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TC4钛合金试样拉伸疲劳断裂宏观试验结果、相应的断口和卸载表面观察分析研究,发现在试样断口上有明显的河流花纹走向、韧窝和韧性条带特征.其断裂机理是疲劳拉伸载荷作用下,在应力值比较高时一些沿层裂纹开始出现并扩展,同时微孔长大形成韧窝,并最后导致了材料断裂.  相似文献   

2.
应用材料破坏分析软件MFPA2D(Material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模拟了平面应力下双向应力比不断变化条件下脆性材料的不同破坏失稳过程,以玻璃为例,重点研究了玻璃在复杂应力状态下不同双向应力比对脆性材料裂纹扩展和断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纹失稳扩展时的应力强度因子值随着双向应力比的升高而升高.该结果证明双向应力确实对脆性材料的断裂韧性有影响.通过将理论分析得出的应变失效准则与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及试验结果的比较研究表明,应变失效准则作为脆性材料在双向应力下的断裂准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减缓由于碳纤维与碳化硅基体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的微裂纹的产生,同时采用了C、SiC纤维作为增强体,通过有机前驱体浸渍裂解法(PIP)制备了(C-SiC)f/SiC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中纤维排布方式以及基体相组成。研究发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复合材料中各相的存在形式。从复合材料抛光面分析可以发现,在纤维束交错处存在束间基体聚集区域。复合材料基体主要由具有不同衬度的两相组成,分别是由含纳米SiC粉体浆料裂解产物和有机聚合物前驱体(PCS)裂解产物。PCS裂解产物主要呈带状,分布在浆料裂解过程中形成的裂纹和微孔中。  相似文献   

4.
将动态焦散线方法与高速摄影技术相结合,研究了低速冲击载荷作用下3种异型夹杂(方形夹杂、圆形夹杂和三角形夹杂)与基体裂纹的相互作用.通过记录不同夹杂情况下裂纹尖端自起裂到贯穿的动态焦散斑图,分析了Ⅰ型裂纹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KdΙ和裂纹扩展速率v与时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形状的夹杂会对裂纹尖端产生不同的阻裂效果,其中方形夹杂阻裂效果最明显;裂纹尖端焦散斑的畸变程度受到试件中夹杂形状的影响,圆形和方形夹杂对裂尖焦散斑畸变影响程度较大;三角形夹杂试件在裂纹扩展过程中裂尖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值普遍高于圆形与方形夹杂试件,3组试件在断裂过程中裂尖由于受到反射波的扰动,其扩展速度、特征尺寸和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值均呈现一定的波动性.研究结果为含异型夹杂构件的强度设计及抗冲击性能评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等离子喷涂涂层显微组织图片构建有限元模型,准确反映孔洞、裂纹等缺陷在涂层中的实际分布特征。利用LS-DYNA有限元方法计算拉伸过程中涂层内部的应力变化,以最大主应力作为涂层材料的失效判据,模拟裂纹萌生、扩展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喷涂过程中在陶瓷层内形成的横向主裂纹尖端是拉伸过程中裂纹扩展的萌生点,裂纹在扩展过程中与原有缺陷相互作用使得扩展的裂纹发生了分叉以及偏转,真实再现了裂纹扩展引起涂层失效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在相同的反复张力下,研究V形切口圆条表面裂纹的疲劳扩展规律。研究方法:1.构建V形切口圆条模型(图1),基于线性二次元将模型表面离散成一个个网格点(图2);2.以AZ-6A-T5镁合金为例,利用J积分计算应力强度因数,利用NASGRO裂纹增长率模拟裂纹的疲劳扩展;3.通过研究不同的裂纹纵横比和对应的应力强度因数之间的相关性来研究裂纹的扩展。重要结论:1.在裂纹扩展时裂纹纵横比的初始值对断裂形状的发展有重要影响;2.裂纹纵横比对疲劳负荷寿命的作用比缺口半径更加明显;3.当裂纹前缘演变成一条直线形时可观察到不稳定的裂纹扩展;4.裂纹深度一定时,断裂纵横比越小,疲劳负荷寿命越短;5.当裂纹纵横比为0.6-0.7时,出现了不稳定的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7.
直升机结构设计的损伤容限分析,需要使用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性能。在总结传统疲劳裂纹扩展曲线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四参数全范围da/dt曲线公式。根据断裂性能测试标准,分别实验测试了直升机桨叶根部材料断裂韧性K1C,3个应力比下的裂纹扩展门槛值ΔKth和裂纹扩展速率da/dt;然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分别得到了断裂等寿命曲线和四参数全范围da/dt曲线公式的参数估计式;最后,将此公式运用于不同应力比下的裂纹扩展速率试验数据,拟合得到该材料四参数全范围da/dt曲线公式。  相似文献   

