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通过数学学习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数学教学离不开问题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是一门大学问,既要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也要通过学生的活动来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并抽象出基本的数学思想,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一、问题要有思维含量,让学生在探究中释疑解惑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师生一问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提升,实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与训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联想结合能力,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增强;带领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类归纳,促进学生养成总结整理的习惯,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数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并优选有效策略,强化学生数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新课标》指出:“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真正让数学与现实联系.让学生学习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去主动解决所遇到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开展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载体。本文试图从多方面来研究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在“设计理念”中指出:要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在“总体目标”中提出:体会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理念和目标在实践中得以领悟和内化,并被一部分数学教育工作者概括为“数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6.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运用运算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学生从生活化数学向抽象化数学的过渡:又如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的意义和强化计算能力?在教学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1页的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时。我们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学习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可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以形助数,增强问题的直观性;借数辅形,增强问题的精确性;数形结合,增强思维的灵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解决实际问题被列为数学教学的四大教学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让学生能够把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灵活地运用于实际问题中,以此有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善于结合学生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应用数学。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取经验和知识,感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在动手操作中学数学、用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教学实例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问 题情境的三种创设途径。认为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有 效创设,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 的数学实际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  相似文献   

13.
数学源于生活,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注重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及意识的增强,让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身边的问题,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是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所以教材中安排的"解决问题"内容可以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高职的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用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建模是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有力工具。文章提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建模”思想,并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教师应结合教材,努力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敏捷性、准确性、广阔性和独创性。通过估算教学增强学生行为的计划性,加强学生数学的建模意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1,(28):75-76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而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各种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而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低,教师应当对此予以重视。文章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  相似文献   

19.
初中九年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的过程,从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知识的意识,培养运用代数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强化数学建模意识,提高数学应用意识是很有  相似文献   

20.
从广义上对数学进行阐释,其本质是来源于生活的。也就是说,具备通过数学问题来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学习数学的需要所在。在当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培养学生能够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实践,来让学生具备对学习方式的自我认知。对此,可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