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指出要重视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教学情境是教学具体情境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2],也是解决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理论与实践及旧知识与新知识的矛盾的师生互动的载体[3],对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落实化学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4]。  相似文献   

2.
<正>杨义老师在《中国叙事学》一书中如是说,“叙事视角是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1]“看的视角具有选择性、过滤性和精神的穿透性。当作者要展示一个叙事世界的时候,他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把外在的客观世界照搬到纸面上”[2]“这里所谓语言的透视镜或文字的过滤网,就是视角。它是作者和文本的心灵结合点,是作者把他体验到的世界转化为语言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3]。视角往往是不明说,但又无处不在,它不仅蕴藏着生命,  相似文献   

3.
<正>在语文教育中,写作教学一直存在诸多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再适应当前教学改革以及学生期待。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寻求更明确的理论指导。袁枚的《续诗品》作为古代诗歌创作文论,其有关个性创新的观念十分贴近写作教学的要求。有研究者认为创作要在“着我”的前提下学古而不泥古,要古为今用、古为我用[1];有研究者认为“着我”是表现自己性情遭遇,具有独特的审美感受[2];还有研究者认为“着我”重在艺术表现的独创性[3]。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的提出国内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多种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研究,比如刘海燕等[1]对“职教云课堂”和“腾讯课堂”在食品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吕滋建等[2]对“1个平台+多种直播互动”的线上教学模式展开分析;童冬梅等[3]构建了基于微信公众号、QQ群课堂、问卷星等多维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模式;二是运用单一网络平台的教学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系统阐释和战略擘画,在治理维度提出未来五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1],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的目标要求。教育通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能有效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而“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2],  相似文献   

6.
卢瑞 《语文学习》2023,(4):45-48
<正>作家阿城在《常识与通识》一书中提到汪曾祺的小说、散文、杂文具有非文学性细节的特征,文字没有文艺腔,老老实实也结结实实。[1]所谓非文学性细节,是相对于虚构想象细节而言的,指的是来自日常生活的细节。阿城的话启发笔者思考《昆明的雨》中非文学性细节的抒情作用,重新体会汪曾祺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2]的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素质教育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对创新性的强调”“具备良好创新思维的学生能够摆脱思维定式的束缚,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创造”[1]。赵恒烈先生认为,“创造思维的实质是求异”“求异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2]160。可见,“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性、创造性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那么,什么是“求异”,又如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能力呢?“求异就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层次、换一种观点、换一种方法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2]160。  相似文献   

8.
<正>“深度学习”主张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素养。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要在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理解和解释历史就离不开“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1],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2]。真实学习问题必须依托真实历史情境,真实历史情境需要借助“史料”来建构。但由于精力、能力和视野的限制,大多高中历史教师很难开发出符合教学要求的史料。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用好教材,使课程内容情境化”[3],这是高中历史深度学习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大概念源于西方教育界,威金斯等人较早对大概念作了界定。[1]国内关于大概念的研究多见于2018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之后,2020年的修订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下称“20版新课标”)也提及大概念。[2]从学术视角看,学界强调大概念教学的旨趣是“追求理解”。如威金斯主张以“追求理解”作为大概念教学的目标。[3]也有学者认为大概念教学的追求是从讲授专家结论转向培养专家思维。[4]但仅将教学目标定为追求理解是不够的,本文将尝试结合课例探讨寻求认同的大概念历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0.
<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武装时代新人,是一项战略性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是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应坚持“四讲、四用、四考”,提升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1.
<正>关于读者品格目前没有专门的研究成果,但有可以借鉴的相关观点。《阅读史》引用爱默生的一句话“会读书的人应该是一个发明家”[1]概括了读者的力量,认为好奇的、机警的读者能够促成文本诞生,从中获得启示,衍生其意义,并且创造出丰富的可能性。《阅读的艺术》一书更广泛而深入地探索了阅读的本质和价值,列出了“好奇心”“耐心”“勇气”“骄傲”“节制”“正义”等章节[2],这些章节名称正是对读者品格的概括,作者把阅读的艺术归结为一组独立又关联的理想的读者品格,  相似文献   

