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教学生涯是伴随“课例点评”成长的.我1996年参加工作,“课例点评”也于1996年创设.拜读优秀的教学设计。聆听名家的精辟点评,是我每月的必修课.纵观十年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栏目更替,“课例点评”以她特有的魅力独树一帜,成为《中数参》的品牌栏目,她以朴素的课堂教学实际,居高临下的点评理念,为广大一线教师开辟了钻研教材教法的实用园地.但玉不掩瑕,在众多的课例点评中,仍有一些脱离实际,不够完美的课例或点评,我不揣浅陋,分别从课例设计与例后点评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课例点评”之“美丽错误”,只期望“课例点评”栏目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课例大家评”是本刊“课例点评”栏目1999年推出的一项新举措.第1~2合期发表了两个课例后,许多老师寄来点评稿件.本期我们选择关于《数学归纳法的教学设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点评文章集中发表,下一期将集中发表关于《尚未成功的课例》的点评文章,...  相似文献   

3.
近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刊)2010年第8期刊登了《一节“用含30°的直角三角板拼多边形”的活动课》供全国数学教师参与点评研究,并于第11期刊登了11篇研究该课例的文章.细细品味这11篇文章,对该课例的点评观点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容实不为过.  相似文献   

4.
本期“课例大家评”给出张宏政老师的一篇课例:一节“三角形复习课”的教学实录与说明,欢迎各地数学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参与点评,点评截稿日期为5月10日.  相似文献   

5.
本期我们以较长篇幅给出安凤吉老师的一个课例:不等式的性质(第3课时).其内容分三部分:教学实录;三个预案;设计体会.欢迎一线老师及教研工作者参与点评,本次“课例大家评”截稿日期:2005年9月30日,“课例大家评”文章将在2005年第11~12期上发表.  相似文献   

6.
本期的“课例大家评”有两篇课例,一篇是王坤老师、黄安成老师的《反代置换法的应用》,另一篇是吴文尧老师的《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点到平面的距离”教学实录》.这两篇课例的内容都是关于数学复习课解题教学的,选自本刊“2009年中学数学解题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选择这样内容的两篇课例让大家点评,基本的思想是配合当前的高三复习课教学,引发大家对于高考复习课解题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第9期“课例点评”栏目,推出了“课例点评特别策划”,通过阅读提供的四个课例,笔者感受颇深.数学教学的着眼点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不再是单纯的按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系统讲授,也不是放任自流的让学生进行无目的无收获的时髦活动,而是兼顾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数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也就是落实数学教学的二重原理——“教与学对应原理”和“教与数学对应原理”,实现有效的数学教学,即让学生以“再创造”和“再发现”的方式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实现基础知识的获得、基本方法的掌握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结合课例,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复习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复习课效率,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次“课例大家评”,我们从众多来稿中遴选了一节复习课课例——《一节“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的课例与说明》(见本刊2011年第3期,授课教师张宏政),供大家点评研究.截至5月10日(截稿时间),共收到点评稿件90余篇.点评稿基本上都立足作者的教...  相似文献   

9.
在高三进入第二轮专题复习之际,《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0年第3期“课例点评”栏目以吴文尧和王坤、黄安成老师的两篇高考复习课教学课例,作为“课例大家评”素材,“引发大家对高考复习课解题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一“为中学数学教学服务,为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品提升服务”的互动举措,受到一线教师的普遍关注和欢迎.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10年第3期刊登了两篇供大家点评的数学复习课解题教学课例,一篇是王坤和黄安成老师的《反代置换法的应用》;另一篇是吴文尧老师的《以点带面,融会贯通——“点到平面的距离”教学实录》.截止5月10日,共收到来自一线教师及教研人员的点评文稿30余篇.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对两个课例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值得改进的问题以及课例对复习课解题教学的启示等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评析,其文稿质量和研究成果令人欣喜,来稿我们将分两期(第6期和第7期)选发.我们希望这一组课例和大家评,能对广大教师的数学复习课解题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研究产生积极影响,能对大家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研能力的提升带来一定帮助.我们向所有参与这次“课例大家评”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1.
复习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高复习课效率,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次“课例大家评”,我们从众多来稿中遴选了一节复习课课例——《一节“全等三角形复习课”的课例与说明》(见本刊2011年第3期,授课教师张宏政),供大家点评研究.截至5月10日(截稿时间),共收到点评稿件90余篇.点评稿基本上都立足作者的教...  相似文献   

