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阳 《生活教育》2011,(10):30-32
陶行知先生1914年6月金陵大学毕业,同年9月抵达美国伊利诺伊州,就读伊利诺伊大学。伊利诺伊州府春田市(Springfield)是林肯总统的故居,此处是林肯总统人主白宫前的居住地,也是他长眠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正>当今,中国教师不可能不知道陶行知,每个教师心中都有一个陶行知。我做老师十多年,愈发有一种感觉:不读陶行知,不学陶行知,如何做教师?但是如果我们还只是停留于"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人生只为一大事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片言只语式地走近陶行知,无疑会造成我们对陶行知的理解的片面。1915年9月,24岁的陶行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  相似文献   

3.
生平简介: 1961年8月4日生于夏威夷的火奴鲁鲁.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88年回肯尼亚寻根,同年被哈佛大学法学院录取.1991年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6年入选伊利诺伊州参议院,连任至2004年.2004年11月当选美国参议员.2005年1月宣誓就职美国参议院.2007年2月10日,宣布参加总统竞选.2008年6月4日,战胜希拉里,获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2008年11月4日,当选美国总统.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后改为知行、行知,一八九一年十月十八日出生于安徽省歙县黄潭源村,是我国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 陶行知先生一九○八年毕业于歙县崇一学堂,同年秋考入杭州广济医学堂,因不愿信教和学费困难而愤然离校。一九○九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文科。一九一四年在金陵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初入伊利诺大学攻读市政学,一九一五年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教育学,获得都市学硕士和教育文监学位。  相似文献   

5.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对新安小学师生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是陶行知先生对新安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崇高评价,也是陶行知先生本人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和为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真实写照。新安旅行团的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行动,去实践陶行知先生的这一谆谆教诲,去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今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已成为各行各业恪守职业道德的名言警句。  相似文献   

6.
时间不早了,小姑娘格瑞丝坐在一盏油灯下,给正在竞选总统的林肯先生写信。她在信纸的右上角写下了自己的地址和写信日期:纽约州肖托奎县韦斯特菲尔德城1860年10月15日她该怎样称呼林肯先生呢?得写上“尊敬的”,林肯先生当然是值得尊敬的。于是格瑞丝果断地拿定主意写上“尊敬的”。她写道:尊敬的林肯先生:我父亲去赶了一趟集,从集市上带回了一张您的肖像。不行,这样不行。她得先告诉林肯先生自己是谁。我是个12岁的小姑娘,但是我想,您应该当美国总统。我如此大胆地给您这样一位大人物写信,希望您别见怪。她一边写,一边为自己的大胆感到不安…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我有幸受国家留学基金委派遣,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weacherhead东亚研究所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哥伦比亚大学始建于1754年,是美国著名的八所“常青藤”(Ivy League)高校之一,培养了包括现任总统奥巴马在内的三位美国总统,校友和教授中一共有92人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8.
林肯的鼻子     
汪曾祺 《中文自修》2012,(Z1):86-87
让我们平等地摸别人的鼻子,也让别人摸。我们到伊利诺伊州斯泼凌菲尔德市参观林肯故居。林肯居住过的房子正在修复。街道和几家邻居的住宅都已经修好了。街道上铺的是木板。几家邻居的房子也是木结构,样子差不多。一位穿了林肯时代服装(白洋布印黑色小碎花的膨起的长裙,同样颜色短袄,戴无指手套,手上还套一个线结的钱袋)的中年  相似文献   

9.
许雯 《初中生必读》2012,(10):13-13
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他向林肯提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  相似文献   

10.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马维尔: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放奴隶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候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这段对话发生在林肯去帕特森的途中,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因此,他一直没弄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1910年入南京金陵大学学习,1914年赴美国留学,1915年获伊利诺大学政治硕士学位,同年秋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拜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和孟禄为师,191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都市学位总监"学位,同年怀着"要使全中国人都受到教育"的宏愿回国。  相似文献   

12.
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他一直都没弄明白林肯这句话的含意。林肯去世50年后,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信中谈到幼年时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如…  相似文献   

13.
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马维尔: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恼。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他一直都没弄明白林肯这句话的含意。林肯去世50年后,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信中谈到幼年时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  相似文献   

14.
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说:“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他一直都没弄明白林肯这句话的含意。林肯去世50年后,马维尔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林肯在信中谈到幼年时的一段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  相似文献   

15.
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放黑奴宣言》早在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有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  相似文献   

16.
钟涛 《生活教育》2008,(5):64-64
陈鹤琴先生(1892—1982)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中国现代幼儿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研究、幼儿师范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曾被誉为"中国的福禄培尔"、"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生前曾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上世纪初叶,陈鹤琴与陶行知先生等同船远赴大洋彼岸游学,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受到美国进步教育思想的熏陶。1919年9月,在"五四"运动大潮中,陈鹤琴应邀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担任教授,投身于由蔡元  相似文献   

17.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位叫马维尔的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 马维尔: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解放黑奴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期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你去成就英名? 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因此,他一直都没弄明白林肯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8.
把石头搬走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有位记者去采访林肯,他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而且起草了《解放奴隶宣言》,可就是没有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答道:“可能有这个意思吧。如果他们知道这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会非常懊丧。”记者没有来得及再问,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  相似文献   

19.
宽容的力量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有一个叫斯坦东的战将,对林肯总统有很深的偏见。他认为林肯总统没文化,人憨,而且长相难看,常常在公开场合讽刺林肯,说林肯总统是个笨蛋,长得像长臂猿。有一次,他居然这样嘲笑林肯总统:“我们为什么非得到森林里去看大猩猩呢?白宫就有一个现成的在抓耳挠腮!”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有位记者去采访林肯,他问:“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而且起草了《解放奴隶宣言》,可就是没有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答道:“可能有这个意思吧。如果他们知道这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会非常懊丧。”记者没有来得及再问,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林肯去世许多年后,这位记者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知道了林肯心中想说的话。在这封信中,林肯讲述了自己幼年的一个经历:“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地里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