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现在已被广大家长所接受,突出表现在家长给孩子买玩具时的慷慨大度上。据调查,95名儿重中家长每月给孩子购买一件以上玩具的,就有49人,占调查人数的51.6%;从观念上来说,有62%的家长都认为购买玩具应买孩子喜欢的玩具,只有这样才能使玩具更好地发挥作用。那么,除了玩具,还有没有孩子喜欢玩的别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调查表明:3至6岁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喜欢游戏材料,如泥、水、沙、石子、树叶、小棍、小瓶子等,在各年龄阶段儿童最喜欢的玩具类型顺序中,游戏材料均能排在前三类,这就给我  相似文献   

2.
一、有选择地给孩子买玩具作为商品的玩具是很多的,孩子对玩具的需求是无限的,靠给孩子买玩具来满足其需求,则是永远也无法做到的,它除了能滋长孩子的求物欲外,对孩子没有任何好的影响。因此,家长一定要有选择地给孩子买玩具,绝不能盲目地见什么买什么。玩具的功能不仅仅在于让儿童在玩耍中获得快乐,还在于能对儿童的发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好的玩具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玩具并不是越多越好,越贵越好,家长在购买玩具时,除了通常要考虑的教育性、经济性、趣味性因素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活动的、可变化的玩具幼儿喜欢…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中都有玩具的影子,玩具是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伴随着孩子快乐成长———玩具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玩具是儿童游戏的支柱;玩具是儿童的教科书;玩具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桥梁;玩具是家长与孩子沟通的工具。本期,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的玩具。  相似文献   

4.
王晓芬 《学前教育》2007,(Z1):52-52
<正> "游戏是孩子的工作,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可是,挑选玩具,总是件头疼的事情。孩子究竟喜欢什么玩具?是不是越贵的玩具越好玩?玩具是不是就是给孩子随便玩玩的,根本没必要费心思挑选?其实,我们看待玩具的常规思路中也不乏误区。误区一:玩具就是玩具专柜里卖的那些东西。玩具并不单是商店里卖出的成品。您  相似文献   

5.
儿科专家认为,玩具对促进儿童的动作与智力发育有益,父母们也觉得一件新的玩具会给孩子带来欢乐。特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一孩化”的普及,父母在给孩子买玩具上的花费,一般都不会吝啬的。然而当人们出钱去买玩具的时候,是否会考虑,这件玩具对于孩子的成长究竟有多  相似文献   

6.
独生子女现代玩具是现代科技的缩影,它不仅是孩子们的好伙伴,而且也是启迪心智,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好帮手。现在,也有一些家长在给孩子购买玩具上不失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也有的家长在专家的指导下,为孩子选购合乎孩子年龄的益智玩具。但家长头脑中似乎有这样一个概念,玩具只是属于孩子的,与家长无关。因此,许多家庭都是由孩子一个人去玩。有的家长即使在家,即使闲在那里,也由孩子自个儿摆弄,不管不问。以为给孩子买了益智玩具,孩子只要玩了,就自然可以提高智力了。其实玩玩具孩子有很大的学问。有研究表明,常跟父母在一…  相似文献   

7.
游戏进化论     
<正>3位父母关于游戏与玩具的“回忆杀”,3位专家不同角度的儿童游戏观,一所有创意的幼儿园的游戏空间营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游戏始终是最重要的事。虽然我们小时候的游戏、玩具和今天孩子的游戏、玩具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孩子的成长与游戏的紧密关系却依然坚固如初。  相似文献   

8.
玩的确是孩子的天性,爱让父母愿意为孩子这一天性消费。一件好的玩具对儿童来说能起到开发智力、增长见识的作用,同时应该是能让人安全放心的。但是,父母是否了解自己孩子在不同年龄段适合怎样的玩具,而玩具又是否安全呢?给幼儿的玩具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否则,反倒成了孩子及家庭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在童年时期,每个儿童都有许多玩具陪伴左右。可以说,玩具是儿童的教科书、儿童游戏的工具,更是儿童的亲密伙伴。现在商场里的玩具可谓琳琅满目、种类繁多,为家长给孩子购买玩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可能。但在实际生活中,家长的玩具观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如价格成为家长选购玩具时的主要参照因素。据一项调查研究,对于孩子喜欢而价格较贵的玩具,家长选择购买的比例高达93.6%。  相似文献   

10.
小孩子生来最喜欢的是什么?有两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玩”。有时小孩子视“玩”比“吃”还要重要呢!好动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玩具则是儿童不可缺少的工具。 亲爱的家长,对陈鹤琴先生这一席话您是否也有同感?作为父母,应当给孩子什么样的玩具呢?  相似文献   

