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文章研发了一种对辊破碎机,主要用于矿石破碎,包括辊筒支架、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其特点是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的外侧设置有清扫刮板,其优点在于在破碎机工作的同时对辊筒表面的粘附物料进行清理,这样不仅可以延长破碎机的使用寿命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发了一种对辊破碎机,主要用于矿石破碎,包括底座机架、辊筒支架、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其特点在于从动辊筒上设置有辊筒间隙调节装置,其优点在于该对辊破碎机易于调节且故障率低,这样不仅可以延长破碎机的使用寿命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发了一种对辊破碎机,主要用于矿石破碎,包括辊筒支架、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其特点在辊筒调节装置和后支架之间设置有保护弹簧,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可自动调整辊筒间距以保护辊筒,这样可以延长破碎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发了一种对辊破碎机,主要用于矿石破碎,包括辊筒支架、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其特点在于主动轴的第一轴承座与从动轴第二轴承座之间设置有挡料板,其优点在于该对辊破碎机可防止物料在工作时进入到导轨平面,使得导轨平面易于清理,这样不仅可以延长破碎机的使用寿命而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5)
颚式破碎机俗称颚破,又名老虎口,广泛运用于矿山冶炼、建材、公路、铁路、水利和化工等行业中各种矿石与大块物料的破碎。颚式破碎机主轴为偏心轴,为降低主轴磨损一般采用主轴加装轴套的方法。由于颚式破碎机的轴套为开式锥形轴套,安装轴套时一般使用锤击的方法对轴套进行紧固。本文通过分析某化工企业破碎机轴套安装方法的弊端,对传统安装方法进行优化,达到提高安装效率、降低作业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铁矿选矿区,液压圆锥破碎机是必不可少的生产破碎设备。液压圆锥破碎机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着铁矿区总体生产效率。本文主要简述了液压圆锥破碎机的工作原理,并依据设备现有运行状态从设备的机构性能、破碎圆锥部设计以及偏心套部设计三个方面浅谈了零件的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采场工程中,主要是通过一套溜井下矿、矿石破碎及胶带输送系统来进行施工的。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矿山溜矿竖井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8.
黎煜 《内江科技》2010,31(7):93-93
本文介绍了一种削匀机送料机构的改造设计方法。通过对送料机构两种新旧设计方案的比较,介绍了送料机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重点介绍了"料辊主动旋转"的送料机构设计。  相似文献   

9.
某破碎楼分别安装有两台电石破碎机和两台振动筛,在生产正常进行时,发现电石破碎楼有明显的振动现象,尤其是电石破碎楼的三楼非常明显。对该破碎楼进行了在破碎机和振动筛空载运行时引起破碎楼主体结构振动的现场振动监测,为处理电石破碎楼在设备正常运行时存在振动的现象提供相关技术评价依据,也为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型矿用破碎机齿辊结构设计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了破碎机齿辊部位的设计和新型筛分破碎的破碎形式及原理。通过对齿辊失效形式的分析,得出了新型筛分破碎机的齿辊布置方案以及齿辊的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1.
针对金矿选矿生产过程中破碎工段的生产工艺和控制要求,设计、开发并应用了破碎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了破碎设备连锁控制、圆锥破碎机挤满给矿控制和自动布料控制等功能。控制系统投入使用后撮高了生产设备的安全性,降低了碎矿的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尤喆  成金华  吴桐  王然 《资源科学》2020,42(8):1604-1613
中国是世界铁矿石第一进口国和消费国,然而长期以来面临着定价权缺失问题。通过定价机制改革,掌握铁矿石定价权是保障中国资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科学问题。文章以2009年铁矿石由长期协议定价机制向短期协议定价机制改革为参考点,采用以断点回归模型为核心的研究方法,选取2005年7月至2019年3月的相关月度数据,对铁矿石定价机制改革与中国铁矿石进口价格波动的因果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短期协议定价机制的引入与国内进口铁矿石价格波动密切相关,在短期内能有效抑制价格的大幅上涨,经测算,定价机制转型能够降低国内进口铁矿石价格6.06%~18%;②短期协议定价机制改革在短期不能抑制国际铁矿石价格;③在定价机制冲击铁矿石进口价格过程中,内生性因素影响较小。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建议应继续加大对短期定价机制的创新力度;发挥中国铁矿石短期定价机制改革的羊群效应,以协同增加同铁矿石供应商协商的议价权;针对国际市场变化情况灵活调整定价机制,强化在国际铁矿石市场的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13.
