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教育部在2001年启动了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教科书政策.也从"一纲一本"走向了"一纲多本".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现行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社会学习领域》(以下简称《06课纲》),由七个部分构成,第一至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分段能力指标、分段能力指标与十大基本能力之关系,前四个部分在上一篇文章中已作概要介绍。第五至第七部分为七至九年级基本内容、实施要点、附录。本文重点介绍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使我们对《06课纲》有一个更加完整清晰的了解,为实施公民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科书从改编到编审合一、编审分离,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实施国家基本要求下教科书多样化方针。在不断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中,语文教科书体现由"知识本位"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转变,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与现实生活联系等。语文教科书历经了新中国成立初期17年语文教科书的规整、"文化大革命"10年语文教科书的异化、改革开放30年语文教科书的繁荣三个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材从一纲一本发展到一纲多本,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使新的小学课程越来越趋向完善。但是新的  相似文献   

5.
关于十年课改,有关媒体已经做了很多报道,一些最早的课改实验区也开始着手做一些"总结"工作。不过,我还是觉得,这里面缺少了一种声音,或者说一种重要的视角。作为由一个国家发动的这样一场涉及千万教师、上亿学生的课程改革,在第一个十年结束的时候,非常需要总结和梳理。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后,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打破以往“一纲单本”的统一模式,开始实行“一纲多本”。仅就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而言,目前就有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和大象版等多种版本。不同版本历史教科书各有千秋,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为此,各个出版社也在不断改版更新。人民教育出版社从2004年第1版以来已经连续改版两次,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以往“一纲一本”的大一统的教材编排方式,大江南北、城乡上下几乎是用清一色的同一本统编教科书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一纲多本”或“一标多本”的教科书政策倡扬多元文化的传播、课程建设的多样性。乡土课程、生活课程、综合课程、个性课程等各种课程类型的开发和改革都体现了新课改中个性化、民主化、多样化的教育诉求。  相似文献   

8.
英国第三学段地理在教学内容上按照《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有统一的要求,在教科书的开发和使用上通过市场实行多样化,与我国的一纲多本有较多的共同性。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学校地理从教授传统的区域地理过渡到围绕专题组织教学,突出概念学习和技能训练。教科书编排方式多样,配有较多图像。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近几年来,小学语文考试在不断地改革。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考试的改革,不能停留在形式上,而要从内容上进行改革,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出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要以“纲”(大纲)为纲,以“本”(教材)为本...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普通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历史课程设置呈“螺旋式”排列 ;历史课时数的分配日趋合理 ;在设置历史必修课的基础上增设历史选修课 ;历史课程内容的编写呈多样化趋势 ,体现了“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的要求 ;进行了历史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验。这些改革使这一时期成为我国历史课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并对 2 1世纪中学历史课程建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试析’97“中考”试题的主要特点辽宁省教委中考命题工作组1.强化异向性原则,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努力做到难易适度,以有利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推动初中教育教...  相似文献   

12.
一、从"一纲一本"到"多纲多本" 1.国家统编:"一纲一本"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中小学教科书一直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供应的制度.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原新闻出版总署编审局的基础上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13.
徐斌 《现代教学》2013,(4):69-71
自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提出“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采用一纲多本的课程教材体系”以来,上海出现了两套比较有影响的初中信息科技基础型课程新教材,即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科技基础型新教材,分别为华东师范大学版第一册、第二册,地图版一册外加练习册,  相似文献   

14.
英语第三学段地理在教学内容上按照《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有统一的要求,在教科书的开发和使用上通过市场实行多样化,与我国的一纲多本有较多的共同性。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学校地理从教授传统的区域地理过渡到围绕专题组织教学,突出概念学习和技能训练。教科书编排方式多样,配有较多图像。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曲折艰难中走过了十年。下一个十年,我们该怎样走?总结十年课改成果和经验,除了增强课改信心,还有就是继续指导教育实践;提出课改问题,今后的课改之路就在探索、寻觅答案中向理想教育靠近。本着这样的愿景,我社举办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6.
网络学习时代网络课程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网络教育经历十年发展,已步入由试点向规范运作的转型期。本文以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开展的网络教育为基点,剖析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并试图探讨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规划和设计适应未来需求的网络课程,重构课程建设模式,以确保网络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课程和教材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能否突破长期以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一元化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建立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的、多样化的新体系 ,是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关键之一。自 1988年原国家教委规划和部署义务教育教材“一纲多本”改革以后 ,教材的创新和特色问题开始成为我国教材建设的重要课题。十多年来 ,义务教育教材多样化建设的实践越来越表明 ,创新和特色是教材的活力之源 ,而迈向创新和特色的路途充满艰辛。江泽民同志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正在成为…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长方体的认识”(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数第十册第二单元),是空间概念由二维向三维发展的转折阶段。如何引导学生由原有的面的认识过渡到体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像力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因此,我们力求使三维形体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20周年之际,人民教育出版社策划编辑出版的三卷本《中国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四十年》(王本陆、郭戈主编)先后入选“020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和“020年度十大教育图书”,并荣获第29届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图书一等奖。此前的2020年9月18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学论学术委员会、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在线上举办了全国第六届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学术论坛开幕式暨《中国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四十年》首发式。现刊发首发式上有关专家的点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历史性转变,要求我们实现革命逻辑向执政逻辑的历史转换。这一转换包含着十分丰厚的政治哲学意蕴:第一,执政理念上由实体逻辑向程序逻辑的转换;第二,执政方式上由集中逻辑向民主逻辑的转换;第三,执政手段上由斗争逻辑向和谐逻辑的转换;第四,执政基点上由群本逻辑向人本逻辑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