12.
<正>一、问题提出分数除法是第三学段“数与运算”主题下的重要学习内容,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颠倒相乘”的计算程序,一些学生甚至不知道应该被颠倒的是除数还是被除数,更遑论颠倒相乘的原理了。[1]但是,这个内容“不仅是培养学生数感和运算能力的良好素材,也是培养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的重要载体”[2]。近来,有不少研究尝试提出分数除法计算的假设性学习路径[3,4],这些路径主要从课程设计者和实施者的角度考虑,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育家孙绍振先生指出:“有一种理论,说情节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理论并不符合现代小说的实际。”[1]在实际教学中,小说阅读教学也存在模式化的问题,缺乏新意。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作为切入点的小说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抓住小说“讲故事”的本质,从叙事技巧的层面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故事讲好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1月教育考试部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指导命题的规范性文件,也是教学改革和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1]28,对普通高中的教学与备考具有反拨功能。其“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理念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备考观念,推动复习策略“转型升级”。基于高考评价体系,高三学生将面临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的综合考查[2]。因此,一线教师需要打破原有基于考试大纲教学的做法,  相似文献   

15.
<正>组合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数学分支,是研究离散构造的存在、计数、分析和优化等问题的一门学科[1].在数学教育层面,组合数学能促进深层次的数学思维,但也是学生在各种层次上困难重重的来源[2].构造法是解决组合数学中存在性问题及优化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一般认为,构造法是指“按固定的方式经有限个步骤能够实现的定义概念或证明命题的方法”[3].运用构造法解题,常常需要逻辑与创造的结合,其价值不仅在于解决数学问题本身,亦承载锻炼思维、拓宽思维的功能[4].  相似文献   

16.
<正>蒋孟引(1907—1988),原名蒋德恒,号百幻,1928—1933年就读于中央大学历史系,受雷海宗先生“西洋中古史”“西洋文化史”课程影响,“从此爱好外国史,确定了一生的学业方向”[1]。1936—1939年,蒋孟引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求学期间,他产生了“对于英国史的兴趣”[2]795。1939年蒋孟引回国后,先后在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学院和中央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以后转入南京大学,致力于英国史研究,做了诸多开创之功。因此,蒋先生是中国英国史研究的奠基人,是这一学术领域的开山鼻祖[3]。  相似文献   

17.
封义珑 《初中生之友》2022,(Z1):26-27+69
<正>微雨[唐]李商隐初随林霭动,稍1共夜凉分。窗迥2侵灯冷,庭虚3近水闻。听雨[宋]陆游老态龙钟疾未平,更堪俗事败4幽情。纱幮5笛簟6差堪乐,且听萧萧暮雨声。注释—(1)稍:渐渐。(2)迥:远。一作“逼”。(3)虚:空虚,这里是空旷的意思。(4)败:扰乱,打乱。(5)幮(chú):古代一种形状像橱的帐子。(6)笛簟(diàn):笛竹做的席子。  相似文献   

18.
<正>氢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气体之一,需要学生掌握氢气制备、性质检验等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目前,已有学者对教材实验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例如,林海彬等[1]、侯晓琼等[2]、潘国荣等[3]支持氢气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一体化设计;周正祥等[4]采用洁厕灵与电池锌皮等反应制取氢气;林燕岚等[5]、侯晓琼等[2]使用注射器、U形管、V形侧泡反应管等器材做反应容器。以上实验是从药品选择、器材类型、实验装置三个方面进行改进,还存在不足之处,如实验装置复杂、所用器材多、反应时间不好把控。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试题设计半城市化地区是指在大城市边缘地带和非农化产业显著的乡村区域涌现出的一类具有“非城非乡、半城半乡”特征的过渡性地域[1]。苏州市下辖姑苏、虎丘、吴中、相城、吴江5个区及苏州工业园区,代管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4个县级市,各区县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图1为苏州市行政区划简图[1]。图2为2010、2015和2018年苏州市半城市化地区面积统计[1]。  相似文献   

20.
<正>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基础自然科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1]指出,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这一宗旨,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能动性,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