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阮桦  谢雪珍  叶有明 《大众科技》2012,(1):182-183,191
利用锡废渣合成锡酸钾,经浸出条件试验,得到最佳锡浸出条件为:10 mol/L盐酸,共浸出三次,每次浸出6h。锡酸钾合成最佳条件为:中和温度为20~25℃,中和PH为2.5,得到的α-锡酸用去离子水洗涤时,需调节洗涤混合液的PH为2.5。该工艺流程短,方法简单易行,产品直收率可达到97%以上,锡金属损失少,项目设备投入少,易于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农志民 《大众科技》2014,(9):132-133
文章主要阐述凤凰矿业分公司主选流程摇床尾矿进入低锡系统再次扫选进行回收锡石的生产实践,指出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适应生产要求的问题,并介绍了对该低锡系统生产进行的一些技术改造实践,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该系统锡的回收率提高了0.46个百分点,实现了提高企业选矿技术指标的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3.
“湖南锡田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勘查”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07年批准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所属计划项目为“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调查评价”,是2002~2007年度实施的“湖南诸广山-万洋山地区锡铅锌多金属矿评价”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简称诸-万项目)的延续,项目工作主要包括1/5万矿产地质调查、矿区评价、勘查示范、靶区验证、综合研究等五个方面。其中,勘查示范工作在“五方协议”重点勘查区“湖南省茶陵县锡田矿区锡矿普查”项目探矿权范围内开展,由湖南有色锡田矿业有限公司出资,累计投入勘查经费约5000万,工作起止时间为2008年至2011年,勘查单位为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一六队。  相似文献   

4.
锡膏印刷是SMT工艺的重要环节,锡膏印刷的质量直接影响SMT的质量。本文从网板、锡膏使用、PCB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也对锡膏印刷后的检测进行了讨论,对提高锡膏印刷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极谱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分辨率并且干扰少,得到了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应用,在实际的分析中,锡含量的测量下限已经能够达到ppb数量级。本文详述了示波极谱仪在锡的极谱分析中的应用及其测试精确度,分析了锡在不同体系中的极谱特性,并列举了目前常用的锡的极谱分析方法的概况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刘燕 《大众科技》2012,(1):116-117,120
针对细泥锡精矿二氧化硅含量高的问题,为了降低二氧化硅含量高对锡冶炼处理过程的影响,进行了锡精矿脱出二氧化硅的正反浮选对比试验研究。反浮选试验获得指标:锡精矿产率52.64%,锡品位41.41%,回收率86.15%,锡精矿含二氧化硅4.13%。正浮选试验指标:锡精矿产率54.26%,锡品位36.82%,回收率78.93%,锡精矿含二氧化硅12.37%。  相似文献   

7.
白堂谋  廖理 《大众科技》2014,(9):122-123
锡火法精炼系统加硫除铜产出的硫渣(铜渣)含有较高杂质铜,为了减小杂质铜在锡系统的循环,通过将硫渣焙烧、浸出的工艺实现杂质铜在锡系统生产过程的开路,综合回收有价金属铜。  相似文献   