8.
Q550D高强板在进行室温拉伸试验后,断口出现分离缺陷。通过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对其断口及分离面的微观形貌、分离裂纹末端及远离裂纹的断口横截面组织及亚结构等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拉伸变形前,组织为贝氏体+碳化物,部分晶界及碳化物周围有位错塞积,但不存在裂纹。拉伸变形时,贝氏体晶界及亚晶界呈链状分布的大尺寸渗碳体颗粒附近的位错塞积引起应力集中,形成微裂纹及孔洞;同时,拉伸断口的颈缩变形引起垂直于拉伸轴方向产生新的拉应力,导致微裂纹及孔洞在拉伸轴方向优先扩展形成裂纹;这两者成为产生分离缺陷的主要原因。分离裂纹的长度与裂纹扩展时的应力状态及组织变形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利用数字式高速摄影与透射式动态焦散线光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含异型双夹杂三点弯曲梁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断裂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裂纹扩展过程中,裂纹扩展速度v经历了波动性增大再减小的过程;在裂纹扩展至夹杂中间区域过程中,圆形双夹杂对裂纹的阻裂作用最强,三角形双夹杂和正方形双夹杂的阻裂作用较弱;裂纹在距离夹杂较远处向夹杂扩展过程中,裂尖应力强度因子波动性增加;当裂尖靠近夹杂时,其裂尖应力强度因子达到最大值.当裂纹扩展超出夹杂所对应中间区域,裂尖应力强度因子出现波动性降低趋势.研究成果为含异型夹杂结构的强度评估及断裂分析提供实验依据及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其粗集料骨架及细观介质成分(FAM)等内部结构组成的差异又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纤维因其优异的物理力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能,为了有效表征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瞬时损伤演化并评估其断裂特性,开发了一种新型测试方法,通过原位动态拉伸(ISDT)试验对沥青混合料细观损伤断裂性能进行表征。为了研究纤维沥青混合料细观损伤与宏观断裂性能之间的关系,设计添加和不添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宏观半圆弯拉(SCB)及细观ISDT试验,定义荷载-位移曲线的特征参数表征其抗裂性能,并实时观测细观裂纹密度扩展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和FAM的断裂能和断裂韧性有相当的增加趋势,且沥青混合料及FAM的裂纹萌生及扩展存在滞后效应。因此,ISDT试验是评价纤维沥青混合料细观损伤断裂性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The main thrust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 powder in enhancing the durability of short GFRC materials. Accelerated aging of the materials was achieved through low-pressure steam curing in a moist chamber. Th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GFRC were measured by the direct tension test, which showed that incorporation of PVA powder into GFRC could improve its mechanical behaviour and turn it from brittle to ductil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tensile strength enhancement, the fiber-matrix interface was examined by polarizing optical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analysis (EDAX). It was found that PVA powder tended to migrate to the fiber-matrix interfacial zone and thus prevented the accumulation of calcium hydroxide in this area. PVA film around the fiber resulted in a more ductile interfacial microstructure and better bonding between fiber and matrix, which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enhancing the tensile property and preventing the aging of GFRC. Furthermore, PVA powder reduced the microhardness and brittleness at the interface.  相似文献   

12.
玄武岩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在增强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方面的作用,首先通过马歇尔试验与车辙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与纤维掺量.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3%,最佳沥青用量为4.63%.然后通过高温稳定性试验、水稳性试验及低温抗裂性试验对不添加纤维、添加玄武岩纤维、添加聚酯纤维以及添加木质纤维情况下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对无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纤维沥青混合料提高了最佳沥青用量,其车辙动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低温抗裂强度等均得到了一定提高与优化;在保持最佳纤维掺量的情况下,玄武岩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得到明显的提高,且其增强作用优于聚酯纤维和木质纤维.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改变碳纤维在混凝土中的掺量,探讨碳纤维对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基本没有影响,但对混凝土劈拉强度的影响较显著。当碳纤维掺量为0.08%时,劈拉强度可较素混凝土提高43.3%。同时碳纤维还可明显改善混凝土试件的破坏形态,使试件裂而不碎。  相似文献   

14.
Through the experiments of 7 T-section composite beams, steel fiber reinforced self-stressing concrete (SFRSC) as the composite beam in the composite layer was studied under the hogging bending. The tests simulated composite layer tensile strain under the hogging bending of inverted loading composite beams, giving the relationship under the different fatigue stress ratios between fatigue cycles and steel bar’s stress range, crack width, stiffness loss and damage, etc., in composite layer. This article established fatigue life equation, and analyzed SFRSC reinforced mechanism to crack width and stiffness lo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FRSC as the composite beam concrete has excellent properties of crack resistance and tensile, can reinforce the fatigue crack width and stiffness loss of composite beams, and improve the durability and in normal use of composite beams in the hogging bending zone.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如何控制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外温差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指出在水泥中加入纤维可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控制基体中微裂缝的形成和发展,结合某工程混凝土抗裂安全度计算,提出采用掺入杜拉纤维方法来防止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采用坍落扩展度试验和V型漏斗试验对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了检测,并对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用JSCE—SF4方法对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弯韧性进行评定,比较分析了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有降低,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韧性均明显提高,聚丙烯纤维能够有效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弯韧性。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 Ceramicmaterialsareincreasinglyutilizedinstruc turalapplicationswhereharshenvironmentisencoun tered .Theirlowdensity ,highhardness,thermalsta bility,andcorrosionresistancemakethemtoplayanimportantroleinengineeringapplications.However ,cerami…  相似文献   

18.
为了分析研究焊缝、热影响区、母材的损伤容限性能差异,对TA15钨极氩弧焊焊缝、热影响区和焊接母材分别进行了断裂韧度试验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焊缝、热影响区、焊接母材的断裂韧度值差别不大;三个应力比下(R=0.5,0.06,-1)氩弧焊热影响区裂纹扩展速率均较母材及焊缝的稍高,这种现象在正应力比下的低速扩展区更明显些;焊缝裂纹扩展速率一般稍低于母材。  相似文献   

19.
以α-SiC和BaAl2Si2O8(BAS)为原料,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SiC基复合材料.研究了添加剂对液相烧结SiC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化、显微组织、抗弯强度及断裂行为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剂BAS有效促进了SiC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化.40wt%BAS/SiC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高达454MPa和5.1MPa·m^1/2.复合材料的主要增韧机制为SiC晶粒的拔出、裂纹偏转和裂纹桥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