11.
要让儿童乐意做家务,家长应掌握好以下六个方面:1.不要在孩子玩耍时提出。孩子正玩得兴高彩烈或聚精会神地做某件事,父母不宜要求孩子做家务,因为孩子也需要尊重,不希望别人中途打断自己的活动。2.不要采用吓唬的手段。多数家长常采用威胁或惩罚的手段来吓唬孩子:“如你再不把玩具收拾好,以后就别再想让爸爸、妈妈给你买新玩具。”威逼不一定见效,也许有的孩子宁愿不再得到新玩具也要拒绝听命。要知道,多数小孩常常是吃软不吃硬。父母应强调会为孩子的合作而高兴。3.不要采用利诱的方法。倘若家长第一次赏钱给孩子作为做家务的酬劳,以…  相似文献   

12.
论儿童玩具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进 《教育导刊》2006,(7):11-14
对于大多数游戏而言,玩具都是必不可少的物品,没有它,游戏不能进行。在现代家庭中,买玩具是育儿过程中父母普遍的消费行为,而费用之高、用心之苦,几乎是年轻父母们皆具的体验。他们常常:不断给孩子买新玩具,什么时髦买什么,要什么买什么;把玩具给了孩子就不管了,好象完成了一件任务;非常害怕孩子将玩具玩坏,不但谨慎地收好,而且不让别人家的孩子看见;迷信商家和专家推荐的玩具,认为只要给孩子玩就能让他得到各种发展的机会;越复杂的玩具越好,越漂亮的玩具越好;……玩具是物,而不是人,因此,它永远不能成为我们的目的。将物视为目的,是异化的…  相似文献   

13.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自始至终陪伴着孩子,既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最自然的教科书。玩具对促进儿童诸方面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玩玩具的过程是孩子发展的过程,其中隐藏着重要的教育动因,内含着教育的契机。在幼儿园里,教师除了要给幼儿投放丰富的玩具,进行适当的玩法指导,更要在幼儿玩玩具的活动中把握教育的契机,进行必要的教育渗透,最大限度地发挥玩具的作用。如何把握玩具带来的教育契机呢?笔者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投放适龄适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玩具的需求不同,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  相似文献   

14.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游戏是这一阶段孩子的主要活动。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儿童具有“好动”、“好玩”、“好游戏”的天性,要满足这种天性,就必须有“良好的环境”,首先是有“游戏的环境”。游戏的环境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就物质的游戏环境而言,家庭为幼小的孩子创设游戏角,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专供活动的“小天地”,是一种化费少而又受孩子欢迎的好办法。所谓“游戏角”,就是家里有个专门供孩子玩耍和存放玩具的地方。房子宽敞的家庭,可以腾出一块地方,摆上玩具架、小桌子、小椅子。玩具架上摆上孩子心爱的玩具,如娃娃、积木、皮球、陀螺等,还可放置各种游戏材料,如线轴、瓶盖、小木块、火柴盒、布块、钮扣、纸张、蜡笔等,用房紧的家庭,也应千  相似文献   

15.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童年时期,每个儿童都有许多玩具陪伴左右,可以说,玩具是儿童的教科书,玩具是儿章游戏的工具,玩具更是儿童的亲密伙伴。正如儿童与游戏不可分离一样,玩具在孩子的世界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玩具之于儿童如同生命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家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玩具,这时成人出自某种原因把那件玩具拿走了,有的孩子哭闹几声也就作罢了,有的孩子却哭闹不休,大有不把玩具拿回来誓不罢休的劲头。许多父母较喜欢前一种孩子,认为这些孩子“乖”、“听话”,是好孩子,而觉得后一种孩子太“犟”,不听话。其实,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通常“犟”孩子自我意识强,好胜心强,并具有一定程度的韧  相似文献   

17.
正玩具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扩大孩子的眼界,同时也增加了孩子的知识。幼儿园在购买玩具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才能确保玩具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标识应清晰完整注意玩具的附件对于好动的儿童,应注意查看玩具上是否注明内有小零件的注意事项,防止孩子拆卸下来吞食,造成窒息等危险。玩具包装或吊牌上应注明厂名厂址,适应年龄范围,并且在醒目的地方,注明采用标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是鲁迅先生的名言,是对玩具重要价值的精炼概括。的确,玩具是孩子童年最重要的伙伴,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在玩具的伴随中长大的。好的玩具能给孩子带来欢乐,增进知识,开发智力,玩学并进。  相似文献   

19.
何敏 《启蒙(3-7岁)》2011,(12):24-25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玩具始终陪伴着他们,既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的教材。许多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一堆玩具,就可以让他不来纠缠自己,就可以专心从事自己的事情。其实,玩具不仅仅供孩子娱乐,还蕴含了很多教育内容,如果父母能与孩子一起玩玩具,会使孩子拓宽思维、发展想象力、  相似文献   

20.
高卫萍 《考试周刊》2010,(19):234-234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象描述。 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或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人玩。我曾就我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进行了调查:在27人中,拿到玩具就自己玩,不愿给别人玩的幼儿占50%;见到喜爱的玩具就要,若不给他就哭的幼儿有20%;有争抢玩具行为的幼儿有80%;想玩但没达目的就伤害别人的幼儿有12%。这些结果充分表明本班幼儿十分缺乏分享的意识与行为,更不用说同伴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