12.
本期,我们给出一个“大家评”的课例:抽象函数(高三复习课),欢迎广大读者尤其是高三年级的数学老师结合本课例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参与点评.点评文稿的基本要求是内客实在,篇幅短小(一般不超过2000字).截稿日期为2006年8月20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前期特推出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刊登了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的四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6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止8月15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其点评稿近40篇.点评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也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了四个课例的亮点和缺憾.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其他文章选登部分内容,供大家探讨、交流.考虑到来稿现状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原定第9期刊出全部点评,现将版面扩充,分第9、第10两期刊出,本期刊登对单个课例的点评.感谢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设计的相关点评将在第11期刊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本刊2010年第8期刊登的一节活动课课例——《一节“用含30°的直角三角板拼多边形”的活动课》,供大家点评研究.至截稿时间(10月10日),共收到点评稿件100余篇,点评稿件基本上都立足于作者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比较客观、真实地剖析了该课例的亮点与缺憾,有些教师还对课例进行了教学实践和校本化改进.为了更好地展示本次课例大...  相似文献   

15.
“课例点评”是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为了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家,我们筹划了“课例点评——2006特别策划”——于本刊第4期推出两个选题.并征集相关设计。其中选题1: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一课时)的四个课例设计在本刊第6期刊出后,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截止8月15日(原定截稿日期),我们共收到其点评稿近40篇。点评有对四个课例的综合赏析,也有对单个课例的深入品读.多角度、多层面地剖析了四个课例的亮点和缺憾.限于版面,我们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文章全文刊发,有几篇文章只摘登了部分内容,供大家探讨、交流。考虑到来稿现状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原定第9期刊出全部点评,现将版面扩充,分第9、第10两期刊出,本次只刊登对四个课例的综合点评,请大家下期继续关注对单个课例的点评。 感谢广大读者的热情支持和参与!“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第一课时)”课例设计的相关点评将在第11期刊出,请有兴趣的老师继续惠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建构数学在课堂——函数平均变化率教学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读贵刊2008年第3期(上半月·高中)“课例点评”栏目的《平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义——一节省级优质课:“平均变化率”课例及其点评》一文,心中颇有触动.就此献上我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的教学案例,以期通过不同人对相同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供大家争鸣.  相似文献   

17.
我的教学生涯是伴随“课例点评”成长的,我1996年参加工作,“课例点评”也于1996年创设。拜读优秀的教学设计,聆听名家的精辟点评,是我每月的必修课,纵观十年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栏目更替,“课例点评”以她特有的魅力独树一帜,成为《中数参》的品牌栏目,她以朴素的课堂教学实际,居高临下的点评理念,为广大一线教师开辟了钻研教材教法的实用园地.但玉不掩瑕,在众多的课例点评中,仍有一些脱离实际,不够完美的课例或点评,我不揣浅陋,分别从课例设计与例后点评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课例点评”之“美丽错误”,只期望“课例点评”栏目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8.
本期“课例大家评”给出唐荣喜老师的一个课例:在初中阶段进行极限渗透教学的尝试——“圆周率探密”的课堂教学实录与反思,欢迎各地数学教师及教研工作者参与点评,截稿日期为2011年10月10日.  相似文献   

19.
刘亚平老师的《课例:“余弦定理”的教学》是一节特色鲜明、难得一见的优秀课例,读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课例当中教学语言的幽默风趣、生动活泼,既展示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也使数学课不再单调与枯燥.此外,在课题引入的新颖性、定理证明的独特性、习题选择的层次性,以及挖掘数学知识前后的联系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成功的尝试.仝军老师对这篇课例的成功之处做了非常精彩的点评,可以说,刘亚平老师的课例与仝军老师的点评相得益彰,均值得一线教师反复品味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 996年首创“课例点评”栏目 ,至今已有八年 .在“课例点评”八年的成长中 ,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罗增儒教授对栏目的倾心关注 (参见文 [1 ]~ [1 2 ]) ,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对栏目的指导和建议 (参见文 [1 3 ][1 4][1 5 ]) ,尤其是广大数学教师和教研人员的热情参与 ,使得“课例点评”栏目已经超越了创办的初衷 ,在数学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并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功能 .由于栏目紧贴教学实际 ,展现鲜活的数学教学 ,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操作性 ,“点评”深刻透彻 ,既深化了教学实践的认识 ,又学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