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曾春晖 《成才之路》2009,(31):I0017-I0017
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是必考内容,而文言语句翻译,文言句式是重要考点,掌握“文言句式”,文言翻译才能“信”“达”“雅”。  相似文献   

2.
统编高中语文新教材中进一步加大了文言课文的比重,文言文学习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将逆向思维运用于“文言翻译”的教学活动中,创新“文言翻译”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提升学生对“文言翻译”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文言文。  相似文献   

3.
[能力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备考指导]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以《桃花源记》为例:1.通假字。“便要还…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但文言文年代久远,脱离了当前生活,好多句子不好理解,导致文言翻译成为文言文学习的难点。文言翻译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一项综合性训练。因此抓好这项工作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很重要。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译好文言文呢?清代学者认为要做到信、达、雅。“信”即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相似文献   

5.
许涛 《求学》2009,(1):53-56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道试题。要做好这道题,考生需要有良好的文言语感、丰富的文言积累、灵活的翻译技巧和敏锐的猜读能力。与此同时,培养科学合理的解题思维也十分重要。在本文中,笔者就将这一抽象的解题思维化为具体形象的解题步骤来加以论述,是为“文言翻译五步法”,请大家“步步为营”,细加领悟。  相似文献   

6.
正确理解并能译出文言文句子,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与<江苏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内容之一.但长期以来,这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以2008年江苏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为例,三个小题,一共9分,而全省平均得分只有3分左右,从这里我们就可看出平时教学中的问题来,学生很难将句子翻译到位,要么是错译,将词语理解错误;要么是破译,断章取义;要么是硬译,译文生硬别扭.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对文言词语尤其是文言实词积累不多,功底薄弱,还有一个方面不容忽视,那就是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不够明确,翻译的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翻译是检验考生文言文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很多考生的失分点,因此,需要在备考中强化训练。一、准确理解词句,确保翻译前提无误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要准确表达原文意  相似文献   

8.
《考试》2008,(5)
《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浅义的文言文。其中一条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即在对文言句子理解的基础上将其翻译为现代汉语。自2002年高考试卷中文言翻译以语言表达题的形式出现以来,至今已考查了6年,且赋分逐年增加。在文言翻译专题复习过程中,有下列几类词语应提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周波 《现代语文》2011,(9):155-156
文言文阅读在初中生的眼里,普遍认为是个难点。阅读的难点来自于陌生的信息无法落实,而陌生的文言实词的出现无疑是阅读路上最可怕的“拦路虎”。由于文言实词数量大,且一词多义的现象极为普遍,所以,如何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文句中的含义成为了文言文阅读的最大障碍。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固然是基础,但是掌握正确的方法推断具体文句中实词的含义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中学生没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 ,是无法探索祖国悠久历史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丰富而优秀的文化遗产的。本文将从文言词语的积累、文言句式的辨识、文言文的翻译及整理归纳文言文知识四个方面入手 ,初步探讨学习文言文的点滴方法。一、反复诵读 ,积累文言词语文言文阅读训练 ,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 ,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 ,形成一定的语感。文言文与现实生活相对脱离 ,加上其本身字音、句读、语法结构的特殊性 ,词语的积累更加强调“字不离词 ,词不…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翻译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使学生学会翻译,达到“信”、“达”、“雅”,就应教给学生翻译的方法,并帮助学生突破其中的难点,掌握这方面的应用技能。文言文翻译法素有“六字诀”之说,即〈1〉对,对译,将文言的“单音节”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  相似文献   

12.
严复在衡量外文翻译时,提出了三条标准:“信、达、雅。”我们翻译文言文时,不妨以此作为文言文翻译的要求。一是“信”。“信”就是要求译文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便增减意思,再通俗一点说就是不走样。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要求呢?首先应该注意牢记文言实词的固定意义。如“争割地而赂秦”(《六国论》)中的“赂”,就可以用“贿赂”对其翻译。在翻译多义词时则须根据语境选择意义,这样翻译就基本能达到“信”的要求了。例如:江苏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要我们翻译的第一句是:“民,吾民也。发吾粟而振之,胡不可?”其中实词“…  相似文献   

13.
在文言文翻译中 ,我们常常感到原文与译文在语词的繁简增损、语序的前后顺逆等方面 ,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试从“概念充当句子成分的不对称现象”这一视角 ,来分析总结这方面的规律。全文主要就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和介宾短语这六大类词语在翻译中出现的“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 ,从中可见名词在文言文中表意最为通灵、充任最为活跃 ,因此翻译时也应最费斟酌。其他各类词语及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 ,也各有规律可循。从这一角度了解古汉语语法 ,对文言文翻译及教学工作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它可以让学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中积累文言词语、感受古代汉语习惯,更重要的是准确理解原作内容.  相似文献   

15.
文言文翻译是对考生文言能力的一种综合考查,也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文言翻译题的考查力度,将分值由2003年前的5分增加到2004年的8分再到2005年、2006年的10分,这是命题的趋势。虽然考生都知道高考对文言翻译的要求是“直译”,也就是说要忠于原文的内容和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但许多考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都出现了“得字不得分”的现象,也就是说,字写了不少,但所得分值不高。究其原因,是考生没能真正把握住每一翻译题的考查点。综观2005年、2006年高考文言翻译题,有五方面在翻译时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6.
2005年高考,全国16份语文试卷中,文言翻译的分值,尽管多数省市仍保持在2004年的8分上,但三份全国试卷,则都由上年的8分增加至10分。高考加强文言翻译考查的力度,由此可见一斑。按理说,翻译这一块应该拿到较好的分数;但事实证明,得分并不理想。其实,文言文翻译是有些规律可循的,笔者将其归纳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现以近两年全国和各省市高考语文试卷的翻译题为例,将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所谓“三大纪律”,讲的是文言翻译的三项原则。第一,字字落实,原汁原味。这是译文标准中的“信”字。译文必须对原文的每一个字都…  相似文献   

17.
文言文翻译是文言文阅读中一种考查综合性能力的手段,是对理解实词含义、虚词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三方面能力的综合检测,也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手段。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有利于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原文。因此文言文语句翻译是必考内容,且分值在不断提高。前几年文言文翻译的分值为6分,2005年高考分值为8分,而2006年高考分值有的提高到10分,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要求。翻译文言文句子,命题者选材的标准一般是:(1)含有关键词语的句子;(2)在原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3)含义比较深的句子;(4)常见的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显得特殊的句子;(5)常见的文言习惯句式等。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即要忠实于原文意思,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要明白通畅地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翻译时还应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即要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但要明白,意译不等于臆测大意、随心所欲地翻译,意译不仅要求准确,而且还要有文采。...  相似文献   

18.
徐伟 《青海教育》2011,(7):27-27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对文言句子的综合理解能力。答题时应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关键词语处都是采分点,力求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句有落实”。  相似文献   

19.
高考文言文翻译主要考查对句中关键性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的掌握及对文言句子的综合理解能力.答题时应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关键词语处都是采分点,力求做到“字字有对应,句句有落实”.但考生限于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经常在答题时出现一些失误,现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教学缘起】 能翻译浅易的文言文,是高中生古文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虽然给学生讲了翻译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但学生翻译的文言语句仍然不尽如人意。什么原因?第一和学生文言字词的积累单薄有直接关系;第二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训练缺少精心的教学设计也有关系。如果把“文言文翻译”作为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文言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