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哲学根源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19世纪中后期的非理性哲学与唯意志哲学、20世纪初的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哲学.人文主义心理学脱离哲学之后,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脉络与流派,分别是早期的意动心理学、中期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后期的积极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学等.这些派别在共同的人文核心上提出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路线、研究内容,促成了一个心理学的人文主义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从存在主义出发,运用现象学的方法来探讨“教育存在”问题。全文礤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方法;第二部分概括了存在主义认识论及其价值观;第三部分基于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对个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结构作一解剖;第四部分则是用现象学的方法阐明笔者关于教育存在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是现代西方教育流派中的一个比较有影响的派别,它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60年代时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广泛流行起来,70年代以后逐渐走向衰落。存在主义教  相似文献   

4.
存在分析学即存在精神分析(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于欧洲,五六十年代发展于美国和英国。早期的主要代表是瑞士著名精神病学家宾斯万格、鲍斯和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兰克尔,后期的代表中以美国的罗洛·梅、布根塔尔和英国的莱因最为著名。存在分析学是存在主义哲学与精神分析相结合的产物。具体来说,存在分析就是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哲学为理论基础,以精神分析为技术前提,  相似文献   

5.
教育组织现象学范式是一种有着重要影响的主观范式论,这种范式关注组织中人的存在,强调组织的可理解性与组织的建构性,认为组织是人的意志与价值的体现。古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与存在主义、历史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哲学思想都影响着这种范式的产生与发展。建立在这些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上,教育组织现象学范式对实证主义、理性主义以及结构功能主义展开批判,并构建出人本性、道德性与理解性的全新组织观。  相似文献   

6.
阿尔弗雷德·舒茨是20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将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引入社会学,并成功用于改造韦伯的解释社会学,从而开创了现象学社会学这一理论流派.由于方法论与方法不仅是社会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建立的根本和基础,因此,作为对20世纪中期以后社会学理论影响很大的现象学社会学,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其方法论基础和具体的方法.本文即对舒茨所创立的现象学社会学的方法论作一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7.
人本化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盛行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潮。该思潮从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认识论高度,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依托研究教育,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自我实现。人本化教育思潮的源起及其发展与其对应社会、理论和教育背景息息相关,该思潮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的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当代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哲学和以现象学、存在主义、意志主义、释义学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哲学对心理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预设的形成以及理论建构方式均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是本世纪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 ,胡塞尔是其创始人。自现象学创始之日起就渐渐地形成了一场运动 ,产生了一系列哲学派别如存在主义、哲学人类学 ,并超出哲学的范围延伸及心理学、社会学、文学理论。但这场运动都受胡塞尔现象学的固有的内在的原则影响。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在 70年代形成了地理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对于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国内学者论述很少 ,偶有提及也只是三言两语 ,更谈不上有意识地运用。据R·J·Johnston编写的《人文地理学辞典》的“现象学”词条的参考文献来看 ,(1 ) 可知西方人…  相似文献   

10.
人本主义心理学受到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影响,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其基本观点的主要来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关注人的主观经验,将人作为整体进行理解,有自身的发展优势,但也有明显的欠缺之处。人本主义心理学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在科学观方面,应坚持多元化科学观;在研究方法上,应注意现象学方法与科学主义实证方法的辩证有机结合,惟其如此,方能使人本主义心理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存在主义传入中国以后,鲁迅、钱锺书、冯至等进步作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存在主义的影响。曾在教会学校学习,较早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张爱玲也应受到过存在主义的影响。但从目前所拥有的资料来看,张爱玲虽未读过存在主义哲学的论著或是作品,但其小说中的存在观却与存在主义中的一些思想相通,她笔下的世俗生活通过她的智慧表述达到了形而上的哲学境界,她对人生存状态和境遇的洞察,与存在主义思想不谋而合。张爱玲对因人的异化而形成的荒诞与变形有细致而深刻的刻画与描写,用"荒凉"对应人们的孤独与渺小,通过对生命本真的思考,进一步揭露了旧中国正人君子在旧礼教掩护下的虚伪与造假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受现象学哲学思想以及北美教育现象学的影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采取现象学态度和方法面对教育生活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种重要取向。现象学为教育学提供了思想资源与思维方式。为了在教育现象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我们首先需要考察我国教育现象学的发展,然后回到现象学哲学的思想资源中,从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和致思路径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明确教育现象学的基本问题,规范教育现象学的致思路径,提升教育现象学的理论追求。  相似文献   

