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瓶吞鸡蛋”是显示大气压存在的一个重要实验,初中物理人教版用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际使用中发现有以下不足:①不容易找到瓶口与鸡蛋一样大的广口瓶。②鸡蛋被吸进瓶后不易取出再重复利用。笔者任四个班的课,得配四个瓶和鸡蛋,既浪费材料又繁琐不便。③不能显示大气压强的持续作用效果。本实验用以下两种方法加以改进后,可避免以上不足。方法一:找一个气球和大漏斗,用胶管和大漏斗连接起来(如图2),实验时先将气球吹至比漏斗口略大,放在漏斗口上,用抽气机将漏斗内空气抽出,此时可看到气球下部被吸入漏斗中并将越拉越长…  相似文献   

2.
笔者按照人教版新编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光合作用产生氧”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但成功率较低,原因是在检验集气管内的气体是否是氧前,须先打开管塞。其实.这正是该实验的缺点之一。因为从打开管塞到“把快要熄灭的竹签伸进管口内”的过程中.由于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而产生的压力,迫使管内的气体急速上升c即使动作很快,也难免逸散部分或全部气体而影响效果。另外.该装置还有一些缺点。如集气管、漏斗等未加固定,给实验操作增加了难度;罩在漏斗下的水生绿色植物量大且密,单位时间内的释氧量不多。贵刊95年3期刊登了曹…  相似文献   

3.
漏斗作为一种实验仪器,在化学实验中一般用于过滤操作,及向某一容器中加注液体。除此之外,漏斗“大口细颈”的结构特点还决定了它在化学实验中具有特殊的用途,如1998年高考实验题(第27题)中的漏斗就是作为一种集气装置出现的。在此仅对漏斗在化学实验中的特殊用途,笔者将其归纳如下。a.除污装置。“硫与铁的反应实验”是在空气中加热进行的,部分硫不可避免地要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造成污染。若将连有导管的漏斗倒扣在石棉网上的硫、铁混合物上,并把导管插入到浓碱液中,在石棉网下方加热,反应产生的二氧…  相似文献   

4.
初三物理教材中的焦耳定律演示实验,按课本图中的装置做演示实验,演示时间长,操作不方便,重复实验多。为了克服以上问题,笔者对该实验做了如下改进,效果良好。1制作方法a.构造如图1。b.组装:将甲、乙、丙三个相同容积的分液漏斗和一个长颈漏斗组成连通器装置...  相似文献   

5.
1实验材料铁架台、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小烧杯、酒精灯、多孔隔板、塞子、稀硝酸、铜片2实验过程及现象a.如图1连接装置。b.将稀硝酸加入小烧杯,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将铜片放入U形管的多孔隔板上。c.打开分液漏斗的玻璃塞和活塞,通过长颈漏斗加入稀硝酸,当加入的稀硝酸液面刚好超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时,停止加入并立稀硝酸小铜片多孔隔板图1实验装置即关好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d.随着反应的进行,可观察到U形管内液面左边上升,右边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变为蓝色。e.打开分液漏斗下端的活塞,生成的气体在液柱作用下被压进…  相似文献   

6.
例右图是证实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种气体A,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放在太阳光  相似文献   

7.
例1 如图1示,它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个大烧杯装人大半杯水,烧杯内放一些金鱼藻,通人气体A,然后将盛满水的试管倒置在漏斗上,过一会儿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若学校没有霍夫曼水电解器,可以用酸式滴定管、长颈漏斗和三通管组装成简易水电解装置。用该装置作的实验,效果还挺不错。简易水电解器装置图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取硬质玻管或无底的坏试管一支(玻管的长度略大于烧杯高度),大的滤纸一张在中间挖一个玻管口径大小的孔,套在上述硬质玻管或坏试管的一端,粘牢,做成一只上部巾纸组成、下端由玻管组成的漏斗,把白铁片弯成三个阶梯.二.实验装置图:三.实验过程:点燃三支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三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人大烧杯中,然后再把特制的漏斗放入烧杯,向漏斗里倾倒二氧化碳,观察蜡烛先后熄灭的现象.四.实验时的注意点:1.纸漏斗下端管口应靠着杯壁放下,末端试管口接近杯底,随着二氧化碳的倒人,将漏斗慢…  相似文献   

10.
实验室在做重结晶实验的过程中需进行热过滤,使用的是金属制的热水漏斗,这种漏斗价格较高而且难于买到。因此我们使用普通的玻璃漏斗,烧杯和酒精灯安装一个行之有效的简易热过滤装置,使用效果良好。 一、简易热过滤装置如图:  相似文献   

