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卫  张志斌 《科教文汇》2012,(19):152-152
在传统训练理论里,力量越大速度就越快,但随着人体运动科学的进步,发现力量和速度的线性关系具有一定的范围,当肌肉的收缩达到一定的速度后,力量值与速度就不是线性关系,肌肉的弹性回缩力成为力量的主要贡献者。  相似文献   

2.
吴登听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156-156,192
骨骼肌是人体进行一切运动的动力来源,是人体动力的"发动机"。力量训练就是对骨骼肌力量的训练,力量素质是一切身体素质中最为重要的。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能发展不同的力量素质。只重视绝对力量的练习而忽视肌肉速度力量和伸展性练习,会造成学生爆发力不够。从骨骼肌微观理论分析影响肌力发展的因素,针对训练中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对运动训练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长林 《内江科技》2014,35(8):146-147
<正>1体育兴趣与体育教学的相互关系(1)体育心理兴趣是指人对体育器材,在竞赛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竞赛规则、内容等不是由于肌肉收缩产生的兴趣。体育生理兴趣包括主动体育生理兴趣和被动体育生理兴趣。①主动体育生理兴趣是人体经过运动时或运动后产生的,肌肉对运动时产生兴奋的依赖感。②被动体育生理兴趣是人体为达到某种目的参与体育锻炼,强迫肌肉进行有氧消耗或无氧消耗,肌纤维在大量代谢产物的不良刺激下进行收缩,以满足为某种目的需要而进行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4.
庞世华  岳旺 《内江科技》2009,30(6):12-12
运动性疲劳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疲劳问题的研究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但对运动疲劳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运动疲劳机理方面先后提出了:外周疲劳——肌肉疲劳链;收缩和电传导疲劳间关系-突变理论;运动类型与疲劳;运动疲劳与神经-内分泌-免疫和代谢调节网络,本文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低氧环境下的训练对肌肉爆发力参数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某市某高校志愿者30名,将其随机分为低氧运动组和常氧运动组,低氧训练组的15位受试者在模拟青海地区海拔环境下进行训练。常氧训练组受试者进行常氧测试。两组受试者均进行相同强度的训练,对最大摄氧量、低氧通气速率、肌肉收缩产生某个运动关节屈伸扭转力矩、对抗肌比、相对平均功率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低氧训练组受试者最大摄氧量显著低于常氧训练组(P0.05),同时随着运动负荷的逐渐增加,最大摄氧量逐渐降低;两组受试者通气反应速率均随运动负荷的增大而显著增加。低氧训练组和常氧训练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膝关节屈伸肌快速相对峰值力矩实验后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伸肌快速相对峰值力矩增长量低氧训练组非常显著性高于常氧训练组,P0.01;屈肌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氧环境下训练能够有效增强肌肉爆发力,对肌肉爆发力参数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体育科技的发展,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训练要求更加科学化。我们训练的重点不能只放在发展身体素质、改进动作技术上,对运动员的放松训练,更应不容忽视。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肌肉的放松能力,对肌肉收缩的力量、加快肌肉的收缩速度,节省能量提高速度耐力、提高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增强技术动作的节奏感、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等方面均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饱和脂肪酸是影响人体肥胖的重要因素,研究8周期慢跑运动对饱和脂肪酸的代谢影响,建立肥胖者8周期慢跑运动对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定量分析模型,为预防和治疗肥胖导致的综合症提供依据。方法:以至少有2年早上进行跑步训练的434名8周期慢跑运动爱好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定阶段的8周期慢跑运动训练,测试受测者体内的饱和脂肪酸代谢,分析对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动能,测试时间为1个月。观测通过8周期慢跑运动锻炼后的饱和脂肪酸代谢指数,对比参照组与测试组变化关系,得到数学关系模型。结果:通过阶段性8周期慢跑运动训练,8周期慢跑运动10 min后可以使得胆固醇降低,通过脂肪燃烧,提高体质。经过每天不少于15 min小时的8周期慢跑运动运动,PC-WP均值上升为21.2,CI值上升为39;测试组2经过为期1个月,每天不少于15 min的8周期慢跑运动运动,PCWP均值上升为22.7。结论:通过8周期慢跑运动训练,能有效促进饱和脂肪酸的能量代谢反馈调节,提高饱和脂肪酸的代谢水平,有效增加脂肪燃烧速率,确保身体机能有效运转,确保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王明清 《今日科苑》2010,(14):29-29
人体自身完成一切动作都是在大脑的活动通过肌肉收缩引起的外部表现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运动行为。所以在研究人体的动作时,必须以力学和生物学的观点去探索运动的规律性。运动生物力学做为体育科学中的一项重要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于提高教学和训练质量,改进和设计运动器械,防治运动损伤等方面都提供了可靠、科学的理论依据,在体育运动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杨庆华  孟昭琴 《内江科技》2010,31(4):142-143
应用文献的方法.从生理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球运动的项目特征、能量代谢特点、网球运动员的疲劳机制以及疲劳消除的措施.希望对科学地进行网球运动训练、比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骆方成 《内江科技》2008,29(4):36-37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健美操训练中常常出现运动性疲劳。为了及时预防和减少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出现,本文根据竞技健美操运动的项目特点及供能特点,提出了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手段,这对提高健美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增进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横桥模型,肌肉中的横桥分子对细纤丝的周期性作功导致肌肉收缩,研究了在一维情况下,肌肉等张收缩(即外界的负荷F是常量)时,其横桥分子间的两种协作行为。首先,假设了单个横桥分子在作功过程中的能量与时间关系。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横桥分子间的两种协作行为:(1 )n0 个处于接触状态的横桥分子同步的工作,其作功过程与外界影响无关;(2 )n0 个处于接触状态的横桥分子同步的工作,但它们作功的频率正比于细纤丝在肌肉收缩中的速率V。计算了这两种假设情况下肌肉的外界负荷F与其收缩速率V的关系。发现,在第一种情况下,F V的关系曲线形状上类似于实验上得到的希尔曲线;在第二种情况下,肌肉收缩的速率V反比于外界负荷F。  相似文献   

