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时代和秘密紧密相连,秘密是童年的标志,美国传媒学者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说,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往往不尊重儿童的秘密,肆意侵犯儿童的秘密.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思考秘密的教育意义,应为每个关心儿童成长的人所重视.  相似文献   

2.
童年的秘密意象是指成人对儿童身上隐藏秘密的一种观念建构,这一意象深刻影响着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在逻辑上,童年的秘密意象与自然的秘密意象是同构的,童年与自然均为有待揭开面纱的隐秘对象.在历史上,卢梭的儿童发现确立了童年的秘密意象,构成现代教育的重要起源.儿科学、心理学等科学研究一方面强化了童年的秘密意象,从而推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对童年的揭秘与祛魅,也导致了童年的秘密意象之异化以及儿童的消失,教育由此陷入机械的塑造式教育困境.因此,当下教育需要重构童年的秘密意象,从塑造式教育转向交往式教育,成人要承认、尊重儿童的他性,承担起对儿童的回应和责任,以此重新发现儿童.  相似文献   

3.
<正>普斯曼在他的《消失的童年》一书中说,没有秘密就不成其为儿童时代。秘密是显露与隐藏的游戏。因此只要教师用心去观察孩子的言行举止,即使是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东西,也可能被我们准确感知。一、准确解析儿童的秘密这些很平常的,我们所熟悉的小秘密里又隐藏着什么呢?对儿童的人格形成和心理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1.秘密:儿童自我认同的起源从爸爸离开我们的那天起,我的童年生活就结束了。现在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动  相似文献   

4.
这个寒假我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的名著《童年的秘密》,跟随着蒙台梭利对幼儿之谜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读。蒙台梭利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童年的秘密。这使我懂得了要在尊重儿童和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去为儿童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超自然"环境,让儿童在生理  相似文献   

5.
<正>童话是一种从童年的视角出发,用儿童的语言叙述童年的生活场景(或模拟儿童生活场景),表达童年的特殊感受和体验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童话深受儿童喜爱,也是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表达着童心世界的天真、稚拙、勇敢、生气勃勃的原始生命之美的精神本质。既是儿童天性具有的本质,又是儿童文化的展示,它与儿童富有幻想的天性相契合。我们的语文童话教学在很多时候没有去更深地理解儿童内心,没有从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去发现孩子们真正的需要。因此,我觉得必须真正走进儿童的童话世界去了解和呵护他们,去感受他们的需要,聆听他们内心世界的呼唤,才能真正感同身受,并从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李文英 《父母必读》2014,(10):98-101
美国传媒学者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说,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孩子的秘密,对成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小笑话,但是对孩子来说却大于天。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秘密,才能赢得孩子脚心。  相似文献   

7.
关注背景上世纪30年代,蒙台梭利在她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中,针对儿童在家庭和学校中遭受的痛苦写道,“人们应该为以下的做法感到良心不安:他们忽视、遗忘了儿童的权利,他们没有认识到儿童的价值、力量和儿童的真正本性”。1989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公约》针对目前那些儿童营养不良、经常生病、没有受教育机会、没有信息交流和表达思想的自由的状况,提出了儿童“发展的权利”。《公约》强调:所有儿童,无论他们出生在哪里,属于哪个种族或民族,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富有还是贫穷,都必须得到充分…  相似文献   

8.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写道:经过几十年的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终于认识到儿童的生命被扭曲了;这是由于赋予他们生命和提供营养品的父母以及他们周围的成人社会所造成的。我们也许都认为,现在的儿童不仅是社会的中心,也是家庭绝对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周闻 《中国教师》2004,(8):55-56
一、童年消失根据传播学者的研究,在电视发明之前,儿童的社会角色和认同的发展要受限于他们所在的场所,通常是师长们所认定的适宜场所。而现代电子媒体则使他们有机会“虚拟”式地介入成人生活,使儿童可以轻易地窥知成人世界的秘密,最终促成了成人与儿童的模糊化,或“童年的消逝”。过去,童年期被视为是一种“修行”期,是要通过对大人秘密的维护,给儿童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成长环境。人们相信对一个尚未发展成熟的心灵而言,太早让他们知道太多成人世界的暴力和“败德丧行”乃是极危险而不健康的。一直要到儿童的“羞耻心”已转化成为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10.
秘密是童年经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此研究以一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4~9岁期间的秘密进行描述与分析,探讨儿童为什么会产生秘密,秘密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及教育意义。研究指出,秘密在儿童的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满足儿童好奇的需要,满足儿童自我成长的需要,满足儿童建立稳定的社会关系的需要,满足儿童试图保护自己的需要。成人在与儿童相处时应允许秘密的存在,保护儿童的秘密;给予儿童更为宽松的空间,减少儿童的秘密;关注儿童的需要,洞察儿童的秘密。  相似文献   

