个新印象主义,画家们常称之为“点彩派”。这些画家们不调混颜料,而是按光谱色和科学原理在画面上排列色点,目的是保持色彩的鲜艳,让观者用自己的眼睛去混合色彩,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这批有成就的画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修拉,他在艺术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绘画理论,在世界美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谭逸 《运城学院学报》2007,25(3):107-108
笔墨程式是中国传统工笔画的造型特点之一。历史上大凡在艺术上有建树的画家都具有自己的绘画程式。近代有学者对程式化提出异议,认为是绘画中的桎梏,应当放弃,其实程式化有它的意义所在,程式是画家进行创作时的骨架。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虚静 ”论与绘画精品谈的是画家的心境与绘画精品的关系极为密切,画家空旷澄澈的心境是产生绘画精品的前提,画家在内心上只有排除主客观的一切干扰,全身心地倾注于创作客体之中,才有可能产生绘画精品。  相似文献   

17.
张俊超 《文教资料》2008,(33):80-81
宗教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对绘画艺术的发展影响颇大,尤其在古代绘画史上,宗教绘画占有重要位置.宗教不但孕育和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巨大发展,而且产生了大批著名的宗教画家,同时也给人类留下大量著名的绘画作品.宗教为绘画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同时宗教精神也为画家提供了精神滋养,宗教精神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画家的创作,从古至今,这种影响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8.
庄子的“虚静”论与绘画精品谈的是画家的心境与绘画精品的关键极为密切,画家空旷澄澈的产生绘画精品的前提,画家在内心上只有排除主额观的一切干扰,全身心地倾注于创作客体之中,才有可能产生绘画精品。  相似文献   

19.
绘画作品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通常被作为品评画家绘画水平高低的标准,多少年来一直受到画家们的高度重视,并有较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画家深层的内心世界,即画家本人的心境。心境是一种人生态度,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体会,才能达到一种最高的境界,并通过绘画作品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得到充分完美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画家的看的方式是指导其创作的重要手段,影响画家视觉方式有多种因素,绘画的“看的方式”可归纳为若干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