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洋 《科技风》2012,(1):253
建筑有其建筑意,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追求,各个国家、地区的建筑都是不同的。希腊的庙宇、哥特式大教堂、文艺复兴教堂、现代钢筋混泥土立方体建筑、中国的木结构大屋顶建筑,不同的建筑反应不同的东西,并各有其优劣。进一步分析中国古代的宫殿艺术,并阐述了中国封建礼制,来更好的认识中国建筑,审视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2.
<正>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从选址到城市建成无不充满着古人的智慧。隋唐长安城规模巨大,城市内部的坊里整齐划一,为唐朝之后的各个朝代的都城建造提供了借鉴意义。不仅如此,在隋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结构特征中蕴含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例如,“象天设都”思想、礼制等级思想、《周易》乾卦、阴阳五行“厌胜”思想及中轴对称思想。全面而深入地研究隋唐长安城建制布局,从城市规划思想中把握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思想,能加深我们对中国古代都城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权威之作。全书二十余万字,有图片三百六十余幅。卷首是中美两国的研究者撰写的导读文章,以帮助读者步入中国古代建筑的知识之门。主体部分共七章,由多名专家、学者撰文,介绍中国自原始社会至清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概况、成就及建筑技术的发展变化,读者从中可以系统地了解中国各个时代的都城、宫殿、民居、园林、陵墓、寺庙、桥梁等建筑:淡况和遗存,及其在世界建筑史上所处的地位。新世界出版社发行部电话:010一68320635江苏苏州报恩寺塔,南宋遗物中国古代建筑  相似文献   

4.
赵雅丽 《百科知识》2003,(11):54-55
北京的四合院历史悠久,自元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起,四合院即与北京的宫殿苑囿、王府衙署、庙坛寺观,胡同坊巷同时出现了。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又以其京师京味的独特风格而驰名中外,成为北京一景。 四合院是老北京的建筑经典。北京的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  相似文献   

5.
宏村是徽州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笔者从风水、宗族观念、礼制文化等多个角度对宏村古村落空间进行详细解读,探索了宏村的建筑内在空间元素。  相似文献   

6.
文章初步总结了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分析了它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基础,其核心是儒家的宗法制度和礼制;说明等级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聚落、住居建筑的发展演变的影响和作用,从一个特殊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传统建筑的某些基本特征,有利于理解中国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7.
《金秋科苑》2013,(24):73-74
穿越千年时空,古建筑往往成为凝聚历史与文化的艺术品。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一直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建筑之美,你都知道么? 中国古代建筑有哪些形制? 中国古代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  相似文献   

8.
雷震 《科教文汇》2009,(16):237-237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个人的言做了详细的规定。仔细分析之,发现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美学价值和意义。笔者将自审美学角度出发,从悦耳、合情和感悟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来进行详细的分析,有利于全面地理解礼乐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个人的言做了详细的规定。仔细分析之,发现其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美学价值和意义。笔者将自审美学角度出发,从悦耳、合情和感悟三个方面由浅入深地来进行详细的分析,有利于全面地理解礼乐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礼乐"是汪晖教授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一书中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他看来"礼乐"的关键在于:"礼乐共同体"是中国文化认同的标志,"礼乐思想"在唐宋之际的转变是中国古代与现代思想的分水岭,唐宋"礼乐思想"的转换形成了中国思想史话语系统的核心资源。  相似文献   

11.
庭院的文化功能来看,由于儒家思想的濡染和影响,庭院住宅也就成为"人伦之轨模"的一个缩影.如长辈住上房,哥东弟西,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种条理有序的秩序安排,各居其位的空间布置,虽源于家族血缘的政治观念,儒家礼制的等级规范,但就群体组合有机统一的整体规划所体现出的清醒理性,却包孕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博大的民族精神,所以,"院落"是中国建筑的灵魂和精髓。  相似文献   