11.
秘密通常会被认为是阻碍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屏障,就像一堵墙将人与人分隔。但是儿童时代与秘密却是紧密联系的,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秘密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改善儿童的人际关系行为,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成人而言,一方面要认识到秘密对于儿童发展的巨大作用,尊重儿童的秘密;另一方面还要学会利用消除儿童内心不良秘密,不断改善儿童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今日教育》2010,(1):54-54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童年的秘密》中,蒙台梭利深刻地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秘密,说明成人对儿童的阻碍和压抑是导致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并通过自己在“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指出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疗救之方。  相似文献   

13.
童年的秘密     
<正>任何影响儿童成长的事与物,皆会影响人性历久弥新的儿童心理学经典作品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著名学者中国蒙台梭利教育研究与推广者霍力岩专业导读《童年的秘密》初版发行迄今已近80年,在今天的中国,探究"童年的秘密"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成人对待儿童的错误态度依然普遍存在。童年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只有发现和解放儿  相似文献   

14.
卢梭在《爱弥儿》中反复强调"把儿童当作儿童"。他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对儿童应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但实际情况是,"我们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我们拿我们的思想当作他们的思想;而且,由于我们始终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们,所以,当我们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也跟着在他们的头脑中灌入  相似文献   

15.
没有哪个人童年时没有接触过童话,就算是在偏远的小山村,在没有多少文化的环境中,就算你不知道白雪公主,不知道小人鱼,但狼外婆的故事你肯定是听过的。童话就是这样与我们的童年紧紧相连,它是我们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童话,就是写给儿童看的幻想故事,它是一种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同时带给他们快乐的文学体裁。童话大致可以分成四类。一类是拟人化的童话,就是将动、植物或其他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其人的生命,让它们模拟人的言行,成为童话的主人公。如《木偶奇遇记》,匹诺曹是个…  相似文献   

16.
夏玉桥 《中国德育》2012,(11):76-77
儿童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精神世界和不为人知晓的童年秘密。因此,要想做好儿童教育,必须洞察儿童的秘密,理解儿童的心理。而要做到这些,必须用儿童视角来看儿童的世界。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认知发展,儿童逐渐开始拥有秘密,秘密空间便是他们对于秘密的特殊体验方式。儿童秘密空间所蕴含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及观察法、访谈法的运用,探析儿童对于秘密空间的真实感受,发现在秘密空间中,儿童会与自我对话,享受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秘密空间是儿童实现自我建构的场所。然而,身处“权威与服从”的语境之下,儿童秘密空间正经历着被破坏、被监督、被入侵的遭遇,甚至越来越多的儿童早已没有了属于自己的秘密空间。这不利于儿童自我意识的独立和觉醒以及道德人格的成长与完善。为此,家长和教师应适当地给儿童一些“失控”的空间,尊重儿童的个体发展,理解并保护儿童的秘密空间。  相似文献   

18.
儿童的秘密     
刘良华 《中国德育》2009,(6):61-65,72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并理解孩子。一个世纪以前,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发表《童年的秘密》,呼吁教师和家长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不做反儿童、反教育的事情。现在看来,这个任务依然没有完成。也许,这个任务原本就不可能一次性解决和完成,因为,任何一个父母或教师,一旦承担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他就不得不从头开始,亲自去了解和尊重“童年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常常想起自己的童年,虽然物质生活很贫困,但童年的乐趣却是无穷的,打猪草、捡树枝、挖野菜、采桑果、摸鱼虾、捉知了……童年的趣事数也数不清。相比之下,现在的孩子,他们的童年会留下些什么呢?现代儿童的生活总是过早地受到成人生活的侵蚀,在教育中,儿童过着一种没有激情、没有童谣的生活,日子单  相似文献   

20.
儿童游戏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途径。现代幼儿园之父Froebel将游戏过程定义为“童年幼芽的自然演变”。Bob Hughes则认为游戏是人们同其所处的文化环境接触的过程.童年是一段要穿过陌生境地的旅途,儿童是这段旅途中的游客.而游戏是他们进行探索发现的工具。在游戏中,孩子们用成人的方式实践,并评论着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事物;通过游戏,他们获得了与同伴交往的纽带.也获得了一种教他们如何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何种角色的观念。因此,游戏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