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从德国的善良教育看我国儿童善良品性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善良教育是德国道德教育的特色之一.德国的善良教育的内容包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同情弱者、宽容待人、反对暴力等.相比较而言,我国对儿童的善良教育相对薄弱,这与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这方面的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善良既是社会的主导道德价值,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石,又是儿童必备的基本品质,所以我们应重视儿童善良品性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7,(13)
德国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爱护动物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儿童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  相似文献   

3.
儿童本性是善良的,但如果对儿童的教育不得法,往往会事与愿违。如今,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儿童的心灵被现代社会异化,对儿童的善良教育应该被提到日程上来了。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一书中说:"善良的  相似文献   

4.
杨景臣 《教书育人》2007,(10):39-40
儿童本性是善良的,但如果对儿童的教育不得法,往往会事与愿违.如今,我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儿童的心灵被现代社会异化,对儿童的善良教育应该被提到日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蕴含着有益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社会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教育儿童要以集体利益为主,学习文学作品人物助人为乐的精神、坚强善良的品质,并且要关心社会变化,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充分发挥儿童文学作品的教育作用,要求创作人员在进行创作时重视对儿童价值观的引导,提升儿童对社会的认知程度,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讲读课文《小珊迪》塑造了一个形象可怜,品质可敬的苦难儿童,他那凄苦悲惨的命运,使人揪心洒泪,而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又使人肃然起敬。因此,《小珊迪》是一篇净化儿童心灵,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一、可怜小珊迪是挣扎在资本主义社会最底层的苦难儿童,他失去了父母,靠卖火柴为生,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课文通过对小珊迪外貌和语言的描写,体现他的可怜。  相似文献   

7.
<正>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  相似文献   

8.
张雯 《教育》2007,(5S):58-58
德国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护动物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儿童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体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动物的成长、发育和游戏,有条件的还须作好“饲养记录”。  相似文献   

9.
善良作为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在当今社会是不是褪去了美丽的光环?善良是智慧、纯真、博爱、包容、正义的同义语,亦或是造就、顺从、软弱、退让、迂腐的代名词?善良是一种境界和品质,培养学生善良的品性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对己要求,主张善心常在。与生俱来的善良只有通过后天潜移默化的教育才能形成善良品质.善良只有成为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才能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1.
生活天天     
走近德国的“善良教育” 德国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的“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孩子刚刚学会走路,不少家长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照顾弱小生命。越来越多的德国人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善良品质的缺失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文明的建设首先应该从最基本的文明品质开始。善良是任何一个文明能够延续的基本元素。针对一部分大学生善良品质的缺失这一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对大学生善良品质的缺失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善良品质是精神文明建设、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强调必须重视和帮助大学生善良品质的重构,提出大学生善良品质重构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身为父母,我们开始为如此众多的‘问题儿童’发愁,社会问题正在转嫁到孩子的身上。我们现在首先希望他们学会公正、诚实、善良,学会尊重和关怀他人并遵守法律和秩序……除此之外,我们才希望他们卓越不凡。"——美国教育部推荐读物之一《美式家庭品质教育家长对策》  相似文献   

14.
信息之窗     
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三种特殊教育1.善良者的教育。善良是人类共有的天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是每个孩子身上的寻常物,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教师应该发掘身边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的源。美育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挚,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美的品质。因此,笔者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尤其重视立美育人,以审美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而善良的品质又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承担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任务的同时也承担着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对此,教师要言传身教,挖掘教材内容,利用英语故事时间(story time),进行德育渗透,从而培养学生善良品质,不断地进行尚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7.
善良的品性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的主导道德价值,又是个体的基本品质,决定着个体道德品质的基本倾向。当前在我国部分大学生中善良缺失的现象并不鲜见,究其原因,既有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也有学校教育的偏差及家庭教育的缺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善良教育,从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入手,引导大学生善良品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德国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德国是引发两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所幸的是,德国各阶层能够深刻地反思这段历史,甚至因此格外重视对孩子善良品质的培养,并将其列为德国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爱护动物爱护小动物是许多德国幼童接受“善良教育”的第一课。在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不少德国家庭就特意为孩子喂养了小狗、小猫、小兔、小金鱼等小动物,并让孩子在亲自照料小动物的过程中,学会细致入微地照顾弱小的生命。幼儿园也饲养了各种小动物,由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还要求孩子们注意观察小…  相似文献   

19.
幼儿的积极品质的培养是幼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核心。根据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幼儿园重点培养幼儿好奇心、创造力、真诚、善良、爱与感恩等积极品质,并提出了幼儿积极品质培养的方式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对181名4.5~5.5岁儿童的语言和数学能力进行个体测查,由母亲报告家庭教育经济投入和时间投入的强度,并由母亲和教师分别评定儿童的学习品质。研究具体描述了儿童学习品质整体及各维度上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儿童学习品质在教育经济投入、时间投入与儿童早期学业能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年龄较大儿童和女孩学习品质整体表现较好,特别在注意力、独立性和灵活性维度上。(2)学习品质在教育经济投入与学业能力的关系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在教育时间投入与学业能力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