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广告语言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新闻知识》2007,(1):52-54
“注意力经济”是指在当前网络经济或信息经济再加上全球化的时代,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大多数人们来说,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的物质已经不是稀缺的了。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体带来的信息已让人们应接不暇,但每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此种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力将面临极大匮乏,因此人们进入的是一个注意力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2.
大家好!今天讨论的题目是“新兴传媒的走向”。当前被公认的四大媒体是:印刷报刊、音频广播、电视广播和万维网。万维网是四大媒体中的新兴媒体。媒体之前加“大”字,是形容社会影响力,看它在一天24小时之内,能吸引多少“人小时”的国民注意力。在中国,四大媒体的任何一种,每天都要吸引上亿“人小时”的国民注意力。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新型的信息服务,诸如手机短信、手机报纸、IPTV等等,都自称是第五媒体,但它们都缺乏足够数量的注意力总量,可以同现有的四大媒体齐名。今天,只能称它们是新型的多媒体终端。谁是第五种大媒体,尚待公认。变革…  相似文献   

3.
注意力经济是指以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关系以及商业模式。“注意力经济”一词是Michael.H.Goldhaber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他进而指出,目前正在崛起的以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的本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曾获诺贝尔经济奖的西蒙教授说“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  相似文献   

4.
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络,多媒体等高新技术的兴起,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迅速膨胀,使受众完全置身于多信息渠道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受众的选择对媒体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正如首次提出“注意力经济”概念的学者高海伯所说”在信息时代,稀缺的不再是信息,而是人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5.
注意力经济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力经济是指以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和分配 为基础形成的经济关系以及商业模式。“注意力经济”一词是Michael.H.Goldhaber在1997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注意力购买者》的文章中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过剩的,相对于过剩的信息,只有人们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他进而指出,目前正在崛起的以信息经  相似文献   

6.
注意力的经济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社会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场战争就是争夺注意力的战争。广告竞争 ,公关竞争 ,媒体竞争 ,网络竞争 ,表面上看是信息的竞争 ,实质上是注意力的竞争。一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环境中 ,更为确切地说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由注意力经济构筑的信息环境中。注意力之所以成为重要的资源 ,成为消费品 ,是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 ,而且是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正因为如此 ,高德哈巴(MichaelH .Goldhaber)在 1 997年提出了“注意力经济”的概念 ,高德哈巴指出 ,注意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引导行动。如果我们拥有一个人或一群人甚…  相似文献   

7.
注意力经济,俗称眼球经济,是近年来流行的词汇,它是信息社会为媒体度身订做的。在信息过剩、媒体同质化竞争白热化的时代,仅仅争夺用户眼球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已经不够了。有专家称中国传媒将走过“注意力经济时代”,步入“影响力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8.
何屹 《湖北档案》2005,(1):26-27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正以超乎想象的加速度不断增长,而人的注意力变得短浅,正是这样短浅使得争夺注意力变得重要,对于信息机构而言,谁吸引越多的注意力,谁就越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获得更多的效益和财富。“注意力经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这种经济的核心是注意力,争取注意力成为经济运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说过:“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所谓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个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尺度。形成注意力的最主要载体——大众媒体,在注意力经济时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发展同样要遵循注意力经济的规律,要想在当前大众媒体竞争白热化的阶段取得胜利,媒体发展的重中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更强调记者责任和舆论引导力如今,微信、博客等新媒体信息越发活跃,每个个体不仅可以经济便捷地接收获取信息,也可以经济快捷地以多种方式制作传播信息,参与新闻生产,进行“信息传播”。“草根新闻”弥补了传统媒体时效性欠缺、新闻资源有限等缺陷,也开始“使大众媒体时代让位于个人和参与性媒体时代”。但,这之于当下的记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1.
邢军  邢海峰 《青年记者》2006,(12):85-86
“注意力经济”的理论认为公众的注意力是电视媒体竞争的最大资源,更有人直白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谁吸引到的目光最多,谁就可以成为市场中的翘楚。在此种背景下,活动营销成为电视媒体的首选,电视媒体纷纷行动起来,用活动吸引注意力,吸引公众和商家的眼球,塑造电视媒体品牌。  相似文献   

