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论专题片一直以来都是宣传主流思想重要手段,在融媒体时代,政论专题片也成为集体记忆的重要表征。8集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通过图像修辞、声音修辞、宏大主题的个案切入、融媒体跨屏传播等路径,从视觉到听觉、从过去到现在、从国家到个人、从宏观到微观,实现了对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历史跨越全面再现,而受众在这一过程中也完成了记忆的参与、回顾和创造,国家意识形态得到深刻认同,这正是政论专题片对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2.
地方党报进行重大主题报道,是媒体引导主流舆论、履行职责与使命的体现,在新旧媒体融合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地方党报在新型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找到平衡点,利用二者进行主题报道方面的创新,是党报舆论领导力的重要体现。本文对《内蒙古日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推出的系列报道进行了分析及评析。  相似文献   

3.
地方主流媒体如何才能将重大主题报道做得出新出彩?本文以泰州报业传媒集团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为例,以期引发业界思考。泰州报业传媒集团按照"立足新时代,看待改革开放40年"和"站在全国看泰州、跳出泰州看全国"的思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贯穿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报道全过程,综合运用评论、访谈、专刊、图表、影像等方式方法,全面铺展改革开放历史画卷,切实提高改革开放40周年宣传的感染力、引导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陈丽 《声屏世界》2008,(6):55-56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元旦献辞》中强调,“要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要宣传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就。电视新闻媒体如何使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道出新出彩?  相似文献   

5.
张宇 《新闻世界》2014,(10):148-150
从2006年微博客鼻祖Twitter诞生至今,微博已经成为传统主流媒体发出声音,抢占话语权的重要平台。传统都市报如何在媒介数字化的道路上成功转型?如何借助新媒体发力,抢占市场资源?笔者选取《新安晚报》新浪官博作为研究对象,对《新安晚报》的微博内容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微博内容类型及所占比例,分析微博图片和视频的使用情况,分析微博转发人群的所在地,性别和认证资料。通过对《新安晚报》微博内容的分析研究来探讨微博到底对都市报的生存状态起到了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微博等新媒体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主流媒体也都展开或大或小的改革。对《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的改革措施进行梳理,可能发现三大主流媒体的共同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郝文 《东南传播》2023,(7):108-110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国际传播体系的转型升级提出要求,集体记忆作为诠释中国故事形成机制的理论视角之一,与我国“讲好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需求不谋而合。《护卫湄公河》系列纪录片正是在“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执法”十周年之际传播集体记忆的媒介叙事样本,通过在纪念时刻书写创伤情感唤醒记忆,通过个人记忆的彼此互文建构集体记忆,还通过发挥记忆的道义感召力连结命运共同体,为记忆的全球化流动奠定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8.
《报刊之友》2013,(7):123-123
自2013年6月以来,为纪念《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5周年,充分展现自2008年以来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全国各大主流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均开展了专题宣传和研讨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媒体在一系列报道中,特别关注了版权对文化产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记忆的建构离不开历史、文化、政治以及主体的形塑,同时也离不开媒体——受众接收信息的通路和历史传播与思想传承的载体。在技术驱动下,传播媒介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建构集体记忆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意识形态输出的手段也更加隐蔽。本文选择以《人民日报》这一权威性的主流媒体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其新媒体渠道的内容发布进行全样本分析,揭示其建构南京大屠杀这一记忆的特点与变化,以及其反映出的媒体在强化认同和塑造归属感等方面起到的作用。在新媒体时代,《人民日报》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后现代性、碎片化等问题,是如何将南京大屠杀这一记忆绵延并重塑的,这是本研究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成就报道是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有与重大事件及特定历史时期相联系的战役性报道,也有随时随处的日常性报道。在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重要历史节点,中央及地方各类媒体组织了大量成就报道,积累了经验,获得了感悟。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本期《前沿关注》以成就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为主题进行研讨,就成就报道的探索与创新、成就报道如何在新形势下取得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以及新技术条件下成就报道的范式和手段等问题刊发以下文章。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开展真理标准讨论和我国改革开放20周年,为了配合这一重大纪念活动,并为明年纪念建国50周年献礼,湖北省组织制定了《湖北省“纪念建国50周年暨改革开放20周年”专题选题计划》,经认真研究,反复论证,目前初步确定有关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暨庆祝建国50周年的选题15种。这批选题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在内容上,既有理论专著,系统总结和研  相似文献   

