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应试教育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多以被动接受式为主,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并发展自己;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赵卫 《小学生》2010,(9):6-7
1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有些教师照本宣科,不对教材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有的老师不考虑学生情感因素。教法单一。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学生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起来。少数教师仍然以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来获得知识,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  相似文献   

3.
1问题提出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思维上的主动性,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应有的自主性,影响了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新课程致力于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4.
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引路人,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实践者、合作者。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劳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一提起学习,学生想到的行为是读书、听讲、做习题、考试,其价值取向是长知识、过门槛、上台阶。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满堂灌”,“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很少靠自己查阅资料、集体讨论等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很少有机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这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导致许多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为此,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为学生课堂教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而“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因此.为保证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根据数学学科特点,由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为主的学习模式转变,并以学生的学习模式主导课堂活动。  相似文献   

7.
刘以书 《成才之路》2009,(35):23-23
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调查结果,我国义务教育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以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更少;教师布置的作业,大多是书面作业或阅读教科书,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课外读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或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存在着以课堂、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学习负担很重,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  相似文献   

8.
谢兴来 《广西教育》2011,(10):32-33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被动式教学,表现在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学生学得辛苦,创新思维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教师教得辛苦,但效果不理想。那么,农村小学如何开展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呢?  相似文献   

9.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含义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指以探究为主的课堂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  相似文献   

10.
李乃方 《山东教育》2002,(26):35-35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一直因循着教师讲讲,学生练练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传授知识时唯恐学生思考不周到,探讨不到位,这也指指,那也点点,学生活动总是在教师的主导安排下进行,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是被动机械的学,培养出的学生思维能力差,缺乏一种锐意思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随着创新教育的广泛开展,为了推动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校把去年定为课堂教学改革年,提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变教师讲明白为主为学生自己醒悟为主,变老师提出问题为主为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为主,变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探索,目的是使学生能自主…  相似文献   

11.
“以学为主”的“讨论式”课堂教学结构,采用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维,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到实处。“以学为主”的“讨论式”课堂教学结构包括如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进行以思维为核心的活动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手操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始终着眼于启和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师普遍注重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的成绩状况,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富和 《教师》2011,(21):66-67
在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引路人,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实践者、合作者。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劳动,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课堂上听不懂,可课后教师单独辅导时,却都懂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起来可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无效教学,究其原因是:教师课堂只顾“自己讲”,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观念和教法滞后,“满堂灌”、“一刀切”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二是低效教学,即教学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的教不是以促进学生的学为目的。面对新课改的要求与现实课堂的实际情况,我们不禁反思,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6.
施巍 《宁夏教育》2004,(1):27-28
一、存在问题新课程改革虽然早已进入实施阶段,但就教学过程而言,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主动探索的少。课堂教学中像是学生在“动”,实际上学生是在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即“学生跟着教师转”,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学生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2)教师虽然能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但学生没有充分参与的时间与空间。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稍一迟疑,教师马上提示;学生还未认真思考,教师就已说出了答案。学生独立思考不…  相似文献   

17.
唐柏伟 《教书育人》2014,(11):26-2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数学学习活动之中。”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找一滴水。怎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8.
朱作霖 《新疆教育》2012,(22):88-88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体现一定的理念和思想,但集中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又该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数学课堂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也不应该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过程。符合新课改精神的上课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是让学生真正的在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有效教学。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黄建平 《湖南教育》2004,(24):26-27
由于新课程推进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策略流于形式,其所涉及的数学本质的东西很少,学生学习的效果究竟如何,教师往往也不清楚。其次,新课程并不是单纯地否定或者抛弃  相似文献   

20.
方叶强 《贵州教育》2010,(17):28-29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总以一种自己特定的方式建构新知。教师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自主学习数学,学生才能深刻地触摸数学的本质,进而有效建构新知。而现在的许多数学课堂上,恰恰忽略了学生的数学经验背景,让数学教学游离于学生的数学经验之外,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原有的数学经验,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与学生经验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