12.
“注意力”与“影响力”的两种模式差异 “注意力”是当代海内外传媒研究者时常提到的一个概念。近几年来,传媒之间的竞争可以演化为“注意力”之间的竞争,那么,能产生注意力的资源就产生了价值并转化为经济效益,成为信息社会的“硬通货”(陆军,《中国传媒的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P13),所以,媒体以提高公众“注意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任孟山 《传媒》2015,(7):20-21
在笔者看来,所有大讲特讲“内容不再为王”的论调,都面目可疑,或故弄玄虚,或耸人听闻,或偷换概念,或逻辑断裂. 为什么? 我们先从媒体的本体论出发来看待此事.媒体是什么?其对应的英文词汇media有很多种意思,但大抵表达了一个核心:媒体是中介.而这个中介是信息的载体,通过信息生产来发挥它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国际间)之间的中介性作用.媒体的信息是什么?是内容.媒体有没有经营?有.但是,经营是围绕内容来进行的.没有了内容,经营无从谈起.当然,可以说没有经营,内容生产的可持续性会有问题,但是必须要明确的是,媒体是从什么地方出发的,是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刘悦 《声屏世界》2014,(2):50-52
在经历过一轮又一轮白热化的竞争之后,大家越来越认同了一条原则,那就是电视品牌的价值越来越受制于注意力,电视品牌的经营实际上就是注意力的经营。一言以蔽之,这是个注意力为王的时代。于是,不管是卫视还是地面频道,大家的目光都在整齐划一地直指“注意力”。在炒作“注意力”概念过程中,往往还连着诱人的“经济”二字。因此,如何迅速、有效地吸引尽可能多的注意力,争夺到足够数量的“眼球”,也就是所谓的注意力营销(Attention Marketing)成为关系到电视媒体生死存亡的大事。那么,电视媒体要如何做好注意力营销?  相似文献   

15.
何屹 《湖北档案》2005,(2):26-27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正以超乎想象的加速度不断增长,而人的注意力变得短浅,正是这样短浅使得争夺注意力变得重要,对于信息机构而言,谁吸引越多的注意力,谁就越容易在竞争中取胜,获得更多的效益和财富.“注意力经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眼球经济“这种经济的核心是注意力,争取注意力成为经济运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如今是信息时代,也是资讯泛滥的时代,人的注意力反而成了稀缺资源,所以各个媒体都在想方设法吸引大众的眼球。谁赢得了眼球、赢得了注意力,谁就能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体不仅仅是历史忠实的记录、信息高效的传播,还应该是资源的整合、理性的分析、事件的参与,进而成为时代的推动。种种信息无不表明,依托媒体这个平台,举办各类大型社会活动进而开展“活动经济”,正是实现这种突破的可靠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媒科技》2006,(6):18-19
大家好!今天讨论的题目是“新兴传媒的走向”。当前被公认的四大媒体是:印刷报刊、音频广播、电视广播和万维网。万维网是四大媒体中的新兴媒体。媒体之前加“大”字,是形容社会影响力,看它在一天24小时之内,能吸引多少“人小时”的国民注意力。在中国,四大媒体的任何一种,每天都要吸引上亿“人小时”的国民注意力。  相似文献   

18.
谢鼎新 《视听界》2002,(6):48-49
信息时代新闻传播媒介不仅具有舆论性质,同时也具有产业性质。随着媒介属性这一理论上的澄清,媒介进入了一种以经营管理为特点的新时期。从经济学角度考察,现代社会存在信息资源的无限性与人的注意力的有限性之矛盾,并被形象地命名为“注意力经济”或“眼球经济”。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没有注意力就没有利润率,这是所谓新经济的特点和基础。为此,各媒体迫切需要有自己的品牌和旺盛的人气,彼此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各家电台、电视台纷纷改版,推出自己的新节目,试图赢得更多的受众。其中不少节目尽显媒介自身传播  相似文献   

19.
吴可嘉 《新闻世界》2012,(4):146-147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泛滥使得注意力成为了稀缺资源。在这种注意力稀缺的媒介环境下,媒介之间必然会展开争夺受众注意力的激烈竞争。本文针对注意力经济时代的特性,对媒介生态及媒体间注意力竞争的态势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其竞争中运用的主要方式,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注意力经济对传媒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媒体作为一种交互性的全媒体,已成为我国传媒产业领域的新生力量。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注意力经济的影响力逐渐扩大,网络媒体在注意力资源的争夺战中又尤为激烈。注意力经济是以注意力资源的生产与分配为基础所形成的经济关系及商业运作模式。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兴社会性媒体旨为开辟新的注意力战场,获取更多更有效的注意力资源。本文在注意力经济理论的背景下研究微博的影响力,试图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找注意力经济的发展规律,希望此研究成果能为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