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借写作《中国美学三十年———1978至2008年中国美学研究概观》之机,笔者对30年来当代中国美学界的一些问题———如当代中国美学思潮的产生缘由、理论得失、未来发展趋势,还有与当代美学进一步发展有重大关系的其他问题———如"积淀说"与"突破说"、"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论争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下面针对30年美学研究中争议甚大的两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美学研究没有"中国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那样明确的学术分野,这实际上是美学界长期担忧的美学尚未形成完整体系的一种重要表现,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薄弱的一个体系性原因。中国的美学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研究体系不完善、整体观照不强、内容畸重畸轻、解决现实问题的功能不够强大等问题凸显,这不仅使人们无法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及其当代发展的思想深度,而且造成了中国美学整体性特征的消颓。在中国美学的宏观视野里考察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指导地位,不仅要看马克思想主义美学理论研究本身的进展情形,而且要看马克思主义美学对其他美学研究的隐性辐射作用,要善于把创造美的理念置于具体的背景中去理解和实践。  相似文献   

3.
西方语境下的中国美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西方美学的语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了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鲁迅等人最初的接纳期,再到宗白华、朱光潜等人的融合期,始终是在西方语境下发展的,最终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美学大讨论中其学科体系才真正确立.我们认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应该是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这种美学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指导,以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基础,以西方美学为参照而建构起来的美学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既是西方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具有亲和力的美学形态.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也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为指导,这就形成了中国的实践美学流派.实践美学的缺点和不足告诉我们,中国特色当代美学的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根基和土壤,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扬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美善相乐伦理型、直觉感悟整体性、天人合一和谐性的特色,吸取西方美学的美真统一科学型、理性分析逻辑性、天人相分二元性的优长,克服它们的不足和缺点,建构起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新实践美学就是这种中国特色当代美学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4.
当代美学具价值论学科性质。只有从价值论角度出发采创构当代荚学体系,才能深刻地阐释当代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追求与审美观念趣味,并形成与传统相衔接且具有当代整舍性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5.
张纪娥  李军 《教育评论》2012,(3):105-107
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体系建构、根本目标以及方法改进,决定了其需要借鉴美学理论和方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诸多美学理论中获取丰富资源,美学也可以从多层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  相似文献   

6.
西方美学是一种更重视概念和逻辑体系的比较狭窄的"小美学",其作为知识论的极端形态则是"见科学不见人"的一套概念的或知识的"体系"。而传统中国美学则是生存论意义的美学,是相对诗化的、象征的和具有"人与天齐"的大口径、大边界、大尺度的"大美学",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美学本身,是更地道更正宗的美学。从"人天齐一"的人类追求自由、超越的本性来看,传统中国美学更接近"美学"的本质。因此,世界美学家族中的正庶秩序需要重新调整,或者至少应该做到中西方美学"二美并尊"和"平等交辉",美学无疑应该走出"欧洲中心论"的狭隘观念。  相似文献   