12.
张玲 《科技通报》2011,27(4):474-478
探讨了压缩映射原理在求数列极限、判断矩阵可逆、求近似值、微分方程存在唯一解问题以及非线性方程求解方面的某些应用,阐明了压缩映射原理在数学各分支应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相似文献   

13.
核心产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基于核心产品的企业收缩是以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战略形式.在回顾企业收缩动因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核心产品的企业收缩模式,认为培育企业核心产品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根基,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则是企业收缩的直接动机.并以交易成本论、代理理论、规模不经济和负协同效应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企业收缩的内在动因在于其价值增加,最后指出分析企业收缩动因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由多个相互竞争的制造商、零售商和需求市场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其中,制造商负责生产、回收和再制造并受政府法律影响,零售商负责产品的销售,市场需求具有随机性。借助变分不等式理论和La-grange对偶理论,刻画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的最优行为,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政府首先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产品投放市场前必须满足的可再利用率,接着制定的最低回收率应接近无惩罚机制和无最低回收率约束时所有制造商回收率的平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产品的可再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蛋白食物摄入同肌肉运动力量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某体育大学体育力量项目运动员男生90名,随机分为3组,分为高蛋白食物摄入组30人,低蛋白质食物摄入组30人,对照组30人,为各组学生设置不同的营养干预方案,对各组学生进行肩部肌肉训练,再分别对3组学生进行肩部等速肌力的测定,分析各组学生运动前后肩部肌肉运动力量的变化情况。结果:高蛋白食物摄入组学生的肩关节前屈角度高于低蛋白食物摄入组和对照组的肩关节前屈角度,随着蛋白食物摄入量不断增加,学生运动肩肌肉的后伸角度增大明显。对照组学生运动前后肩部屈肌总体做功能力出现降低趋势,低蛋白食物摄入组学生运动前后肩部伸、屈肌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总体做功能力等指标均呈现降低趋势,高蛋白食物摄入组学生运动前后肩部伸、屈肌最大功率、平均功率、总体做功能力等指标均呈现显著增加趋势。结论:蛋白食物摄入量的增加,使得肌肉运动力量出现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新的抗极寒建筑材料不均匀收缩测量方法,通过电容式大应变传感器将建筑材料收缩应变变换成圆柱面极简电容容量的变化进行测量,能够检测到0%~70%的建筑材料不均匀收缩应变位移,采用中间停止法获取建筑材料的平均收缩量,依据摆杆振动周期的变化量以及环境温度变化量获取建筑材料的线收缩系数。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对极寒地区建筑材料不均匀收缩进行准确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较低的误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运动员稀氧区域训练对肌肉纤维耐久力的影响。方法:分析18名运动员在常氧和高原低氧(模拟海拔4500 m递增负荷运动时,低氧通气反应速率、最大摄氧量以及最大耐力持续时间三个肌肉纤维耐久力评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高原低氧训练时运动员低氧通气速率和最大耐力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常氧对应值,高原低氧训练时,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低于常氧对照组。高原低氧训练组,运动员在4个不同功率等级低氧通气速率,均高于常氧对应值,低氧通气速率在50%、75%以及100%最大功率时显著高于常氧对应值,最大摄氧量在各相对功率等级中,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员的低氧通气反应速率在高原低氧训练组至75%最大功率阶段降低,在75%至100%最大功率阶段基本保持平稳上升,不同相对强度下低氧训练组运动员最大摄氧量较常氧对应值显著降低。结论:高原运动训练下运动员肌肉纤维耐久力增强,疲劳时间降低,可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不同专项44名学生进行“纵跳”测验进而对爆发力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纵跳高度、肌围度、足弓形态,来分析其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爆发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骶棘肌下段损伤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针刀配合手法治疗我科收治的134例骶棘肌下段损伤观察疗效。结论: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骶棘肌下段损伤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