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在数字出版时代,为优化编辑出版流程,提高书刊文稿编校质量,期刊编辑在"看"的"他者"视域下,需清醒地认识到期刊编辑工作中唯"他者意识"为尊或唯"自我意识"为崇所导致的极端现实问题,需从社会空间、历史时间、自我立体视角出发,反省自身内在及外在,提升自身多维度的跨界意识、交往对话的超越意识及换位立场的交互意识,使"自我意识"借助"他者意识"的内在化,建构起编辑所具有的"看"的"他者意识"策略,提升期刊编辑的自我素养,以适应数字发展时代编辑的华丽转型.  相似文献   

2.
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新闻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强国远景目标不可或缺的板块,"十四五"时期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发挥标准在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行业治理方面的作用.本文总结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新闻出版标准化的成就、经验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四五"新闻出版标准化工作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5.
2007年3月.正当“熊猫烧香”缓缓燃尽.所有人都以为“杀毒界”能平静一段时间的时候.以某公司为首的杀毒软件公司们.却再次爆出了一系列惊人的内幕——“灰鸽子”病毒危害超出“熊猫”10倍!黑色产业链阴面繁荣!罪魁祸首月入千万!  相似文献   

6.
7.
2007年,专业级的电脑黑客们在火热的"网络战争"上开拓一片新战场,袭击目标涵盖了所有互联网上能够获取利益的每个角落。当人们开始警惕电子邮件骗局,黑客们将更多目光放在了病毒和木马的更新换代上。2007年的黑客,自我保护意识和散播病毒行为呈明显上升趋势,有近四成以上的黑客正  相似文献   

8.
20多年前,德国学者伊丽莎白·纽曼将社会心理学机制引入传播学研究并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此后,该理论备受关注,自然也受到不同程度批评.有研究者认为"对孤立的恐惧"并不是促成个人发表意见的绝对的常量,而应该是一个受到制约的变量,即"对孤立的恐惧"并不能成为影响个人发表意见的充分且必要的原因.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借助高级统计中的结构方程式模型进行分析,以实证的方法检验"沉默的螺旋"理论.研究加入另一个在中国影响个人意见发表的重要因素--"面子",探讨这个因素在"沉默的螺旋"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中国翻译界就是否坚持"忠实"原则展开了一场大讨论.本文拟就下面几点阐述自己的观点1、"忠实"影响中国译界深远;2、"忠实"和"变异"并存是必然,但"信"之大旗不能倒;3、"变异"应有个度,"变异"并不意味着"乱译".  相似文献   

10.
再现"媒介真实"--"真实再现"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确实具有"再现现实"的性质,但它绝不是现实的原貌,而是现实与非现实辩证的统一.电视纪录片中的现实,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器官去"观察"的现实,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各种各样生活的体验则是一般意义上的"体验的现实",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某种程度上是编导的主观反映,具有主观规定性.但我们必须承认,根据一定主观意识截取的部分,仍然要受到包含这部分外界全体法则的控制.这就是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中"真实再现"得以生存的原因."真实再现"并非是对于"真实"的"再现",而是对于已经消失在镜头前的"真实"提供历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张兵一 《出版广角》2018,(13):29-32
中国图书"走出去"战略实施十几年来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主要体现在图书版权输出数量的大幅度增长上.但是,中国图书"走出去"正面临一个阶段性的重要挑战——图书版权输出如何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飞跃、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跨越,如何去除无效供给,提高输出图书在海外图书市场的实际影响力和实效性,提高中国图书的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靖鸣  蔡文玲 《出版广角》2021,(13):68-71
"信息暖房"是媒体机构主导构建的特殊拟态环境,组织传播媒体和大众传播媒体是"信息暖房"的构建者,而组织传播媒体的传播目的主要是致力于"信息暖房"的构建."信息暖房"能为实现媒介组织目标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但是也存在双面性,运用不当则会产生消弭媒介组织公信力、固化受众认知偏见等负面效应.其负效应规避需要媒介组织精准全面绘制"社会地图",高扬新闻公共责任的旗帜;也需要信息接收者拓宽新闻消费渠道,冲破封闭圏群的信息壁垒.  相似文献   

15.
以新华网为代表的权威媒体护航报道的一个重要策略是综合运用"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历史眼光"主要是从纵向的时间因素考察的,"世界眼光"主要是从横向的空间因素考察的.护航报道努力扩展和延伸新闻报道的时间纵深度和空间广博度,使时间之"线"与空间之"面"交错而成新闻报道的立体时空.护航报道综合运用"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使新闻报道眼光更具时空穿透力和辐射力,从而真正领略到新闻的"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16.
"十三五"期间,中国新媒体在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四个方面实现了从突围到跨越: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成为提升新媒体传播力的新标配、政策导引+舆论引导实现了新媒体引导力的双向提升、全媒体传播格局助力主流媒体影响力提升、技术赋能下国家数字化治理质效倒逼新媒体公信力提升.然而,面对"四力"突围中媒介技术、短视频、媒体融合、主流意识形态和网络空间社会治理等领域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应着力于构建情感与信息传播的共同体、丰富短视频的内容生态、实现优质内容与用户的深度连接、媒体融合注重存量和质化改革、加快建构网络空间社会思潮的内容风控和预警机制、推动网络治理向数字网络治理转型,为"十四五"时期新媒体"四力"的跨越提供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我国"真人图书馆"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为应结合实际情况,接受多种"真人图书"资源,并注重引导,积累经验,以提升"真人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闫玉刚  王芷 《出版广角》2021,(14):53-56
"双一流"语境下,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的出台,使得"双创"教育成为"双一流"高校评定的重要标准和建设重点.而教材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载体,其出版状况值得业界关注.当前,我国"双创"教材编写和出版呈现以其他出版社为主、大学出版社为辅的出版格局,存在数量少、缺乏实践性、与专业结合度低等问题.未来,出版社应在教材体系、内容侧重、专创融合、编写流程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双创"教材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真正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连小童 《今传媒》2016,(12):51-52
"内外有别"原则作为我国对外宣传的经典原则之一,长期以来在外宣领域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今,"内外有别"原则受到传播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挑战,同时也带来改革契机."内外有别"原则应由传统的外宣范式转化为跨文化传播范式,注重"外外有别""传者有别",以文化为传播的重点途径,以实效性为根本检验标准,继续指导我国的对外传播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