8.
在孔府馆藏文物中,锡餐具文物占据饮食餐具文物的很大比例,这足以看出衍圣公府对锡餐具的钟爱,本文通过对锡餐具的历史、使用情况、形态等方面入手,窥探馆藏锡餐具文物与孔府菜之间的相互成就。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校电子实习教学中所使用的搪锡锅故障率高,浪费大,存在事故隐患,从安全节约的角度出发,对其应进行必要的改造,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本文提出了一种搪锡锅改造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用反射炉吹炼从铅锑合金中富集锡的方法,在吹炼过程中添加碱性试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以及转炉中二次富集锡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农业污水灌溉对石家庄市近郊灌区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如何在水资源匮乏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污水不仅是一个资源再生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保护环境,使区域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石家庄市近郊具有几十年污水灌溉历史的典型灌区的地下水进行了采样分析,评价了华北平原区农业污水灌溉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首先,简要回顾了各国污水利用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了有关使用城市污水灌溉的利弊。然后,在对比确认污水灌溉对地下水的补给效果的基础上,基于电导率、硝酸根以及溶解氧浓度的测试结果,分析了污灌区地下水的水质变化特性。在污水灌溉区的硝态氮浓度很高,分布在35mg/l~130mg/l范围内,井深小于40m的井水的硝酸根离子浓度超标率为100%。而在用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地区,硝酸根离子浓度都在35mg/l以下。此外,经过长期污灌的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已从原有的重碳酸硫酸钙(钙镁)型水演变成了重碳酸氯化钙(钙镁)型水,矿化度也比较高。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城市污水来源是连续的,而农作物需水是有季节性的。在作物非生长期,污水很容易进入地下水。这可能是造成长期利用污水灌溉的地区水化学性质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张琳  王建玺 《科技通报》2012,28(4):153-155
通过对上下文建模、层次化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建模和仿真,对上下文感知计算在天平山景区的智能导游系统进行建模研究。通过功能扩展,实现状态数目和建模复杂度地降低。最终充分节约了设计中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能独立地对所涉及的诸多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经济集聚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环境质量,为探讨经济集聚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效应,本文基于2003—2017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等方法,考察经济集聚与工业废水排放的空间分布与聚类状况,解析经济集聚对工业废水排放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并验证其门槛特征。结果表明:①经济集聚、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均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长三角地区经济集聚与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多呈现“高-高”型聚类,长江上游地区多为“低-低”型聚类,且保持较为稳定的态势;而工业废水排放强度的聚类状况则呈现出较大差异;②经济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抑制工业废水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较为显著,集聚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二产占比和交通便利度提升会对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产生正向影响。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对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排放强度却有抑制作用;③经济集聚对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当经济集聚度跨越门槛值后对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的抑制作用均有所减弱。最后,建议在促进经济集聚过程中应充分关注空间因素及其独特特征,针对工业废水减排可同步实施区域内针对性治理和跨区域协同治理的策略举措,切实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BF-20浮选机特点,分析其对液位控制系统的要求,开发了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并在广西华锡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运行。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是浮选机可靠运行的有力保障和提高选别指标的有效手段。控制误差在1.03%以内。  相似文献   

16.
陶媛  慕江容 《大众科技》2014,(9):117-119
介绍了镉废水的污染现状,阐述了广西矿物含镉的走向,分析了锌铟冶炼企业镉废水污染源的产生途径,归纳了锌铟冶炼企业镉废水污染源清单。  相似文献   

17.
从“水—能—碳”关联视角开展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研究,有助于揭示污水处理系统中资源的流动、投入过程与碳排放的内在关系机理,并可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低碳运行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基于“水—能—碳”关联的角度,构建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以郑州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评估了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不同环节的碳排放,并对各环节碳排放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中,直接碳排放占主导地位,间接碳排放中的能耗和物耗碳排放占比较小;②吨水CH4排放和吨水N2O排放主要受污水处理量和进出水水质浓度(BOD浓度和TN浓度)的影响;③吨水能耗碳排放和吨水物耗碳排放均有呈规模效应的趋势;④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不同环节碳排放受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量、运行工况、进出水水质要求、回用水处理率和能源消耗类型等因素影响。因此,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资源输入和流通过程的综合管理,推动水、能节约和碳减排的协同对于污水处理系统的低碳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潮州市厚婆坳矿区是一个铅、锡、银矿查明资源储量均达大型,锌矿达中型的矿区。四个区段中的南区仅达到普查阶段,该区查明的铅、锌矿资源储量仅为全区的1%,锡矿不到10%,据南区现有资料与其余三区对比分析,认为其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将改性硅藻土作为吸附剂用于处理印染废水,设计实验考察改性硅藻土用量、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印染废水中色度和CODcr的去除率的影响,并确定了改性硅藻土吸附印染废水中色度和CODcr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最佳吸附条件为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0.8~1.0g/L,pH值6—9,室温条件下,处理时间为60min。处理后的印染废水中色度和0.8~1.0g/L浓度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彭靖里  张勇  可星 《现代情报》2010,30(6):16-19
针对当前新产品开发外部信息和知识利用理论研究,以及国内技术竞争情报(CTI)在产品创新过程应用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从研究产品创新及类型与CTI的关系入手,运用历史追溯描述性案例分析方法,对云南锡业集团公司在无铅焊料新产品研发决策中的CTI应用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了造成企业CTI活动在产品创新中应用的规律和失误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