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结构混乱“结构混乱”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句式杂糅,我们在说话、写作时,由于拿不定主意,既想用这种方法说,又想用那种方法说,结果把两种说法糅到一起,形成两句混杂。还有一种是前后牵连,即把前一句的后半句作为另一句的开头,把前后两句连在一句里。2004年十几套高考语文试卷中共有5个句子涉及结构混乱。  相似文献   

2.
句式杂糅是指一句话两种结构形式纠缠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造成结构混乱的病句类型。修改这类病句,可以依据上下文的需要选取一种结构形式而淘汰另一种形式。句式杂糅主要有以下几种:(一)举棋不定同一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说话、写作时由于拿不定主意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杂糅到一起,形成两句混杂。可图示为:“×”,“?”代表一句话或一种结构形式,“\”代表意思相同的另一句话或另一种结构形式,它们交叉出现在一句话中。例如:听了张海迪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这是两句话的交叉…  相似文献   

3.
一、“字·词·句”第四题教学建议这个练习是把句子换个说法,要求学生了解句子中说话的立足点,学会把某个人直接说的话改变为第三者的转述。教学时可分三步进行:1.分析例句。引导学生对例句进行分析,看两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关系。当学生发现两个句子表达的意...  相似文献   

4.
朱光栋 《广东教育》2014,(10):17-18
【考纲解读】 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这样的语病就叫杂糅。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句式杂糅"是病句题六大错误类型之一,也是近年广东卷甚至全国18套高考考卷较为青睐的病句错误类型,以下,笔者尝试通过图表1、图表2将"句式杂糅"考点的考查趋势分析出来: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的高考病句题中,"结构混乱"往往是重点选项,而"句式杂糅"又是其中的重点。所谓句式杂糅,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式不同、结构各异的短语或句子混杂、纠缠在一起,造成关系套叠、表意不清。或者说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因此在一句话中因结构混用而纠缠不清。  相似文献   

6.
刘啸 《现代语文》2007,(5):125-125
方法一:抓典型句子。典型句指起始句、结尾句、过渡句等 (2005高考辽宁卷)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1.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特定的视界。  相似文献   

7.
1.1现在的语法研究和教学中,分析句子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层次分析和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方法的不同,深刻地反映了不同的语法体系对词组跟句子的关系以及句子内部结构的不同认识。这两种折句方法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之处,可以通过研究使它们逐步完善起来。也可以以一种为主,适当地吸收另一种方法的某些优点。但是,从大到小逐层分析的层次分析法与把句子分为几个组成部分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在根本原则上是不能统一的,所以这两种析句方法不能做到完全结合。有人看到了这两种析句方法的缺点,便提出了词组分析法。认为句子  相似文献   

8.
杂糅作为高考六种类型病句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身囊括内容较多,修改难度大。杂糅就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相互套用,纠缠不清,表现形式为①是举棋不定。偶用这种结构,又夹杂着那种结构,两种结构混杂。②是藕断丝连。一句话结构已完整,却把其最后一句作为另一句开头另起锅炉。③是中途易辙,一句话未说完,突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④是反客为主,即把上半句的主语以外的成份,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  相似文献   

9.
一、主谓谓语句的界定同主谓谓语句容易发生混淆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是主谓谓语句子,还是宾语前置句。如:①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仔细研究。②像这样的事情谁肯干。对于这类句子,有人认为是宾语前置句;有人认为是主谓谓语句。起初,黎锦熙、王了一、吕叔湘、朱德熙均持第一种观点。黎锦熙先生在《变式句的图解》一文中说“‘这个意思我懂’。在对话时只这一句,当然要照正规的说法为‘宾踞句首’”。研究这类句子,我们不仅要考虑语义结构关系,而且要考虑语法结构关系。“宾踞句首”之说,过于强调语义结构关系(施受关系) ,而忽略了汉语语…  相似文献   

10.
赵翔 《海外英语》2012,(9):48-49
一、切分 英语中长句较多,句中修饰语多且长,句子结构复杂,所以在英译汉时,不能照样克隆复制,而是应该根据汉语语法的特点,灵活处理。切分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指把英语中的长句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切分常包括单词分译、短语分译和句子分译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同义句转换题是近几年中考英语的一个常考题型,其出题形式通常是同时给出两个句子,第一句完整,第二句中设有几处空格,要求考生填入适当的词或词组,使第二句的意思与第一句意思相同。它综合考查考生的语法、词汇、短语或习惯用语和句型结构等知识,要求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知识和句型结构填写句子,使句子结构完整、逻  相似文献   

