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动导向”理念最初起源于德国,为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国内学者对此研究已将近二十余栽,对“行动”及“行动导向”的理解不甚相同,但是有些译误往往阻碍学术前进,本文以澄清“行动”、“行动导向”理念及“行动导向”教学等概念为基础来揭示其内涵,以启示中国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
"行为"、"活动"与"行动"辨--"行动导向"教学管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一步对外开放,国外许多先进的育教学思想和理念被介绍到我。其中,在学习与借鉴德国“双元”职业教育经验、改革我国职业教的过程中,“行动导向”的教学也为我国广大职教领域里教师、管者和研究人员一个“炙手可热”的革话题,一个“倍加推崇”的教学式。是“行为导向”,还是“行动导”,涉及到对德语词Handlungsori-ntierung基本含义的理解。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专家对这个德语词所指的教学方法和学组织形式,均无异议。这就是: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采取“咨询、计划、决策、…  相似文献   

3.
公立学校私营化:美国“教育行动区”案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产生的背景、具体措施和进展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述,并阐述了英国“教育行动区”计划公共教育改革可能产生的政策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4年4月19日至25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全民教育周”,也叫行动周。今年全民教育周的主题是“大游说”(The Big Lobby),目的是提高对全世界10亿失学儿童的关注。为了达到这一  相似文献   

5.
行动研究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行动研究的产生背景、内涵、基本研究过程方面对行动研究做了阐述,并提出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是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实践创新,是教育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对教育部网站235份公开文献和262篇新闻报道的文本分析发现,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高质量发展主要通过行动举措升级、行动能力升级、风险防控升级和行动成果升级来实现。其中,行动举措升级从行动机制、研究交流、资源配置和对外传播四个方面展开,同时需要通过行动能力升级作支撑,风险防控升级作保障,最终实现行动成果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实现“四个升级”,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需要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要素流动型开放,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机制建设与对接,突出品牌引领,加快标准研发、转化与推广,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进一步提升教育行动的精准化、机制化、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庆菊 《学苑教育》2012,(14):77-77
地理学科是我们生活的工具,学生要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预习时要“心动”,课堂中要“行动”,复习时要“联动”。  相似文献   

8.
若洁 《家教指南》2005,(5):48-49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小孩子做出一些“野蛮”的行为,比如,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玩具和食物等等,具有此类“野蛮行动”的以男孩居多。心理学家认为,野蛮的攻击性行为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对儿童的发展极其有害,父母必须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张革 《宁夏教育》2005,(3):43-43
“研究性学习”的实行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需要以革新的行动来落实“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更求。改革教师团队的心态和教育环境,使学生成为“学习型组织”。这样,倡导教师的“行动研究”也就势在必行了。教育中的“行动研究”就是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所谓“课程行动研究”是一种基于研究的问题解决过程,其研究的主题源于学校环境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行动导向教学适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快速建构,形成学生的职业素养,但行动导向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制约着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的主流,近年来在我国试行并推广。本文介绍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定义、特点、模式,浅谈了在机制工艺理论课课堂教学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功能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其课程形态已从最初的规范化课程、专门性课程发展为完整独立的课程体系。但是,由于存在师资力量、资源建设、实践场域、制度保障、家校社合作等方面的现实不足,劳动教育的实施成效有待提高。通过总结建国以来的劳动教育改革经验,新教育实验认为,应以明确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强化劳动教育的师资建设、创新劳动教育的学习方式、优化劳动教育的支持环境、加强劳动教育的外部保障为理想追求和具体目标。在行动路径上,应该通过专兼评聘的方式扩充优质师资,借助研发卓越劳动课程、制定习惯养成计划、搭建家校共育平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建立劳动教育共同体、加强配套政策供给等行动解决问题。在新教育的视角下明确劳动教育的理想追求,结合新教育的行动路径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有助于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高效落地。  相似文献   

13.
“希望-行动”理论是近年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领域的前沿成果,它以自身模型提供的方法论为核心内容,以创造和追求生涯浮流体验为目标指向,二者共同构成了其内涵意蕴。“希望-行动”理论连接行动与目标、策略、动力,发展教育对象的希望-行动胜任力,借以点燃教育对象心中的希望,激活教育对象行动的内驱力。应合理借鉴“希望-行动”理论,进而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形态的“两个转向”,推动实现教育生态系统、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的“五个创新”。  相似文献   

14.
社区共建:英国改造薄弱学校的新举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此用“社区共建”一词来概括近年英国政府改造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重要举措——“教育行动区”计划的内涵。它指的是积极吸纳社会各界全方位参与学校教育。文章在对这一举措的背景、具体措施、典型案例和成绩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关于改造薄弱学校的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5.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高校学科建设与调整应该遵循政治的行动逻辑、知识的行动逻辑与市场的行动逻辑,不同学科所采用的行动逻辑也有所侧重,并且在各种行动逻辑之间要形成必要的张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的学科建设需要遵循政治的行动逻辑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根据学校与学科差异灵活采用针对性的学科建设逻辑;遵循知识的行动逻辑强化学科的学术本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教育实验区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新教育实验行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概念显著低于农村非留守儿童;班级执行新教育实验行动水平越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概念显著更好。在控制性别、年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外出打工时间、与父母联系频率等相关变量的情况下,新教育实验行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和学业自我概念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这一影响关系中,学生内部学习动机发挥显著中介作用,同伴支持发挥显著调节作用。综合新教育实验行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及其机制,未来可以通过借鉴新教育实验的行动经验、强化乡村中小学校教师流动、倡导“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等路径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相似文献   

17.
在“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十周年之际,鉴于区域共同体建设及日本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长期布局,关注日本对“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认知及应对尤为必要。日本认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影响力和国际社会地位为意图,通过品牌建设、教育援助与合作等实践,重塑了全球高等教育形态,拓宽了中国教育的影响范围。日本的认知具有变化性与多面性交织的复杂情感,全局性与具象性交织的若干焦点,主体者与旁观者交织的双重身份等特征。以竞争合作理论审视日本的应对,发现日本以参与亚洲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为协作性结构;以发展“自由开放的印太”为竞争性结构;以关注亚洲教育研究话语权、大力推广日本型教育为个体性结构。中国教育在对外开放中应辩证对待他国多维认知,加强在国际的教育话语权,积极构建亚洲教育共同体,参与重塑全球教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会面临人情、理念和法规的冲突。通过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探讨了高校教师在"情理法"困境下存在的八种行动模式。选取其中三种类型深入分析,发现教师在处理困境时,会根据对"情、理、法"分视角的重视度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整体视角和行动模式。  相似文献   

19.
行动学习所创造的是一个"临时系统",这个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作为领导者的发起者对行动学习小组的重视和战略目标的确定是行动学习的关键因素;选择参与者,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是行动学习的好的开端和首要环节;资料搜寻和分析以及在小组会议上陈述自己的问题,是小组成员将战略目标具体化的一个必经之路;而反思是教师发展的最基本能力。在行动学习中有效地利用这些要素的部分或者全部,将会促进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和组织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1月12日,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农村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部阳光行动)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协办的第二次西部农村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