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课程要求我们中学教师必须角色转变,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教师。为达此目标,校本教研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但现实是,一些学校的校本教研华而不实,难以长久有效地开展下去。究其原因,除中学教学负担重、升学压力大、学校“虚假”教研外,教师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要求中学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要求教师自身是一个“研究者”,因此,中学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它是中学教师成为“研究者”和进行专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简要阐述了中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构建充满活力的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课堂教学正在逐步兴起,渐成燎原之势,因此,中学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需要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依据中学教师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素质特征,可以将教师划分为四个类型,即表演型、应试型、竞赛型和学者型,其中,学者型教师的特点是"善于研究,善于发现,善于探索,有著书立说的意识,在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构建充满活力的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课堂教学正在逐步兴起,渐成燎原之势,因此,中学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需要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与业务水平.依据中学教师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素质特征,可以将教师划分为四个类型,即表演型、应试型、竞赛型和学者型,其中,学者型教师的特点是“善于研究,善于发现,善于探索,有著书立说的意识,在学术上有一定的研究水平,在刊物上经常有文章发表……”,这种类型应当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5.
高校引领的校本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是以中学为基地,中学教师与高等院校的专家、教师通过长期合作进行的、以课例为载体的、帮助中学教师逐步实现教师→教育者→研究者→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通过高校文化与中学文化融合,创建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文化和学习研究型学校文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和环境;通过高校教师的专业引导——专题讲座、工作坊、多维度课堂观摩与讨论、同伴互助、教学行动研究、教学反思等及时诊断出中学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帮助英语教师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需求、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促进教师创新意识、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发展等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导、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教学效能感是信息时代一项重要的职业心理特征,是教师对自身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与学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能力的主观判断。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大力实施的背景下,本研究从心理学的视角对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测量进行了尝试性探究,编制了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量表,将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ITE)分为信息化"教"的效能感(EII)、信息化"学"的效能感(EIL)、信息化"自我发展"的效能感(EISd)三部分,且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可靠性分析的结果显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适合测量中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研究不仅是提升职业能力、提高上课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改变自身劳动状态、释放教学智慧,因此从教育科研的实际出发,教学科研实在化、校本化,合理评价教学科研,才能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师自己的教学人生,提升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校根据"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治校方略,以新课改的理念为中心,把校本教研作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渠道.我们意在实践研究中逐步构建新的校本教研框架,从而有效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实现教师的自主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努力建设符合学校实情的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机制.  相似文献   

9.
贺文慧  李光龙 《高教论坛》2012,(4):71-73,86
科研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任务,也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基于实证调研的结果表明,教研型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遭遇到来自于学生、教师、管理者、社会需求以及教育体制等多方面的阻滞。因此,教研型高校要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必须从认识更新、教师自身能力提升以及工作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入手,构建适合教研型高校发展要求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科研能力是中学教师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从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中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分析中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并从明确教育研究的定位与教师个人发展目标,转变传统观念、提高科研意识,营造教育科研的氛围,健全科研奖惩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科研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们对中学教师实施继续教育的培训,主要在于更新教师们的知识和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因而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际上这是一种“治标”的做法。如果从“治本”的角度来考虑,也就是着眼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新世纪全面素质教育需要的话,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应重在加强教师们的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培养。在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全过程中,必须把努力提高中学教师们的教育科研能力作为一个根本性的任务来对待。   那么,继续教育应当如何加强教师们的教育科研能力呢?笔者在参与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中,逐步摸…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1.立足教学实际,走适合的校本教研之路中学历史教学开展校本研究必须立足以下现实:一是中学教师的研究能力;二是学校的教研资源;三是教育教研的时间。中学教师绝大部分是大  相似文献   

13.
从农村中学教师对于语文基础教学的执行能力开始分析,对教学目标进行正确的规划和认识,对如何提高农村中学教师课堂教学中课堂执行能力进行简要的阐述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几个要点。从本质上分析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执行能力提高方向,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等,教师自身应该做到哪些,如何提高自身的教学执行能力等。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教师教研交流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改发展、提升学校实力具有重要影响,但在以毕业率和升学率为指标的背景下,中学教研交流活动欠缺。通过向渭南市八所中学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教师教研交流情况,发现目前中学教师教研交流还存在规模小、次数少、形式单一等问题,这与学校和教师对教研的重视程度和开展形式有关。因此,要想推动学校的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水平,就要尽快提升中学教师教研交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山西省不同层级的15所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表现水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能力表现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教学背景分析能力、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教学方法设计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成果评价能力、教学媒体设计能力,其中,中学教师的教学媒体设计能力有待提升。同时,受性别、教龄、职称和学历的影响,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和特点。提升中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需要搭建教师互动平台,建立教师学习空间,落实教师学历提升计划,特别是要强化教师教学信息化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构建充满活力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正在逐步实施,中学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不再是“权威型、稳定型、单一型”教师,而是“反思型、创新型、综合型”教师,由此引发广大中学教师投身教育实践、从事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7.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从工作方式、研究内容和工作条件等多元化视角来研究是一种趋势,就农村中学教师而言,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展校本教研,探索特色化专业发展道路问题等需要讨论,以期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尽快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教师行业专业化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仅仅依靠专业学历达标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对于这些专业学历达标的教师,还必须补上教学法、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思想观念这些课程,还需要更新观念、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增强反思教学和进行行为研究的能力。这就要求中学教师学习研究的工作重心不能只注重学历提高,还应该将重点放在中学教师学习能力的切实提高上来。这就是说,中学教师学习研究模式应发展为学  相似文献   

19.
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必需的动力.但是,在基础教育地位逐渐提升,素质教育与中学应试教育还在较力,中高考还在着重指挥学校教育教学的今天,中学教科研工作依然难以推进,其主要阻力是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对教科研认识模糊,以及实效性评价导向缺失.文章通过对升学质量制约下的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观和以关注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点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探讨,以及对中学教科研现状的分类分析,就中学教科研及教师专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义务教育进入由普及到提高的新阶段,要求教师由过去的"教书匠"向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转变,即教师要在讲好课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教材研究和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然而,教学研究一直被教师认为是高不可攀的,更不知道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