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字化阅读日益走红的今天,传统纸质图书通过五感之美传递出的魅力仍不可阻挡。现代书籍设计五感之美,是将人的各种感觉融入书籍设计的审美范畴,突破了原有对视觉审美的局限,开阔了现代书籍设计的设计思维与材质的应用。本文将剖析人们对书籍设计五感之美,更深层次解读以人为本的书籍之美。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人们对书籍的需求,已不仅仅注重其功用性,而且更加重视其审美价值。本文试图对2015年“中国最美的书”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出现代图书装帧设计的主要趋势——注重书籍设计的整体性、易读性、民族性以及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崔欣 《出版参考》2015,(9):42-43
材料是书籍设计和内容的载体,是书籍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进而也获得了当代设计师的重视.书籍设计发展到今天,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增加,材料工艺渐渐成了影响书籍审美的重要因素.因此,书籍设计应从内涵出发,配以恰当的材料进行设计,从而达到书籍设计内涵与形态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4.
张杨  李鹏斌 《编辑之友》2018,(8):100-103
仿古书籍装帧设计因其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关联而在现实中大量运用,其设计与渊源大致有几种形式:或完全以古代书籍样式和纸质类型进行装订,或借用线装面貌样式而采用现代的纸张、剪裁和字体,或采用古代书籍的元素符号和表现形态,或成为装饰性的物件.其中所追求的审美意蕴是经典书籍装帧样式所具有的恒常价值,古代书籍装帧审美的现代运用,还包括当下书籍装帧设计审美求新的需要.仿古书籍装帧的艺术形式及其形式美的法则、艺术美的规律是客体存在,内中所蕴含的独特审美意蕴是设计得到普遍认可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类书籍出版物的若干优秀案例研究,总结目前艺术设计类出版物书籍装帧设计所具有的设计特点,分析这些设计特点给书籍装帧设计领域带来的新观念、新工艺、新审美体验,从而希望对整个书籍设计领域产生更具设计效果和独特魅力的书籍设计作品提供设计线索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梁莹 《今传媒》2022,30(2):74-77
书籍本身就是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传递着特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是人的精神食粮,而书籍自身的设计也能够从外观上给人以美的体验。对此,本文以书籍设计为切入点,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出发,分析书籍设计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并探讨书籍自身的审美特征,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传统纹样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创新研究,充分展示传统纹样与现代书籍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要求设计师借助传统纹样,结合现代的社会需求,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书籍设计,不但体现现代书籍设计的功用性和审美性,还触动读者的感观,引起读者共鸣,达到传播文化与提高人们审美情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武旭 《编辑之友》2006,(4):70-71
所谓现代审美是指在现代社会群体和地区环境中所形成的对美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由此指导下的审美意识、审美趣味、审美心理特征等.随着时代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书籍作为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它的审美价值日趋突出和重要.  相似文献   

9.
青年审美取向源于现实而又不局限于现实,其价值观是社会现状、社会现象的折射.在当今多元化媒体与信息的刺激下,当代青年的审美取向受到一定的冲击,而书籍作为传统媒介与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媒介交互存在,其需要适应当代青年的审美需求,顺应并引导青年的审美取向.文章分析了当代青年的审美取向形成因素和书籍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借助书籍插画这一载体,挖掘青年的内心世界的正能量,使其既得到社会认可,同时又能促进和丰富书籍插画艺术的视觉传达形式.  相似文献   

10.
市场语境影响下书籍设计的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市场语境影响下书籍设计的思路,以及如何合理使用设计语言,生产出不但能准确传达书籍的内容和信息,而且能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符合文化性和商品性的现代书籍.  相似文献   

11.
应雷 《编辑之友》1996,(3):55-58
书籍封面现代艺术语言构成功能、形式及审美风格●应雷【芜湖】书籍封面现代艺术语言的表达功能作为书籍装帧艺术中的现代封面艺术,它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欧美的现代设计运动,并影响着整个现代艺术。它使书籍封面艺术日趋成熟,形成了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现...  相似文献   

12.
书籍设计是一门艺术,艺术不能无视时尚但又最忌盲目模仿与追风。所以,书籍设计者应该奔赴创造使命的前线,既不做时代审美风尚的落伍者,又能在流行风中持守住自我个性而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13.
纸质书籍设计中的趣味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现代人求新、求异、求趣的审美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书籍设计艺术的时代特征、人们的审美变化与读者的阅读需求,总结了趣味性现代书籍设计的内涵、形式、思维以及表现手法和设计原则,将意趣、情趣、稚趣、妙趣、雅趣等趣味性综合纳入书籍设计思考之中。  相似文献   

14.
当前幼儿图书装帧设计的审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图书的装帧设计,应从阅读主体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在图书形态中将图书的游戏性、知识性、教育性和审美性融合在一起,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帮助儿童理解书籍内容,满足幼儿的审美心理需求,引导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于细节处实现图书装帧形式的审美化和人性化,使装帧设计与内容和谐统一,发挥图书最大的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实践,提出书籍设计要注重整体性,形式与内容统一;注重合理性,共性与个性协调;注重以人为本,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注重创新性,将传统文化元素创造性地转化为现代人的审美符号。  相似文献   

16.
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书籍设计师学习借鉴的源泉.传统文化分为显型传统文化和隐型传统文化,显型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书籍封面设计的表面形态,隐型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书籍封面设计的内在精神.本文从这两个方面探索传统文化对书籍封面设计的影响,帮助设计师结合现代社会需求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7.
李枫 《新闻前哨》2005,(12):50-51
书籍是知识的载体。书籍装帧属于艺术的范畴。书籍及其装帧的性质和形式决定了书籍封面的文化性和艺术性。装帧设计在近两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给社会和人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人们的信息传达,刺激了思想的沟通和交流,也同时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范畴。虽然书籍作为精神商品也卷入了市场经济的漩涡,然而装帧艺术本身所负载着的独特的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其价值绝不仅体现在实用,更主要的是它的审美价值。所以它绝不等同于一般市场经济下商品的包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书籍设计中虚空间的审美性和功能性,探讨了虚空间在书籍设计各要素中的表现形式,分析了虚空间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和发展,从而确立虚空间在书籍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将虚空间艺术创新应用于书籍设计,有利于创作出更多样化、人性化,更具视觉效果和独特魅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马珂 《出版广角》2018,(11):59-61
文章通过对人工智能在书籍设计出版领域应用发展的分析,阐述人工智能对书籍设计出版的积极影响,探讨人工智能在创意能力、审美能力、情感等方面的不足,进而对书籍的设计出版提出智能辅助设计和智能个性化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人工智能和书籍设计出版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徐力军 《出版广角》2015,(15):104-105
随着手机、iPad、学习机等移动数字终端的普及,人们的阅读方式选择逐渐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倾向于数字媒体,数字阅读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本文从人的审美体验角度出发,分析图书设计对受众阅读体验的影响,指出数字阅读产品的设计在满足受众审美需求方面的不足,而后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