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研究性实验”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或科学实验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初中化学“研究性实验”教学就是以初中化学知识为载体,在初中化学总复习中以实验为线索,进行知识巩固、知识再生和知识创新,激发兴趣,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扎实良好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素质基础。1“研究性实验”教学的特点 a.开放性。“研究性实验”的内容既可来源于初中化学课本又可涉及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知…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观点的一种学习。在化学教学中探索“研究性学习”意义重大。因此,应明确“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渗透“研究性学习”,进而改进实验手段,强化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化学实验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手段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对化学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让实验说话”,可揭示化学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实现能力的转变.下面试从化学实验研究的层面折射出研究性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强大功效.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导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其本身就包容着“研究性学习”,生物实验最易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探究。实验教学是“研究性学习”最好的舞台。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可以使课堂实验教学主要由“巩固型实验”、“验证型实验”衍生出一些新的类型,如“问题型实验”、“探究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等。现结合几个实验来分别加以说明。1问题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5.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学生常会在练习中遇到有关“阴影”的问题。在这些习题里,“阴影”多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蕴含着物质的量变规律和有关生物学意义,其本质主要是通过“阴影”这一层面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计算、概括表达等多种形式的思维能力。面对该类题目,许多学生常常感到很棘手;不知如何作答,或作答时表述不完整,顾此失彼,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推进,新的生物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高中生物新课程受求评价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评价学生对生物技能的形成和运用,评价学生掌握生物科学方法及进行探究活动的质量,评价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说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评价不再拘泥于生物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注重生物学习中的“过程和方法”,更关注生物学习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改革的重点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7.
“至少”和“最多”问题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出题者通过这一提问模式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定性问题定量化,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清晰性和全面性.以下笔者从生物的物质组成、细胞和组织、器官和系统、种群、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归类并例析.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而开展研究性学习则是体现该宗旨和理念的重要途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而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或生活中选定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改变传统的“接受学习”为主动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创造性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在平时的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生物教材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优势,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性探究来理解掌握众多抽象的生物学知识或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与生物学密切相关的小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初中阶段溶液相关知识比较抽象的特点,该教学设计充分将实验融入教学,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化学知识。紧密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让化学走进生活,走向社会。通过光临主人公隐身侠"氯化钠"的水世界,认识物质的溶解和溶液的形成,掌握简单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了解溶液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彩冰 《教育导刊》2003,(10):44-4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计划启动后,中学将开设“研究性学习”这门必修课,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学会在“问题研究”中获取知识。这是生物教学的一个亮点。如何认识生物学科中开设的研究性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又如何去具体地落实?需要我们去思考、探索和实践。一、有关高中生物学科研究性课题的认识在高一、高二年级课程设置中开设了研究性课程,而高中新教材中又安排研究性课题的学习,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在生物教学中设置研究性课题有什么意义?生物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谢冠智 《考试周刊》2015,(19):142-143
“引桥教学”即针对高中生物学习现象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生物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生物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形成。如何在高中生物中有效实施“引桥教学”,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学应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要认真落实研究性学习,首先要弄清“研究性学习”与研究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仍是一种学习,形式是研究,实质是学习。学生在老师构建的开放性氛围中,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学习,以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等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活动强调的是过程,不是结果。而真正的研究是对未知世界的探寻,更注重的是结果。今天的“研究性学习”是为明天更好“的研究”奠定理性的过程基础。从化学学科的发展历史来看,化学定律、新物质的发现、物质的合成等无不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新理论的…  相似文献   

13.
中学各学科都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过程之一是:以学生主动提出的某个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以应用知识、技能、方法解决问题贯穿活动全程,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宗旨,以表达和交流研究成果和获得亲身体验结束活动。这里是我们以“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为载体,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生物知识的学习中,经常会在研究物质的量变规律、生命活动现象及计算等问题时,遇到关于“最(大)多”“最(至)少”“最高”“最低”“最快”“最适”等表述。这些“最”常与科研、生产、医疗、生态等问题紧密相关,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和关注是高考中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的深刻性、应用的灵活性及社会热点关注程度的基本要求。如何正确解读蕴含在这些  相似文献   

15.
以“探究实验室废液成分”为实验主题,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废液成分的猜想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根据实验方案设计,进行小组实验”“评价并总结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等学习任务,启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多样化的实验方案分析评价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作者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不但复习巩固了“物质检验”专题的相关知识,也锻炼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必修)一书(人教社2000年3月版,以下简称为“教材”)还分设了小资料、小问题、演示实验、插图、课外阅读、课外生物科技活动、实习、研究性课题等栏目,收编了不少相关内容(简称为“小插件”),具体统计如下:(单位:个)  相似文献   

17.
“细胞膜的结构”是细胞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面学习生的新陈代谢、物质出入细胞、物质代谢、生物膜系统等内容的重要基础。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课程理念。本节教材的设计遵循并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8.
“如皋长寿文化研究”课题是如皋市实验初中“如皋文化”校本课程中众多学生研究的课题之一。作为一门基于生物学全开放研究性课程,“如皋长寿文化研究”唤起了学生学习生物、探究文化现象的热情,开阔了学生的文化心胸和知识视野。  相似文献   

19.
物质的溶解,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都见过甚至操作过,但却不一定懂得溶解背后包含的化学知识。物质的溶解主要包括溶液的基本特征、溶液的性质与用途、乳化现象及其应用、溶解现象等。如何比较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为后面溶液的组成、物质的溶解性等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呢?  相似文献   

20.
陈广南 《广西教育》2012,(10):80-80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更需要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能适应这个要求。生物不同于一般的物理或化学这类“纯理科”的课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研究对象各个部分的构成与工作方式,还需要熟记一些概念和观点,这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