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审视明清艳清小说中的"痴婆子"形象。"痴婆子"形象的大量产生是明清文化传播者在其中推波助澜的结果,文化传播者即明清书坊商的介入使小说创作商品化,所以"痴婆子"们的"痴"是小说创作"商品化"的产物,并非真正地以明清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为原型,因此从这些"痴婆子"类型的女性形象来研究明清女性性心理或者个性等方面应当要甚为谨慎。  相似文献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是保藏有1000余万件明清档案的中央级档案馆,另附设"全国明清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根据国家档案局授权,承担指导县级以上国家档案馆所藏明清档案资料的标准化著录和建立全国明清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的职能.在此基础上,"一史馆"数字化工程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内的存世明清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并完成本馆所藏全部档案的数字化,使其在保管、利用、交换、传播等方面全面实现信息化.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0月14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北京签署明清时期"一带一路"档案编研出版工程合作框架协议。国家档案局副局长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胡旺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出席签约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署协议。胡旺林表示,明清时期"一带一路"档案编研出版工程,是一史馆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积极探索"一带一路"档案多层次开发利用方式,适时启动的大型档案文化工程。该项目旨在通过系统整理和公布明清时期中国与丝路沿线区域交流交往的档案史料,突出反映明清时期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  相似文献   

4.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一部载录明清进士的索引工具书,但亦有误处.本文试就"倪惟善"等条对其进行订补.  相似文献   

5.
"八千麻袋事件"的发生以及后来的屡屡叙述,使世人明晓了20世纪20年代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几经易手、碾转于官私之间的过程。此后,明清档案仍经受了颠沛流离的苦难。虽然学界略有提及,但却未对此详加阐述,业界尚不能窥其全貌。今据相关史料对民国时期内"八千麻袋事件"后明清档案散落和迁移的经过作一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明清家具的收藏热持久不衰。在北京,在上海.一些人将明清家具搬进了新居——一时间。老家具成了新时尚。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满心欢喜用来营造文化氛围及等待升值的"明清家具"竟是些赝品.仿品!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 古代出版史不可轻视明清 刘光裕(以下简称"刘"):这些年,章宏伟致力于明清文献与明清出版史,年年推出新作,<故宫问学>只是其中一部分,大概是成果最丰者之一.如今,明清出版史不受学界重视,研究者不多.章宏伟坚持明清出版史研究,埋头苦干,成绩喜人,颇有示范的意义.他的研究成果表明,明清出版业之发达,超过两宋,更超过汉唐,所以我说:"明清是中国古代出版的鼎盛时期."下面,联系宏伟研究成果讲两个例子.其一是明代著名出版家毛晋.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正《历史档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独家专门公布明清档案文献、刊发明清史学论文、探讨明清档案业务的学术期刊。现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最受海外读者喜欢分类排行文化类期刊。本刊辟有"档案史料"、"学术论文"、"专家论坛"、"史苑杂  相似文献   

9.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7月19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开馆。新馆馆址为北京市东城区祈年大街9号,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一座集明清档案保管保护、利用展示、研究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档案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历史学习与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展示珍贵明清档案及明清档案事业发展历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新馆开馆时同步推出3个基本陈列,分别是"兰台翰墨家国春秋——明清历史档案展""盛载千秋——明清档案装具陈列展""守护国家记忆传承民族文脉——明清档案事业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绘画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将研究工作与博物馆的展陈主业结合起来,2019年12月3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主办、馆书画研究所承办的"以形写神:明清肖像画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古代绘画领域的会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期待。来自全国各地文博界、高校以及相关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馆藏为基础,围绕"明清时期肖像画研究"主题,就明清肖像画研究中的学术热点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与交流,圆满完成了各项既定议程,同时为馆藏研究、陈列展览以及博物馆发展等多角度、全方位献计献策,会议成果代表了目前明清史肖像画研究的最新水平。  相似文献   

11.
征稿启事     
正《历史档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独家专门公布明清档案文献、刊发明清史学论文、探讨明清档案业务的学术期刊。现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东西方著名的商贸通道,是沟通中外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学界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既广且深,然而对明清时期丝绸之路的研究却一直略显薄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巨量明清丝绸之路档案揭示:明清时期的陆上丝绸之路分为四条线路,即东面过江之路、南面高山之路、西面沙漠之路、北面草原之路;明清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分为四个方向,即东洋之路、南洋之路、西洋之路、美洲之路。明清国家记忆告诉我们,明清时期的丝绸之路并没有中断,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直在延续和伸展;明清时期的丝绸之路并不限于传统的两条经典之路,而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八条线路。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档案勾勒了历史与现实相通的时空走廊,这是"一带一路"宏伟倡议的历史依据和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正《历史档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独家专门公布明清档案文献、刊发明清史学论文、探讨明清档案业务的学术期刊。现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  相似文献   

14.
判词在我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花判"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而明清"花判"又是我国古代"花判"制作的一个鼎盛时期,后人评价其为"兼蓄唐宋、文情并茂"的文学佳品.本文从语言特色、框架结构、逻辑推理等方面对明清"花判"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汉字阅读的特点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从甲骨金文时期到明清两代的阅读史,区分了神谕时代、圣人时代、史官时代、诗人时代和小说家时代的各自特点,从而总结出明清以前从"神性"阅读主题到"人性"阅读主题的变迁。这在阅读史研究上是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上半叶,中国正处于明清两代王朝"山河变色"的时刻,为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明清双方都不计代价地招募和雇佣外籍士兵,使这场国内战争具有某种国际化的色彩。为报万历皇帝复国大恩朝鲜军民废黜背明国王  相似文献   

17.
徽商"贾而好儒",热衷书籍出版,为明清书籍出版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儒"的追求,培育了文化自觉,他们不仅热衷书籍收藏与出版,还资助官府和士人的书籍出版。此外,他们编印出版商业书,极大地推动了明清商业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8.
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是档案信息载体从传统纸质转化为数字影像,再到模拟影像的二次转换过程.本文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实践,阐述了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质量管控的基本内涵、运作原则、主要程序和工作方法,以期促进珍贵档案资源的开发,避免经多种介质转换后的备份档案信息失去应有效能.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正《历史档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独家专门公布明清档案文献、刊发明清史学论文、探讨明清档案业务的学术期刊。现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最受海外读者喜欢分类排行文化类期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正《历史档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独家专门公布明清档案文献、刊发明清史学论文、探讨明清档案业务的学术期刊。现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最受海外读者喜欢分类排行文化类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