13.
[流派概述]存在主义小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文坛上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它早在30年代便已出现,后来在加缪与萨特的宣传和介绍下,才在战后真正形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流派。存在主义小说的思想基础是存在主义哲学,小说作者不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就是信奉存在主义哲学之人。[独门秘笈]存在主义哲学,早期代表人物是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盛行期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冷酷的,自然界对动物是残酷的,对人也不会更加慈悲;而人生则是痛苦的,无意义的,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人的一…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按发展阶段不同,深受宗教信仰、理性主义、新人道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种哲学指导理论影响,本文从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形成、发展、成熟和最新发展等四个阶段对其教育哲学基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新发现的文献史料,补述了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和传播情况。新发现的文献史料集中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诸如中国的第一本存在主义论著--张嘉谋的《生存哲学》,胡隽吟、王锦第对德国现代哲学尤其是雅斯贝斯的译介、洪耀勋对海德格尔的研究,戴望舒、陈占元对萨特小说和文论的译介,以及四十年代末政治意识形态角力之下的存在主义评价之分歧,顺便略述现象学的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日渐衰落,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否定和解构现代性的姿态登上了西方的思想舞台,它在西方哲学、文学、美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从庞杂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聚焦其中有关创新的理论和观点,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目的观、知识观、师生关系、课程观的影响和体现,探讨它们对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教育的启示,思考创新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象学、分析哲学的式微和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的日渐衰落,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否定和解构现代性的姿态登上了西方的思想舞台,它在西方哲学、学、美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教育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本从庞杂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聚焦其中有关创新的理论和观点,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目的观、知识观、师生关系、课程观的影响和体现,探讨它们对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教育的启示,思考创新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英国学派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未,截至今日发展成存在心理学阵营中最富生命力的一极.该学派扎根于心理治疗和咨询等临床领域,秉承激进的存在主义关系化视角,恪守现象学方法论原则.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R.D.莱因等心理学家对该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该学派的两位创始人欧内斯特·斯普莱利和埃米·范·德意珍则分别基于自己的临床实践,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存在心理治疗观.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哲学在20世纪中期经历了从实证主义向日常语言哲学的转变。这一转向一方面是由实证主义和美国哲学的产物逻辑实用主义推动的,另一方面是由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转变推动的。1949年出版的《哲学分析文选》和1950年出版的《哲学分析》分别是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总结以及对日常语言哲学的预告和宣言,从这两部论文集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哲学分析方法的重大转变,这是美国哲学从实证主义走向日常语言哲学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0.
现象学是现代西方的典型的学院派哲学,其哲学在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中算是最为抽象而又晦涩难懂的.20世纪以来,自胡塞尔开创后,现象学在西方学术界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现象学运动,现象学方法也和分析哲学方法、辩证法一道被西方哲坛并称为三大方法.现象学,作为现代西方一种普遍哲学运动的名称,从广义上说,是指在无任何前提和假设的条件下,对任何所给的对象进行描述性研究.作为一场哲学运动,它现在已远离了开创者的初衷,从思辨走向现实,从哲学走向其他领域.1980年的《大英百科全书》指出:“最有意义的事件是现象学的作用超出了哲学之外——数学、生物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研究.”因此,在今天,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考察现象学和现象学运动,将有助于我们清楚地了解和认识现代西方的哲学理论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