12.
杂糅作为高考六种类型病句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身囊括内容较多,修改难度大。杂糅就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相互套用,纠缠不清,表现形式为①是举棋不定。偶用这种结构,又夹杂着那种结构,两种结构混杂。②是藕断丝连。一句话结构已完整,却把其最后一句作为另一句开头另起锅炉。③是中途易辙,一句话未说完,突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④是反客为主,即把上半句的主语以外的成份,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造成主语纠缠。这里主要就前两种类型举例,以探求其判断修改规律。一是判断单句是不是兼语句杂糅中的藕断丝连实则就是兼语句的细微转换,即第一句话的宾语,兼…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在“句法上的几个问题”一节中提出了“并合”的说法(见《提要》6.2)本文试就有关“并合”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曾经提出过“联合结构作句子成分”的说法.这便可以理解成《提要》中的“并合”,而今,使用“并合”的说法,则更能说明这种类型的句子由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之间的转换过程。因为“联合结构作句子成分”的说法仅仅把联合结构看成是一个句子中的一个成分。事实上,凡是由“联合结构作句子成分”的句子,都隐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如: 1 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都应当简明扼要。 2 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例1这个单句的深层结构事实上有四个单句组成: ①讲话应当简明扼要. ②演说应当简明扼要. ③写文章应当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14.
句子的扩写和缩写是小学低年级写话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教材就安排了大量的过渡性练习。比如:“比较句子的不同”,“给句子换个说法”,“看看哪一种说法好”,“给句子填上适当的词语等,都是为扩句、缩句练习作准备的。扩句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言丰富多采,缩句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言简单明了。进行这类练习,不能只给他们一些概念和术语,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较多地认识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从而获得规律性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张金该 《高中生》2011,(18):42-43
大部分单项填空题由两部分组成:空格句和附加句。空格句指空格所在的句子,附加句指空格所在句子之外的句子,如分句、从句、主句、独立句等。单项填空题所设的四个选项可能有几个或全部满足空格句结构的需要,并使空格句有意义。只有与附加句结合,综合分析后,我们才能确定唯一正确的选项。因此,试题中的附加句是有意设计的,对判  相似文献   

16.
汉语有主谓谓语句这样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子,韩语也有和它非常相似的句子——双重主语句和话题化句。韩语的双重主语句和话题化句不但其范围刚好与汉语的主谓谓语句相当,而且所表达的功能也非常相似。我们认为汉语的主谓谓语句和韩语的双重主语句、话题化句实际上构成“话题一说明”结构,即话题结构。汉韩语法学界都认为这种句子是本语言语法的特点。但如果把汉语和韩语的情况放到一起考虑。这种特殊结构实际上是两种语言共有的。  相似文献   

17.
马亚娜 《海外英语》2011,(3):235+239
结构歧义是所有语言中都有的现象,仅对歧义句进行描写不利于对歧义句的深入研究。该文通过结合Chomsky的转换生成理论从几个方面对英语结构歧义的几个实例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出把结构歧义的成因仅归于句子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不同过于笼统。句子一个成分担当多个角色;深层结构句子成分之间的隐含关系;不同的语义关系等很多不同的因素均可造成结构歧义。  相似文献   

18.
把词组成分等同为句子成分,把中心语也作为句子成分;认为定语、状语、宾语、补语不是句子成分,这都是把句法分析和句子分析混为一谈;“静态句的分析等于词组分析,”则是把句子等同为词组、句子分析等同为词组分析的理论前提。二分法的析句原则是句法语义范畴,传统析句法的原则是句子语义范畴.明确两种析句法的不同原则是分清两种区别、联系的基础.分析句子,可将直接成分分析法作为分离词组成分和句子成分的一种形式化的手段,采用两种析句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吴海波 《高中生》2011,(6):42-43
大部分单项填空题由两部分组成:空格句和附加句。空格句指空格所在的句子,附加句指空格所在句子之外的句子,如分句、从句、主句、独立句等。单项填空题所设的四个选项可能有几个或全部满足空格句结构的需要,并使空格句有意义。只有与附加句结合.综合分析后。我们才能确定唯一正确的选项。因此,试题中的附加句是有意设计的,对判断单项填空题的正确答案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把”字结构,是“介词‘把’+名词、代词或词组”的语言结构。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管“把”字后边的名词、代词或词组叫作“把”字的后置成分。一个词或者一个语言结构,一进入句子,就在句子里取得一定的句法地位。“把”字结构进入句子以后,取得什么样的句法地位呢?运用成分分析法来分析句子,对于“把”字结构的句法地位有两种说法:(一)“把”字的后置成分是宾语。即提前的宾语,或者说,前置宾语。(二)整个“把”字结构是状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