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头上戴着一顶顶荣誉桂冠,名字前缀着一个个堂皇头衔,我不得不接受“名师”的称号。但说心里话,年轻时可望而不可即的名气,到如今却成了沉甸甸的心理负担:我果真配得上“全国十杰教师”的光荣称号吗?我果真可以问心无愧地自称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吗?我果真配做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吗?  相似文献   

2.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课后有一道练习,题为“门子是个什么样的人?贾雨村在见面之初一连问了他哪些话?为什么要一再询问?他果真是不知‘何故’、不知‘何为’吗?”略过“门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单说贾雨村。贾雨村在与门子见面之初问了“方才何故不令发签?”和“何为‘护官符’?”这么两句话。至于“他果真是不知‘何故’、不知‘何为’吗?”这一问题,教参的答案是这样的:“他一再询问,意在借机打探,了解其中‘真情’。对‘护官符’是明知故问,可见其狡猾。”笔者认为此答案中的“明知故问,可见其狡猾”的理解过于生硬,有失偏…  相似文献   

3.
《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瑰丽而温馨的“边城”世界,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集中体现“边城”世界的人性美。尽管结局不免有些伤感,可是其中的爱却始终贯穿始末。“梦”继续飞,载着沈先生的憧憬与希望,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入每一个本善的人儿心中,让希望之花为之绽放,七里香。梦里,花香。  相似文献   

4.
瞭望     
《教育》2007,(11S):8-8
重提“穷人教育学”;“刷新”80后;国民阅读率果真下降了吗?;中国当代教育之改造;公民教育从“你”开始;  相似文献   

5.
《边城》一直被公认为沈从文文学成就的最高点,课本节选了《边城》的部分章节,并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小说全文”,“理解作者在文中对人类‘爱’字所作的恰如其分的说明”。语文教师们对这篇课文大都比较重视,但同时对文中所涉及的翠翠的爱情悲剧又觉得不好讲述。对中学生大讲爱隋吗?会不会误导他们呢?毕竟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对现实的深刻焦虑和对理想人性的追寻并存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焦虑使他不能不将作品的故事处理为悲剧的结局,将这座人性的小庙破毁;而追寻则使他竭力将“边城”理想化,使其成为具有中国乡土特色的伦理乌托邦.  相似文献   

7.
《边城》是沈从文先生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沈先生在谈及小说的创作动机时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享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而对小说创作的主旨,许多研究者作出了可贵的探索,有认为这是一篇关于翠翠成长神话的“成长小说”,有认为这是一部充满了“象征隐喻”的小说,有认为这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小说,也有认为是一部“隐伏着悲痛”的小说,  相似文献   

8.
何谓曲问?教《愚公移山》,为解词义而问:“‘孀妻’、‘遗男’各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是最常用的提问方式。特级教师钱梦龙却别出心裁:“这七八岁的小孩去移山,他父亲同意吗?”学生会笑答:“这孩子没有父亲呀!”在笑声中深刻理解了“孀妻”、“遗男”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一 ) 《边城》发表于 1934年 1- 6月的《国闻周报》。刘西渭曾称这是“一部 idyllic(田园诗的,牧歌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①小说的发表,颇具意味地回答着 1933年以来的“京派”与“海派”之争,实践着“艺术是独立的,却又原来是人性的”的“京派”文艺思想②。 作品自从它的诞生之日起,便成了评论界一个永远的话题。半个多世纪以来,《边城》始终是人们透视作者精神世界,解析作者作品底蕴的一个无法取代的窗口。面对作者笔下古朴、纯美的“边城”桃源世界,人们神往、礼赞,但又不免对沈从文的人生态度与文学理…  相似文献   

10.
1933年冬,沈从文怀着“乡下人”对理想人性重构的巨大忧患,怀着对农人和兵士不可言说的温爱,以“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浪漫派”的姿态开始动手创作《边城》。他希望通过《边城》给那些“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一种勇气同信心”(《边城·题记》)。  相似文献   

