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期我们给出文卫星老师的一节关于“幂函数”教学的课例,欢迎读者对其做教学过程、教学技能、教学缺憾等方面的研究和点评.为了让更多的文章见刊,点评的文章请力求实在和短小.截稿日期:2011年6月30日,电子稿主题词设为“课例大家评”,以便于及时审理.  相似文献   

2.
“2013年度北师大版《数学》全国实验区交流研讨会”于2013年11月22日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行。会上,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青年教师王全上了一节“余弦定理”公开课,课后罗增儒教授做了即席点评,现将课例及点评整理如下。罗教授在互动点评中提出了评课最关键的“两个视角”和“一个观念”,并结合该课例的教学实际做了具体的评课示范,希望大家认真一读。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课例及其点评,能给课例研究的活动开展和质量提升带来更多思考与启迪。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李巍老师在一次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活动中的教学设计,其课堂实录放在我刊的网站上(www.zhongshucan.corn),有兴趣的教师可查看。文后有两位老师对这节课的点评,希望本文对一线教学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次“课例点评特别策划”是我刊第二次开展的“命题式”课例设计及其点评征集活动.选题“一次函数的图象(1课时)”公布后,一线老师积极响应,截至2007年8月10日,共收到课例设计稿35篇.本期我们从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4篇予以发表,供大家研究并点评.在此,我们特对所有供稿的老师(名单见文末)表示诚挚的谢意! 课例设计的点评务必客观、翔实,观点鲜明,言简意赅,可以针对某一个课例展开,也可以是针对四个课例的综合性点评.截稿日期为2007年10月31日,欢迎广大教师、教研员积极参与撰稿.  相似文献   

5.
复习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复习课效率,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次“课例大家评”,我们从众多来稿中遴选了一节复习课课例——《一节“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的课例与说明》(见本刊2011年第3期,授课教师张宏政),供大家点评研究.截至5月10日(截稿时间),共收到点评稿件90余篇.点评稿基本上都立足作者的教...  相似文献   

6.
我的教学生涯是伴随“课例点评”成长的.我1996年参加工作,“课例点评”也于1996年创设.拜读优秀的教学设计。聆听名家的精辟点评,是我每月的必修课.纵观十年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栏目更替,“课例点评”以她特有的魅力独树一帜,成为《中数参》的品牌栏目,她以朴素的课堂教学实际,居高临下的点评理念,为广大一线教师开辟了钻研教材教法的实用园地.但玉不掩瑕,在众多的课例点评中,仍有一些脱离实际,不够完美的课例或点评,我不揣浅陋,分别从课例设计与例后点评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课例点评”之“美丽错误”,只期望“课例点评”栏目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复习课效率,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次“课例大家评”,我们从众多来稿中遴选了一节复习课课例——《一节“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的课例与说明》(见本刊2011年第3期,授课教师张宏政),供大家点评研究.截至5月10日(截稿时间),共收到点评稿件90余篇.点评稿基本上都立足作者的教...  相似文献   

8.
开篇语     
“课例研讨”是我刊重点栏目之一。为更好地服务于一线教师,从今年起,本栏目进行了调整扩展。新的栏目以鲜活的课堂实录为主打材料,以精到的同行评说为主要形式,力求在对课例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点评分析的基础上揭示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在规律。本栏目宗旨是:来自课堂、服务课堂、  相似文献   

9.
课例是教师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通过研究和分析课例,教师不仅能够从中了解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理念,而且能够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为了给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研究和交流优秀教学课例的平台。我刊开设了“精彩课例点评”这一栏目。我们欢迎广大教师踊跃为本栏目撰稿。教师们可以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和发现优秀的教学实例,选取其中最精华的片段,深入分析和研究其中的有效因素,从而将这些课例中的闪光点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栏目的撰写体例请参考我们已经刊登的课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我的教学生涯是伴随“课例点评”成长的,我1996年参加工作,“课例点评”也于1996年创设。拜读优秀的教学设计,聆听名家的精辟点评,是我每月的必修课,纵观十年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栏目更替,“课例点评”以她特有的魅力独树一帜,成为《中数参》的品牌栏目,她以朴素的课堂教学实际,居高临下的点评理念,为广大一线教师开辟了钻研教材教法的实用园地.但玉不掩瑕,在众多的课例点评中,仍有一些脱离实际,不够完美的课例或点评,我不揣浅陋,分别从课例设计与例后点评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课例点评”之“美丽错误”,只期望“课例点评”栏目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课例大家评”是本刊“课例点评”栏目1999年推出的一项新举措.第1~2合期发表了两个课例后,许多老师寄来点评稿件.本期我们选择关于《数学归纳法的教学设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点评文章集中发表,下一期将集中发表关于《尚未成功的课例》的点评文章,...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人民路小学邀请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乐平来校进行校本教研活动,这里我们辑录了人民路小学梅老师有关《直角的认识》的课堂实录以及课后朱乐平老师与梅老师的互动实录,在呈现该次教学活动的真实过程的基础上,使更多读者亲历课堂背后的完善过程。 呈现事实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最初起点,研究课的终极价值与意义在于引起教师的教学反思,升华教师的教学认识,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因此,在课堂实录中,我们加入了现场听课教师的听课反思,同时,特约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小学数学教研员夏宝霞老师在对这节课做出点评的基础上,结合这节课的前前后后,谈谈自己对小学数学课要注意的关键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同时,还辑录了林老师在听课过程中形成的《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一文,作为课堂教学之外的延伸思考,以带给读者更多的思考和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涉及教师的教学理念与策略,包括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等。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以来,校本教研活动重视开展“课例研究”,即重视分析、解决和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故“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后反思”成为“课例研究”的基本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次课例大家评活动中,我刊共征集到关于“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课例设计稿50多篇(具体名单附后),在此特遴选其中四篇有代表性的课例予以刊发,供大家参考研究.欢迎广大读者对刊发的四篇课例展开点评.点评可以是针对单个课例的点评,也可以是对四个或某几个课例的综合点评,点评截稿日期为2009年10月1日,刊出时间为2009年第11期.  相似文献   

