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之乐山好水,自古皆然。孔子有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山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定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备受崇尚,历代中国文人都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汉代枚乘赋《七发》中的《观潮》开始,山水成为文人创作的重要题材。继魏晋以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诗的兴起、唐代以柳宗元为代表的山水游记散文的发展之后,  相似文献   

2.
《尚书·禹贡》中有言:"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五洲四海,"暨南"二字便是出自于此。  相似文献   

3.
《汉书·地理志》是《汉书》十志之一,颜师古注解《汉书·地理志》因袭采用《尚书·禹贡》,多从孔安国传,形式多样,不拘一体,或完全采用一字不改,或引用之而复加阐释,或因袭之而加以更改,反映出颜师古深厚的音韵、训诂小学功底。颜师古注《汉书》,只取孔传,弃马融、郑玄之说而不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先秦时期的礼俗仪式,包涵着极为丰富的诗学内涵。《尚书·禹贡》"九州"部分,是歌颂大禹治水的仪式颂辞。《诗经·商颂》是商代诗歌,《商颂》五诗是商代乐歌《大濩》在不同时期的颂诗文本,也是商代祭祀仪式日趋成熟和制度化的产物。《楚辞·九歌》为屈原所订之楚国颂诗,也是楚国文学继承夏商文学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5.
《文化苦旅》以大气磅礴的姿态,开创了我国现当代散文的新范例。与其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是一部山水题材的游记散文,不如说作者通过对我国山水的深入探寻,实现了对我国文化的探究。本文主要分析了《文化苦旅》的语言艺术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泱泱中华,究竟几州?上古时代,全国分为“九州”。据《尚书·禹贡》,“九州”即①冀州,今河北、山西大部,河南北部;②兖州,今山东北部、西部,河北南部;③青州,今山  相似文献   

7.
暨南大学简介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堂1906年创办于南京。这是我国历史上由国家创办的第一所华侨学校。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南洋,故取《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之义,命名为“暨南”。意即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风范和文化教育,传播...  相似文献   

8.
台湾名称的由来和演变⊙许正文刘翠萍⊙台湾的名称在我国古代史书记载中,正像大陆上其他地区所有的地理名称来源一样,也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演变而来。翻阅史书,有关台湾的名称记载很多,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篇曾记道:“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草服)...  相似文献   

9.
答:“州”在我国出现较早,《尚书·禹贡》中就已经提到了“九州”的名称和位置,其他的先秦史籍,诸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等也都有“九州”的记载。然而。先秦的“九州”只反映了当时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的一种地域观念。直至秦统一确立郡县制度,并没有“州”的设置。到了汉武帝时期,疆域扩展,为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将全国分成十三个监察区,因名称多采用《禹贡》和《职方》中的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背景】1.教材分析《黄州快哉亭记》选自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唐宋散文选读》“山水游记”单元。唐宋山水游记散文放意于登临游览,寄情于山水泉石,形成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言志载道的风格。本文正是苏辙遭遇贬谪后,登临快哉亭,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说课题《兰亭集序》二、说教材(一)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将古代散文分为"记叙散文、山水游记散文、传记散文、议论性散文和抒情散文"五类,本课为《必修二》第三单元,也可以说是古代散文第二单元。作为山水游记散文,不仅描写自然景物、记游经历,还倾注了作者的兴趣和感慨,表达作者对人生、世事的感悟。如本文和《游褒禅山记》就是如此,又如《赤壁赋》在描写江月山川的同时,抒发了达观超然的情绪。  相似文献   

12.
人之乐山好水,自古皆然。孔子有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山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定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备受崇尚,历代中国文人都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汉代枚乘赋《七发》中的《观潮》开始,山水成为文人  相似文献   

13.
散文,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独霸一方,而山水游记散文在这方沃土上更是独领风骚,“香远益清”。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逐渐发现,山水游记类散文的教学,总是和中华民族积久的山水审美心理相契合,其教学中的思维定势在山水审美心理走向趋同的心态熏染下已逐步形成,下文试分述之。 一、教学心理与作者审美心理的契合 1.缘景生情,情景交融。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正道出了此种审美心理的奧妙。缘景  相似文献   

14.
“九州”是传说中的我国中原上古行政区划,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尚书·禹贡》篇首先作:“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及雍州。”《禹贡》的作者善于运用他有限的地理知识,穿插上一些神话性的资料和假设性的成份,竟然使九州区划图体现出:以少数山川表明九州之间的分界,并在各州范围内标明治水经过的地点、特殊贡品的产地、少数民族寄居点和直接通往帝都所在地——冀州的水道运输网等多种作用。因此可以说《禹贡》所描述的情况既是舜禹时代实施的制度,  相似文献   

15.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大师,他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散文见长,对后世影响很深。就散文而言,他的政论文、寓言小品、短篇传记、山水游记,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记”体散文,在刘禹锡替他编的《柳河东集》里,分作记官署、记亭池、记祠庙、记山水四类。本文拟就他的山水游记(比“记山水”范围稍大一些)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学者和专家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永州八记》是指柳宗元被贬永州所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等八篇游记。历代学者对这些文章作过永州八记研究,评价甚高。本文仅从艺术贡献方面作如下探讨。一、创山水游记的独立文体山水游记是散文的—种。它根据文学创作的原则,记述作者游历中的见闻,包括山川景物、名胜古迹及其感受等内容。在《永州八记》问世之前,我国确有不少作者写过景色优美、文辞典雅的山水风光的文章,可是,或不独立成篇,或纯客观地静态描摹,称得上山水游记的仍然不多,只有晋代高僧慧远所写的《庐山诸道人游石门山诗序》才可称为山水游记的最早佳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作者与众道徒游石门时“历险穿崖”、饱  相似文献   

17.
“游记”是叙事散文的一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四十卷)和明代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十二卷),不仅是地理学的名著,而且是出色的游记总集。明代散文家张岱说过:“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  相似文献   

18.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政史资料汇编,它的内容主要是君王的文告和君臣间的谈话记录,因此,《尚书》中大多为记言体散文。但是,《尚书》中也有一部分作品是记言与记事相结合并且侧重于叙事的,这些作品对后世散文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尧典》是《尚书》的首篇,其叙事有较鲜明的特点,且已经是结构完整的独立篇章。《尚书·尧典》属叙事文体,表现出早期历史叙事文体的一些特征,其叙事技巧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欣赏山水游记散文,视角应该是多元立体的。从作者的景物描写到景物寄蕴的丰富情感,再到出世入世的哲理揭示,都是我们要欣赏的界面。中国文学史上,历代散文浩瀚纷繁,数量庞大,佳作卷卷,特别是山水游记作品,被世代文人奉为至宝,世代相传。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多个单元编入了这些精品。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石钟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  相似文献   

20.
咏赞神州风采尽展域外风情──东瑞游记散文简论徐永龄东瑞是当代香港文坛颇具知名度的小说散文作家。他的小说行销海内外.散文创作也硕果累累,成就似不在小说之下。在东瑞丰富浩繁的散文创作中,游记散文占有根大比例,专一的游记散文集就有《象国·狮城·椰岛》等五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