11.
朱向阳 《物理教师》2006,27(5):M0003-M0003
高二物理“伯努利方程”一节中,教材设计了用漏斗吹乒乓球和吹纸的演示实验,实验简单易做,效果明显,实验现象表明:在流动的流体中,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在教学中我们用矿泉水瓶制作了几个简易装置,演示流体压强跟流速关系的现象,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简谐运动”演示实验的引伸刘永忠(江苏省新沂市教育局教研室,221400)高中物理课本中简谐运动的图象,是通过如图1所示装置得到的.装置主要是一个盛沙的漏斗,它在一个固定的竖直平面内振动,在漏斗下方,放一张中央画有“零线”OO的薄木板,要使摆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高中化学第二册(甲种本)所安排的H_2O_2分解的实验,反应是在试管中进行,直观面太小,我改进了该实验,使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增添很大的趣味性。一、装置图二、操作步骤和现象 1、在分液漏斗里加入50毫升10%H_2O_2溶液,在平底烧瓶里装入200毫升水(水中加少量红墨水)。按上图把装置连接好。由分液漏斗向广口瓶里  相似文献   

14.
化学实验改进几例武汉市二中潘胜强(430022)木碳吸附作用实险的改进木碳吸附溶液里的有色物质是初中化学中有重大实用意义的实验。为了达到现象明显的目的,我作了如下改进。一、实验装置图二、实验步骤把少量混有色素的水溶液,从大试管的管口上部的长颈漏斗注入...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上)“种子和叶片在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是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种子和新鲜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时会释放二氧化碳。但按此实验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不论是实验装置还是实验方法上都存在很多弊端。原装置如图1所示。a.原装置的不足。①种子呼吸后释放的CO2会从漏斗口溢散(尽管漏斗口塞放了棉花),因此集气瓶里的CO2浓度不会很高。②CO2是一种能溶于水的气体,1体积水中能溶解1体积的CO2气体,故不宜使用排水法促使CO2从导管里排出。③由于该装置收集的CO2存在溢漏,使…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从环境保护上讲,尽量做到防止和控制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同时实验又要安全可靠,有一定的科学性。所以,多次从理论上探索,对教材中的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如装置图,改进的实验关键在尾气处理上,将一氧化碳通过一个大烧杯,烧杯内注人水,然后在导气管出口处连接一个漏斗,排水收集一氧化碳。  相似文献   

17.
初三化学第八章演示实验8—13将水加入浓硫酸的实验(“人教版”新编教材),按课文要求,操作现象不明显,而且分液漏斗安装的高度不合理,与过滤操作中漏斗要紧靠烧杯内壁有矛盾,学生即使看到液滴飞溅出来,也不认为是放出热量的结果。所以,找们将演示实验作了适当的改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l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附图。2实验操作1.用滤纸围绕5O0mL烧杯的内壁一半,然后在50mL烧杯中加入25mL浓硫酸,在大烧林口盖一块插有分液漏斗的泡沫塑料板。2.在分液漏斗内盛25mL左右水,将水滴入浓硫酸中,可观察到有大量的热放出,烧杯四壁…  相似文献   

18.
单摆振动图象演示器主要用于高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单摆简谐振动的图象,进行简谐振动相关知识的教学。原实验装置是用一个盛砂的漏斗作为单摆的摆锤,使它在一个固定的竖直平面内振动。在漏斗下方的长方形薄木板上有与木板等大的自纸,沿与摆平而垂直的方向匀速地拉动木板,从振动漏斗中漏出的流砂在木板上形成振动的图象。这种装置存在的问题是:1、手拉木板时难以做到匀速运动:2、对砂粒的大小干燥等要求高;3、由于砂子在板上形成的图象不能竖起来让学生看,所以观察效果不理想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生产厂研制了J2222型单摆振动图象演示器。  相似文献   

19.
植物呼.吸作用的内容较抽象,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应用三个演示实验来说明植物通过呼吸时吸收氧、释放二氧化碳和散热现象。这三组实验装置用了保温瓶、玻璃漏斗、导管、试管、烧杯等仪器和器皿。在实际教学中,保温瓶虽然透明,便于观察温度计的读数,但也存在实验装置繁琐,操作不方便,耗时多,瓶口过大,二氧化碳容易溢出,实验现象不明显等缺点。经探索,我利用饮料瓶和输液器为主要原料制作了一个集散热、吸收氧气和释放二氧化碳为一体的综合装置,它由自制保温瓶和气体控流器组成。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装置图所示。装置图2 实验操作2 1 在大试管中装好Zn粒 ,在U型管中装好还原铁粉。按图所示 ,在分液漏斗中分别装好稀硫酸、煮沸过的NaOH溶液 ,并让分液漏斗下端充满NaOH溶液。在U型管中加入煮沸过的稀硫酸至液观C。2 2 打开弹簧夹A、B。打开装稀H2 SO4的分液漏斗的活塞 ,让H2 通过整套装置 1分钟。 (可在B处尖嘴导管口点燃H2 验纯 )2 3 夹上A、B夹 ,放入适量NaOH溶液至液面D处 ,观察。2 4 拆下U型管上的双孔塞 ,观察。3 改进后的优点3 1 实验现象明显。如不拆下双孔塞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