15.
参加主题为“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验中学教学年会,我深切感受到了年会的内容对我们青年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梅汝莉教授根据教师们在教学年会的交流发言进行的点评.使我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线教师,一直以来,杂志上的课例及点评是我提高课堂教学能力的主要助手.每一次要上公开课或是评优课,我都会翻阅大量的杂志,专门看看其中的课例及相关的点评文章,从这些优秀的课例中汲取精华,为己所用.今天看到贵刊2006年第7期刊登的“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一),突然想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融入到对这节课的评析中.  相似文献   

17.
本期我们推出王强芳老师的课例及相应的4篇点评.这些点评有现场听课的教师,也有课后约请的一线专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我们将其呈现给广大读者,供大家学习、交流、研究、讨论. 承蒙全国各地读者十几年的鼎力扶助,本刊“课例点评”栏目已经成为一个在业内有一定影响的品牌栏目.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期待广大一线教师及教研人员积极进言进谏,惠稿惠思,与本刊编辑并肩携手,共同呵护,共同培育,让“课例点评”栏目再开新花,散发出更加醉人的芬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课例“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是江苏省泗阳中学的陈冰、张雪明老师试用“发现式数学教学模式”所上的一堂实验课 .课例的全文发表在本刊 2 0 0 1年第 3期上 .本期 ,我们以大篇幅集中刊登关于这篇课例的点评 ,这组文章是从全国各地的数百篇自由来稿中挑选出来的 ,其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们高兴地看到 ,参与这次点评的 ,不仅有中学的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 ,而且还有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导师 .这说明“课例大家评”已经受到了从中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厚爱 .教学个案研究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教研选题 ,“课例大家评”是我刊结合杂志特点推出的一种可让读者广泛参与的大群体性的教研活动形式 .在编发几组“大家评”文稿中 ,我们深深感到 ,这里实话实说 ,是一块纯美的教研争鸣园地 ,同时 ,也是广大数学教师岗位进修的极好课堂 .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能进一步关注这一专栏 ,并继续支持和帮助我们办好这一专栏 .我们向参与这次点评的所有作者表示感谢 .同时也向陈冰和张雪明老师表示感谢 ,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篇很有特色和点评价值的课例  相似文献   

19.
课例“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是江苏省泗阳中学的陈冰、张雪明老师试用“发现式数学教学模式”所上的一堂实验课 .课例的全文发表在本刊 2 0 0 1年第 3期上 .本期 ,我们以大篇幅集中刊登关于这篇课例的点评 ,这组文章是从全国各地的数百篇自由来稿中挑选出来的 ,其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们高兴地看到 ,参与这次点评的 ,不仅有中学的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 ,而且还有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导师 .这说明“课例大家评”已经受到了从中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厚爱 .教学个案研究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教研选题 ,“课例大家评”是我刊结合杂志特点推出的一种可让读者广泛参与的大群体性的教研活动形式 .在编发几组“大家评”文稿中 ,我们深深感到 ,这里实话实说 ,是一块纯美的教研争鸣园地 ,同时 ,也是广大数学教师岗位进修的极好课堂 .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能进一步关注这一专栏 ,并继续支持和帮助我们办好这一专栏 .我们向参与这次点评的所有作者表示感谢 .同时也向陈冰和张雪明老师表示感谢 ,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篇很有特色和点评价值的课例  相似文献   

20.
课例“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是江苏省泗阳中学的陈冰、张雪明老师试用“发现式数学教学模式”所上的一堂实验课 .课例的全文发表在本刊 2 0 0 1年第 3期上 .本期 ,我们以大篇幅集中刊登关于这篇课例的点评 ,这组文章是从全国各地的数百篇自由来稿中挑选出来的 ,其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我们高兴地看到 ,参与这次点评的 ,不仅有中学的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 ,而且还有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和研究生导师 .这说明“课例大家评”已经受到了从中学到大学的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和厚爱 .教学个案研究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教研选题 ,“课例大家评”是我刊结合杂志特点推出的一种可让读者广泛参与的大群体性的教研活动形式 .在编发几组“大家评”文稿中 ,我们深深感到 ,这里实话实说 ,是一块纯美的教研争鸣园地 ,同时 ,也是广大数学教师岗位进修的极好课堂 .我们希望广大读者能进一步关注这一专栏 ,并继续支持和帮助我们办好这一专栏 .我们向参与这次点评的所有作者表示感谢 .同时也向陈冰和张雪明老师表示感谢 ,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一篇很有特色和点评价值的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