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市场调节和自由竞争原则,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资源都将通过市场进行优化配置。完善的机制是技术经济的动力,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是技术进步的压力。我国科技、经济不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根源就在于市场的不完善。可见,市场机制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机制,也是科技进步、科技与经济两者结合从而实现成果转化的基础机制,还是高校科技开发、科技长入经济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建立市场机制,并实现其有效启动?  相似文献   

2.
政府科技投入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代社会里,技术进步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我国1953~2002年度的统计数据,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定量测算了政府科技投入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得出结论:政府科技投入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偏低,从改革开放后至2002年的整个时期里,政府科技投入对技术进步的平均贡献率只有8.3%;因此,我国应当努力加大政府科技投入的力度,以促进我国技术进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继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最后,文章提出了几点关于加大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市场调节和自由竞争原则,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源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资源都将通过市场进行优化配置。完善的机制是技术经济的动力,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是技术进步的压力。我国科技、经济不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根源就在于市场的不完善。可见,市场机制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机制,也是科技进步、科技与经济两者结合从而实现成果转化的基础机制,还是高校科技开发、科技长入经济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建立市场机制,并实现其有效启动?建立市场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要顺…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是高质量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特征。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资本投入量的增加、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科技投入不足是山东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发挥山东多年高速发展中形成的科技经济优势,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对山东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与创新型省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技术进步的社会化保障是指能够加快技术能力不断增长,有利于技术进步经济效益不断实现的所有社会条件的总和,如社会经济状况、文化技术传统等。技术进步的社会化保障程度如何,直接制约着技术进步的方向、规模、速度和水平。因此,要想创造技术进步的优良环境,协调技术进步的多层次关系,重塑技术进步的宏观和微观动力机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过渡,在这种新型的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与科技都得到迅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更多的人开始对生活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显著发展的现代社会,我国的工程科技也随之发展,尤其是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的最为突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一部分孕育于一个城市的交通建设上,交通建设能够给外来人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能够使别人更加直观的发现一个城市的进步与发展,能够为一个城市树立良好的形象。除此之外,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能够为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基础,能够直接促进城市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城市交通的进步;一个城市的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它对城市的工业布局有着一定的影响,有利于生产成果的输出与原材料的输入,对于一个工业企业的正常运转意义重大。所以,在经济与科技都日益发达的今天,应该更加重视公路施工技术的发展,大力发展公路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7.
后发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赶超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基于拓展的南北技术扩散模型分析了同时进行自主创新与国外模仿的后发国的技术赶超问题。认为在技术进步初期,后发国较松的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技术进步;但长期内,加强后发国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技术进步,后发国能否实现技术赶超取决于自主研发投入和研发效率。日、韩和印度的发展经验也验证了该理论。其政策含义十分明显:后发国要实现技术赶超需要提高自主研发投入和研发效率。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与政府宏观调控周军明,刘绮涛一、我国技术进步现状技术进步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动因是已为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证实的事实。我国目前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中国经济能否扎扎实实地步入现代增长之路,能否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在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背景下实...  相似文献   

9.
以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BM-Malmquist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测算并选取《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中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十大省(区、市)进行重点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效率较低,但有向好趋势,区域间呈现出“西部>东部>中部”的态势;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效率的拉动作用抵消了技术效率衰退的影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最高的上海市和北京市分别出现科技创新投入冗余和技术进步不足的问题。为实现我国科技创新自立自强,需从区域协同、技术进步、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力。  相似文献   

10.
技术转移是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撑,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速技术进步,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对金砖国家技术转移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推动金砖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活动,实现其经济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1.
就技术及技术进步的涵义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比较详细的论述了工业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的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2.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是研究区域科技进步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综合发展度与同步系数等定义为基础,建立区域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利用浙江省11市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从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两大子系统出发对浙江省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剖析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各种模式及其绩效。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孟祥云  孟祥红  程桂荣 《情报科学》2004,22(8):1019-1021
科技投入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经济增长是科技投入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科技投入状况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地分析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的影响,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假定技术进步为中性的研究方法,忽略了融合在资本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导致其无法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不断降低同时并存的现象进行解释。本文打破传统测算方法,建立新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测算模型,以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尝试对上述悖反现象进行新的诠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明显偏向资本;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制造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12.15%,占整个资本贡献率的16.95%,传统研究由于没有将这部分内容测算在内,因而低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三类行业中,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贡献最高,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水平最低,资本密集型行业则大多处于中间阶段。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中,以外资引进为主的设备资本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目前已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人力资本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最缺乏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5.
王迪  聂锐  张炎治  龙如银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490-1494
在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无残差的完全分解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分解出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投入结构与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得出相应的影响效应系数;结果显示三者共同解释了江苏经济增长90%以上的原因,其中能耗的规模效应起到主导作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呈波动性增长趋势;进一步分析可知,由于在前期能源投入的提前透支及其滞后影响,高资源依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阻碍作用,技术进步效应弱化;最后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开源节流、发展低碳经济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非体现型技术进步(Disembodied Technical Progress)在经济增长中的内生性问题。由于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存在增进效率的作用,我们发现,管理要素在技术进步中所实现的部分构成非体现型技术进步的主体部分。基于管理要素的激励功能和配置功能,而将生产投入区分为激励型和配置型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引入管理要素的内生增长模型,并分析管理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内生特征,从而进一步解释非体现技术进步内生于经济增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LMDI方法将中国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为人口效应、区域人口分布效应、区域经济发达效应、区域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研究发现,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抑制用水量上升的影响因素,但是技术进步更加显著。产业结构效应在各省份第一产业内部影响最大,而技术进步效应却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增长是用水量上升的主要推动力,中部最显著;人口规模扩大促进了用水量上升,但是影响较小,而人口分布(流动)变化促进中国用水量上升比较显著。另外,区域经济份额相对变动对用水量的下降起到正向作用,但是各省份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经济份额提高促进了用水量上升。因此,各省份需要加强节水技术创新,更加重视农业节水;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由耗水强度大的农业向耗水强度小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东部发达地区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等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中国经济成长的引擎和最具潜力的部门。本文首先从内源和外源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路径,进而以我国国有大中型民营工业企业为例实证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路径对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了我国现阶段促进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考虑了人力资本的情况下,采用曼奎斯特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1996~2008年东、中、西三个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以此来代表科技进步水平,并进一步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进步和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进步和技术进步又分别进一步分解为纯效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技术进步以及中性技术进步和非中性技术进步,并实证分析了它们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进步过程中出现了不平衡的发展,效率进步只对环保型经济具有促进作用,纯效率技术进步对能源节约产生明显负作用,而对环境保护不产生影响。规模效率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只对环保经济产生正面影响,非中性技术进步只对能源节约型经济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尤其是经济开放度与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低下等问题日益凸现。围绕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实证研究技术能力约束、技术进步路径演变与创新绩效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技术能力对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产生较显著影响,这突出反应在技术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条件、技术知识积累等方面;政府调控能力、市场竞争、市场需求等因素对技术路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但差异较大,技术进步也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性;技术能力、技术进步路径对创新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为此,应不断优化技术进步路径,关注技术进步的持续性、累积效应,最终实现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