7.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当代中国美学与"西马"美学在理论指向上也有某种一致性。但是,不能因为有这种理论指向上的一致性,就混淆马克思主义美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本质区别,更不能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取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以"西马化"取代"中国化"。这种倾向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谭容培 《湘南学院学报》2011,32(3):119-120,124
颜翔林的新著《后形而上学美学》,对于美学原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建构出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美学体系,推进了当下的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观",这一中国美学史上的范畴,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闪现出不同的美学光彩。从艺术哲学维度看,它强调对审美主体的观照,要求人们清除内心的各种杂念和成见,凭借"仰观俯察"的观物方式,实现"观"在艺术创作上的美学解读。从文艺美学维度看,"观"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之"观",是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之上融入感性认识,将审美情趣寄寓于审美客体之中,从而获得一种更高级的精神愉悦。从宗教美学维度看,佛教典籍中的"观",注重用理性的佛教智慧观照世界,在心与物交合的瞬间,体味精神上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王逊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致力于通过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而开拓中国美学和美学史的学科。在长期的对艺术本体现象的追问中,其美学思想已渐成一个体系。王逊的美术理论,在当代已有过几次比较重要的讨论,但对其美学思想的探讨尚属首次。本支从王逊对于传统美学、艺术本体、美的本质三方面的认识入手,对王逊美学思想中的几个主要特点作一整体把握,以期有助于对他整个文艺观、美学观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美学是中国近代美学和现代美学的交汇点,是中国传统文论思想的继承和总结,也是中国新文艺的先声。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精华,形成了“天才说”和“游戏说”、“苦痛说”和“古雅说”以及“境界说”等重要的文论思想。它们分别从文学创作的起源、审美尺度、审美特征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王杰从研究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到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美学的关系,后又转向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可以说,他在精心构建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美学理论研究的桥梁。在近年来的研究中,王杰有意识地将其美学理论和民族审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3.
移情说是19世纪后期西方美学中影响很大的一种学说,它在今天我们考察审美现象和具体的审美活动中仍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对审美中的移情现象的内涵、特征、产生条件及与之相对应的抽象等进行理论界定,将有助于阐释移情在当代美学研究中的位置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康德美学对中国的意义在于不同学者在康德研究中发挥出或者印证自己的美学观点,就当代而言,这经历了一个从否定到扬弃的过程.从宗白华的批判,到朱光潜在肯定中作出补充,再到李泽厚在述评中提出新的美学道路,以及新时期其他学者的创造性解读.这个过程也就是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回顾新时期30年来的许多论争,我们可以发现新时期美学研究的问题域产生了极大的转换,由20世纪50-60年代的传统问题转向了西方现代美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由形而上的问题转向了形而下的问题,由一元化问题转向了多元化的问题,由抽象思辨的问题转向了生活世界的问题等等。这些应该说是中国美学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使然,但是中国当代美学的问题域还没有显示出本土化的趋向,因此,虽然新时期美学研究及其争论成绩斐然,但自主创新的成果还并不多见。新世纪的美学研究应该转向中国当代的现实生活问题,以构建中国特色的美学。新实践美学的努力方向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美与美感孰先孰后的问题,是美学理论中争议极大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重大的基本的美学理论问题。当代中国美学界基本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美先美感后说;美与美感同时生发说;美感在先美在后说。"主客体实践美学"认为自然美和生态美是宇宙自然本质力量非自觉自由创化的结果,先于"人化的自然"和社会化的人类即人化美和拥有审美能力的人类出现。  相似文献   

17.
审美理想主义与乡村散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诗文审美文化即乐感文化,是审美理想主义滋生形成的土壤和基础。这种审美理想主义对我国现当代散文特别是“乡村散文”创作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其影响之所以至今余绪不断,也与“另一部分作家”对“另一种文章”的迷恋和寻找有关。欲振兴“乡村散文”创作,必得要糅入“杂感文”的“否定性”因子,如此,“乡村散文”创作才有生机和潜力。  相似文献   

18.
在对王国维“古雅说”的研究中,传统的看法是以“古雅”为“风格”“技巧”“功力”或“艺术形式美”作为“古雅”的主要内涵,这些观念并不能反映“古雅”的本质,“古雅”是指以艺术符号的形式美为审美对象,以人在符合创造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为审美内涵的一种审美范畴。“古雅”说揭示了艺术活动的符号性质,县有重要的美学意义。阐释王国维“古雅”说的独特观念,使它在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美学的对话和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意义,这是当代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高尔泰苦难的人生历程与特立独行的治学风范在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逻辑起点上,高尔泰提出研究美学首先要研究人学,人学是美学的起点;在理论特征上,高尔泰立足于浪漫美学的内在要求,充分展现了浪漫美学的对立性原则、情感本体论和精神的主体性等美学特征;在价值追求上,高尔泰执着于人的追求从而试图建构人学美学,彰显着鲜明的启蒙精神。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文艺理论深受康德以来的浪漫主义美学的影响,这不利于文论的建设与发展。在形而下转向的背景下兴起的审美人类学,以日常生活的审美经验为基础,研究广大民众的审美需要,注重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从而有可能超越浪漫主义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