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系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境遇和教育环境导致了他们的行为问题和学业不良,有些甚至出现严重的过错行为。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静宁县大部分居民出外务工,使当地留守儿童的数量持续增加。这些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陪伴,所以他们的心理以及教育学习方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解决,就必须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以及心理需求。基于此,本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当今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状态;其次提出了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合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通过问卷对洛阳地区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洛宁、宜阳、栾川三个县的93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巧灵 《考试周刊》2013,(25):173-174
农村教育的发展,尤其中部落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我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其中,家庭中监管人文化水平低、教育投入少及学历资格的缺失成为农村留守儿童不能接受良好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文章从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视角出发,对中部落后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有的家庭文化资本进行分析,以期找出中部落后农村留守儿童无法接受良好教育的症结所在,呼吁社会和教育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5.
黄波涛 《师道》2015,(4):33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夫妻奔向大城镇打工,留在家乡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教育和关爱,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堪忧———情感教育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或其直接监护人不在身边,他们在亲情、情感以及心理上都缺少关怀,而且,留守儿童与外界的  相似文献   

6.
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儿童的良好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儿童在社会之中是弱势的一部分,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需要社会中更多的人去关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生活的需要。为了养家糊口,有些农民工把孩子交给父母照顾或寄养在亲戚家,形成了留守儿童的庞大群体。由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及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教育的和谐发展,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留守儿童在教育和生活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就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从现阶段中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希望本文的相关内容能够引起一些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经济改革大潮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造成了无数的留守儿童。这些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存在管理缺位,情感孤独等问题,而且其精神生活也较为贫乏,尤其是以课外阅读为主体的学生活动、校外生活不容乐观。一、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现状留守儿童因为远离父母,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他们的祖辈或受托照顾他们的成人一般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户籍管理制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但是留下了大量的农村儿童与自己的单方家长或者亲属共同生活在出生地.据重庆市妇联2009年完成的调查数据显示:重庆单亲或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为235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60%,占农村未成年人总数的43%.其双亲长期外出的留守儿童为130万人,而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加,他们在安全、心理健康、价值观等方面更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的关注.重庆市政府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培养问题提到重要议程,纳入“民生十大问题”和“共富十二条”,通过制度建立、专项工程援助、日常生活关爱以及托管组织等方式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从人格上尊重他们,从感情上亲近他们,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些措施促使了重庆地区的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促进了重庆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可持续发展,为全国各地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接受义务教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常年缺乏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品德课教师面对当前留守儿童教育应负重前行,充当主角,尽力地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这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不利的影响。因而关爱留守儿童,重视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每个家庭应关注的问题,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并从学校层面和社区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如今随着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队伍的日益扩大,留守儿童的队伍也日益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地打工,他们大都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缺少父爱、母爱。由于隔代教育的特殊性,他们所受道德教育极少,使他们成了问题儿童。由于其父母一年到头忙于打工,没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使他们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力,从父母那得不到教育,有些孩子变得自私、孤僻。  相似文献   

12.
为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素养,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的高校图书馆可利用其馆藏资源丰厚、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帮扶农村中小学,让农村留守儿童在“悦读”中阅读,从而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文章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素养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学习问题,实际很大程度上是心理问题,所以应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疏导和矫正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进而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因亲情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比较突出的性格缺陷: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抑郁甚至敌对倾向,将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在关注留守儿童学习的同时,要特别关注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留守儿童教育已经成当今教育问题中频率较高的话题之一。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而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常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或寄宿于亲戚朋友家中。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因范围广、影响大、形成因素复杂、解决难度大等原因,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很多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开生活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和家庭教育,加上和父母、监护人、学校老师情感沟通不畅,使许多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造成亲情缺失,影响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生活现状,分析亲情缺失所产生的问题,指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亲情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他们中的大多数将自己的孩子仍然留在农村。这些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爱或母爱的儿童被称作留守儿童。长期的留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去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是我们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个尤为突出的难题。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的生存和成长现状令人担忧.如影响留守儿童生活生存技能的养成,妨碍留守儿童社会规范的内化进程,导致留守儿童价值体系的扭曲,等等.为此,要引导留守儿童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强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合作,但关键的是要结束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生活.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5800万,他们迫切需要培养正确解读信息、合理使用媒介的能力。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四级阶梯的构建是基于留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留守儿童群体媒介接触特点和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规律三个维度的融合考虑。其实践路径是在四级阶梯框架下,把自上而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推广与自下而上的媒介素养教育农村社区运动相结合,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4):11-12
社会的发展进步让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很多青壮年为了家庭生活而外出务工,将孩子留在家乡给家里老人带或者让孩子自己生活,很多留守儿童从出生开始父母就没有陪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缺失正常的父爱母爱,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了他们的未来。农村学校很多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因此农村学校的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灵教学,让他们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关心留守儿童是农村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让学生享受心灵的富足。本文通过探究初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趋势,得出了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实效性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创造关怀精神的学校管理文化、教学的教师参与进德育教学、教师定期为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三种策略辅助学校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德育的教学工作,让农村的留守儿童都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张会民 《天津教育》2021,(4):172-173,176
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一直是教育部门的重点研究内容,因为他们缺少家长的陪伴,缺少家庭教育,这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一定影响。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作出了探讨,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有利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举措,供各位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以及教师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