羊鼻山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是由前寒武沉积变质的铁矿床、石墨矿床和矽卡岩型白钨矿床构成的。铁矿床和白钨矿床中又伴生有能够综合利用的镓元素,由于对矿床的综合研究程度不够,铁矿床开采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了,镓元素始终没有得到综合利用,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近几年在羊鼻山矿床的南东延长带上又发现了寒葱沟铁钨矿床,而且正在勘查当中,其类型与羊鼻山矿床相同,应加强对矿床的综合研究。为合理开发、综合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社会收益,实现综合回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4.
郑旋律 《科研管理》2014,35(10):114-120
分别论述了PPH与PCT-PPH的审查质量控制机制,并将PPH与PCT-PPH的审查质量控制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PCT-PPH的专利审查质量控制机制较PPH而言,不仅不会给申请人施加过多的风险和信息搜索成本,而且更易消除专利制度差异性对审查质量的影响。因此PCT-PPH可以更为有效地提升国际专利审查信息共享的申请人参与率。  相似文献   

15.
西藏矿产资源远景评价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藏成矿地质条件优越 ,其独特的地质发展历史和成矿作用过程 ,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矿床类型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该文综合近年来在西藏开展的地质大调查工作的最新成果 ,在对各成矿带的主要矿床类型和优势矿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的基础上 ,根据资源找矿潜力 ,把西藏划分为 2个Ⅰ级矿产资源找矿远景区和 6个Ⅱ级矿产资源找矿远景区 ,指出位于西藏一江两河经济区的冈底斯南缘铜 -金 -多金属Ⅰ级远景区和藏东三江地区的江达 -盐井铜多金属、贵金属Ⅰ级远景区是西藏 2个最为重要的矿产资源远景区 ,尽管目前西藏地区尚属中国西部地质工作程度最低的地区之一 ,但其巨大的资源找矿潜力为西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镍钼矿特性,以及镍钼矿在加压氧化浸出过程中的原理和后续工序操作条件,探讨工艺技术改进。重点叙述加压氧化浸出化学反应原理等,并提出控制镍、钼分离的方法及清洁生产应注意做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东彪 《大众科技》2014,(7):250-251
面对目前铁矿石纷繁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我国尚缺乏有效的战略保护和协调机制,缺乏基础性的综合质量信息平台,在进口铁矿贸易中,我国常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使国家经济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国内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为此,开发进口铁矿石信息系统,通过全面收集、统计、整理和分析进口铁矿质量检验和贸易信息,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功能完备的浏览和查询,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评价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国内铁矿资源禀赋的约束,中国高度依赖进口铁矿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为了保证中国铁矿资源的供应安全,已有研究重点从中国铁矿石资源供需、贸易或定价的某一维度深入分析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较少同时考虑供需、贸易和定价的综合性供应风险,相应地缺乏多维主体的铁矿石供应风险综合治理措施。本研究采用BGR-VW方法,基于2000—2015年中国铁矿石时间序列数据,从当前市场风险、资源风险、政治风险、市场权力、未来供需趋势等5个方面对中国铁矿石供应资源供应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风险主要存在于资源和政治风险,综合风险等级处于紧张状态。最后,本文以实现铁矿石资源可持续供给为最终目标,从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多维主体分别提出相应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于娱  马代鹏  王贤梅 《资源科学》2022,44(10):2006-2021
铁矿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生产和消费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铁矿国际贸易网络韧性对保障未来铁矿供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铁矿上下游5大类产品,构建国际贸易网络,从静态和动态(中断模拟)两方面对网络的韧性进行测度,并对5类铁矿产品网络中全球20大经济体的抗干扰性水平进行测度和层级划分。结论表明:①铁矿石和块矿贸易网络综合韧性水平较低,废钢贸易网络综合韧性水平中等,钢材和生铁贸易网络综合韧性水平较高,说明产业链上游的铁矿原材料贸易网络韧性低,受到外界干扰后网络受到的影响大;而产业链中下游的铁矿产品贸易网络韧性高,受到冲击后的影响小。②在铁矿石、块矿、生铁和钢材贸易网络中,中国的节点抗干扰性水平表现较强,处于第一层,但在废钢贸易网络中处于第二层,因此需加强对废钢产业发展的重视以逐渐提升其抗干扰水平。本文结论对保障全球尤其是中国铁矿产品供需安全、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矿山表外资源可利用性技术经济分析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中国森林植被的时空变化,该文在遥感技术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中国5年来森林植被动态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通过空间分析,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空间差异分析,流失流向分析以及重心迁移分析,对森林植被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