12.
那是一组流光溢彩、金碧辉煌的宫殿建筑群。黄瓦闪烁,绿檐透青,红柱嫣然。雕栏玉砌。画栋绘梁,镶金嵌银,巧饰珠宝,似乎要穷尽天下建筑的富丽堂皇。那是一组汉满文化交融。民族特色鲜明的宫殿建筑群。一边是宽方形的汉宫建筑风格,一边是八角形的满族建筑格调,更有八王亭排列殿前两旁,展示了这个民族勇于创新自己的形制。且善于学习其他民族先进文化。那是一组诞生于一个民族蓬勃向上,生机盎然年代的建筑群。一个带着落后的奴隶制色彩的弱小骑射民族,经过集聚、征战,其统治者在这建筑中临朝听政,从这座建筑出发,去推翻了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  相似文献   

13.
曾文杰 《科教文汇》2009,(20):240-240,243
礼乐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文化样式和思想体制,是古代人们生活和处世的基础与前提。它不仅规定着人们的“行”,更直接作用于“言”的表达之中。礼乐对言的规范,主要表现在它对书面用语和口头用语的规范。礼乐对于言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上:礼乐文化的存在,催生出了符合于礼乐规范的文学样式;礼乐的文化传统,也促成了礼乐规范下特有的文学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黄清明 《科教文汇》2008,(3):190-190
儒、道、佛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他们共有的文化“潜质”——“天人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坚思想”。儒从伦理道德上倡言“天人合一”,使“天则”道德化。中国古代建筑在其思想影响下,逐渐礼制化、规范化、标准化。道以“无为”为其思想基础,倡导返朴归真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园林构建。  相似文献   

15.
张旭玲 《科教文汇》2009,(30):248-248
作为与人类生活联系最紧密相关部分,优秀的建筑艺术反映出了政治、经济、哲学、宗教、艺术、美学及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凝聚了古代中国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故官博物院,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文化的舞台。研究这座代表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建筑艺术发展巅峰水平的皇家宫殿对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翠屏开蜃景,古刹半崖悬。"悬空寺,并非特指一座寺庙建筑,而是代表着一类建造于悬崖峭壁之上的建筑群(寺庙、宫殿等)。其大多集美学、力学、宗教内涵为一体,可称之为建筑史上一朵璀璨的明珠。闻名遐迩在2010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之中,恒山悬空寺与"全球倾斜度最大的人工建筑"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市的"首都之门"、希腊米特奥拉修道院、意大利比萨斜塔等众多国际性知名建筑同列其中。而从史  相似文献   

17.
翁雯霞  姜陈 《科协论坛》2007,(5):189-190
本文从物理学、文化学和建筑学的观念出发,对"建筑文化场"进行了界定,讨论了"建筑文化场"的价值形态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向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形式多样也其一大特点,作为古代建筑文化中的代表"阙",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精品,而且,已知阙是我国现存地面上时代最为悠久仿木结构建筑遗迹,在其盛行于我国汉晋时代,所以又有"汉阙",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渠县的汉阙文化的研究,能够帮助现代人们了解当时的雕塑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汉阙文化不仅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更是世界建筑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是我国建筑史上的顶峰之作。  相似文献   

19.
许永霞 《科教文汇》2012,(23):173-174
这里所讲的中华琴乐文化是与儒家礼乐文化息息相关的,琴为四艺之首,而儒家琴乐文化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在我国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传承现状,提出了传承中华传统音乐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并把中华传统的琴乐文化融入当前高校的素质教育,希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中,能传承炎黄文化的优良传统,树立起我泱泱大国的礼乐之风,让当代青年大学生能深刻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借取古人的生活智慧,充实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聂涛 《科教文汇》2009,(35):242-243
礼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于和礼乐文化有联系的人物,谈论较多的是周公和孔子。本文发掘了春秋时期另一位对礼乐精神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季札。文中认为礼乐的精神就是"和",具体落实到"德"的教化。季札通过他的诗论和乐论,精确把握住了礼乐的"和"的本质,并通过人生修养将其落实到"德",成为了一个彬彬君子,而这些思想还被孔子所继承和发展,从而对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