11.
《边城》是沈从文“用诗构筑的生命牧歌”,小说中的“茶峒”风光秀丽、人性纯美,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构成了沈从文的“理想国”。沈从文的笔何以能表现出如许的美(美丽的人、美丽的景、美丽的事和美丽的人性、人情)呢?沈从文又何以会借《边城》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呢?关于这一点我的看法是:一、抒写“乡下人”的乡愁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从那个充满质朴人性、富有诗意甚至带有原始情调的湘西走向大都市。他带着追求健康、向上人性的“梦”离开了家乡,而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让他失望。他在“窄而霉”书斋里努力地创作,可…  相似文献   

12.
虽然报考志愿的时候,“兰州大学”这几个字是我亲笔写上去的,可那会儿我压根儿就没想过等在我前面的果真是它。在南方长大的我,哪里敢想象去北方而且是大西北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呢?我的复旦呢?我被抛弃了吗?一通胡思乱想,连复读的念头都开始蠢蠢欲动了。  相似文献   

13.
<正>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教授在《要打中读者的灵魂》一文中说:"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思想、不同个性的人会对同一首诗产生共鸣,就说明了在他们身上存在着某种相同的‘频率’,这相同的‘频率’主要的就是人性——尽管人性在阶级社会中‘异化’为阶级性,但不同阶级间依然存在着共同的人性。"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正是因为表现了这种共同的人性,所以愈久弥香,而其中充溢的人性之美和潜藏的人性之悲则是《边城》独特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来自第一线的呼唤:愿望不仅仅是愿望──人才果真是个不可克服的难题吗?换个角度想想──“山还是那山,地还是那地”,人却不再是“那人”──“天生我才必有用”与“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人才资源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政府:助产士和摧生婆──青年:未来和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你最记得孔乙己的什么?”“《孔乙己》中的其他人最记得孔乙已的什么?”“《孔乙己》中的其他人真的记住孔乙己了吗?”三个层面,在三“记”之间探究“忘”与“看”的深刻内涵,一步一步真实再现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孔乙己是残喘在‘忘’与‘记’之间的苦人”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YYJ 《中文自修》2005,(5):40-40
看到“‘高处’真的‘胜不寒’吗”这个题目,我就不由得想起了一些往事。我是一个很乐于交友的女孩子,但却不善于经营身边的友谊。也许你会问:友谊还需要“经营”吗?以前的我一直认为,家庭,爱情,事业都需要经营,但友情也许不需要吗!  相似文献   

17.
读《水浒》,不可忽略最后一回即二百二十回关于宋江结局的描写。毛主席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宋江就是投降派的一面镜子。而《水浒》的作者歌颂和美化宋江,在最后一回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是作者寓意深长的呕心之作,也是这部宣扬投降主义的反面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有的评论者却为《水浒》的结局描写叫好,认为它是“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有力控诉”,也是“对宋江投降主义路线的有力批判”。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18.
姚佳彤 《小读者》2011,(8):25-26
以前我吃完饭.碗里总会剩下一些米粒。妈妈就批评我:“把那几粒米吃干净,不能剩。要懂得‘粒粒皆辛苦’!”我却总是不以为然.不就是几粒米吗?至于吗?但是上周的春耕却让我改变了这个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一、运用多元解读。训练发散思维。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材料说“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这正如古人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主题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正是文学作品多解性和丰富性的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多元解读,拓展思路,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如欣赏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可以借鉴余秋雨先生对作品的多重解读:一是大众化解读,即尽管是悲剧,但毕竟正义战胜了邪恶;二是问题解读,英明的李尔王为什么不把王位传给讲真话的女儿,却传给了讲假话的女儿?三是人性解读.人性只有到了最低位或最原始的时候才能回归吗?又如对《祝福》、《孔乙己》、《装在套子里的人》及《边城》的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20.
提起语文阅读,许多同学和老师都觉得这是个太老的话题,似乎没什么可谈的。其实不然。据笔者调查,半数以上的初中同学不明白为什么要学好阅读(他们只是说“为了应付考试”),为什么学不好阅读(他们只是回答“难学”“没意思”)。阅读果真只为应付考试?果真难学?果真没意思吗?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须知,阅读有“三境”,不入此境,难领略其妙处。 其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常有这种感觉,文章大意已明,自以为读懂,可老师一发问,却发现自己很难回答,许多问题似是而非,答不准,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