12.
2021年11月24日,在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开幕之际,新华报业网精心打造的大型融媒体交互式专题“红色寻根致敬百年”重磅上线。本文在厘清集体记忆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新华报业“红色寻根致敬百年”融媒体专题,探究主流媒体对建党百年的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集体记忆的路径切入,对2018年初《文摘报》推出的"旧报新读"栏目、媒体人的采访稿,以及在其他媒介场景中对旧闻的阐释和评价文章的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新闻界讲述的历史故事与新闻权威之关联,聚焦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热点时刻中媒体人的阐释实践:作为记忆实践主体的媒体人是如何书写新闻界的集体记忆,又是如何在勾连过去与当下之中强化了自身的新闻权威,最后,书写自身新闻史的记忆工作可以提供给转型中的新闻业怎样的精神遗产与话语资源。  相似文献   

14.
集体记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情感、文化和信仰。纪录片为传承与建构民族集体记忆搭建了纪实平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随着传播语境的变化,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与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互联网信息时代催生了碎片化、视频化的阅读体验。微纪录片简短精巧,兼具视听作品立体形象的视觉表现以及迅捷的分享互动,适应了互联网的传播逻辑和语态。微纪录片成为主流媒体建构集体记忆并创新性表达的新形态,以新华社《国家相册》为例,从现实语境和叙事策略方面阐述微纪录片对我国唤醒民族集体记忆的影像叙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是一段中华民族难以磨灭的惨痛历史。作为战争受害者的"慰安妇"群体近20年才逐渐受到关注。公众对"慰安妇"集体记忆的形塑与强化,媒体建构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以《人民日报》1995年到2018年以"慰安妇"为标题的新闻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从"慰安妇"报道的文本特征来分析其如何建构"慰安妇"集体记忆。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不同历史时期通过不同报道数量、报道体裁和报道主题造构着"慰安妇"集体记忆。在构建社会公众集体记忆的同时,无疑也实现了民族认同的强化。  相似文献   

16.
新闻阅评     
主流媒体纪念建党80周年宣传理论色彩浓厚6月下旬,首都几家主流媒体纪念建党80周年宣传相继推出了一批重头理论文章,整个纪念宣传中理论色彩浓厚。人民日报6月25日头版头条刊登《沧海横流,人间正道──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文章说,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智慧、胆略、意志和驾驭能力,领导全国人民告别了苦难的过去,谱写了壮美的新章,迎来了光明的未来。文章有力指出,党之所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历史的回答是:凭她的先进性",是由于她是"三个代表"。光明日报6月25日一版刊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写在中国共产党建…  相似文献   

17.
陈亚军 《新闻世界》2008,(10):28-2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元旦献辞》中强调“今年要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党和各级政府的“隆重纪念”。必然要求媒体提前造势和及时跟进。其中,报道篇幅最多的可能就是改革开放30年来各方面的伟大成就。成就报道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得意之作”,也是各级地方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定动作”。媒体从业人员如何继续实现平民心愿、尽可能地增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报道的说服力和影响力?是业界同行所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此问题谈几点:  相似文献   

18.
电视政论片由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相结合,以特定的主题为表现题材,具有鲜明的思辨性。《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播出的历史题材政论片。本文以政论片内容为出发点,分别从叙事手法、摄影技巧、对白设计等方面深入分析,为政论片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近几年热播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群像叙事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影视剧中群像叙事的方式是通过描写一大批人物,从而对一个时代或集体进行缩影式呈现。集体记忆建构是塑造和维护共同体认同的重要方式,通过影视作品这一重要载体,可以实现集体记忆的建构,从而生成指向未来的“文化记忆”。《觉醒年代》是群像叙事的代表作,本文将结合该剧探析群像叙事对集体记忆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中国式“压缩的现代化”使得风险更具复杂性。转基因食品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引发热议,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主流报纸的“转基因”报道及新浪微博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媒体在建构“转基因”形象上的状况,以此探讨媒体在风险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