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y中,圆C的参数方程为{x=-1+2cosθ,y=1+2sinθ{,(θ是参数).直线l经过点P(2,2),倾斜角α=π/6.⑴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和直线l的参数方程.⑵直线l与圆C相交于A、B两点,求|PA|·|PB|的值.对于这类题,想必我们是十分熟悉的,它的常规解法是利用直线参数方程中t的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一堂本以为平淡的习题课上,笔者让学生做这样的题: 题1 设直线l1:2x+3y+8=0 (1)和直线l2:x-y-8=0 (2),求过l1与l2的交点和原点的直线l的方程. 很多学生解由(1),(2)组成的方程组得交点坐标(16/5,-24/5),再由两点式得直线l的方程为3x+2y=0.  相似文献   

3.
从一点出发的线段和角的问题,首选极坐标或直线的参数方程求解,如2013年高考四川卷(文)20题:已知圆C的方程为x2+(y-4)2=4,点O是坐标原点.直线l∶y=kx与圆C交于M,N两点.(Ⅰ)求k的取值范围;(1Ⅱ)设Q(m,n)是线段MN上的点,且2/|OQ|2=1/|OM|2+1/|ON|,请将n表示为m的函数.|解(Ⅰ)将y=kx代入x2+(y-4)2=4,  相似文献   

4.
俞昕 《教学月刊》2015,(4):42-44
笔者在研究2014年高考试题时,曾对全国大纲卷的第21题进行过一番思考.原题呈现: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直线y=4与y轴的交点为P,与C的交点为Q,且|QF|=5/4|PQ|.(I)求C的方程;(II)过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垂直平分线l′与C相交于M,N两点,且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的方程.  相似文献   

5.
1.问题提出直线l过点P(2,1),且分别交x轴、y轴的正半轴于点A,B,O为坐标原点.当|PA|·|PB|取最小值时,求直线l的方程.方法 1由题意可知,直线斜率存在且k<0,设l:y-1=k(x-2)(k<0),则A(2-1k,0),B(0,1-2k),∴|PA|·  相似文献   

6.
1.原题呈现(2019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新疆赛区预赛第9题)设F为椭圆E:x^2/3+y^2=1的左焦点,过点F斜率为正的直线l与椭圆E交于A,B两点,过点A,B分别作直线AM,BN,满足AM⊥l,BN⊥l,且直线AM,BN分别与x轴交于点M,N.求|MN|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第21题,如下:如图,设椭圆C:x2/a2+y2/b2=1(其中a>b>0),动直线l与椭圆C只有一个公共点P,且点P在第一象限.(1)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用a、b、k表示点P的坐标;(2)若过原点O的直线l1与l垂直,证明:点P到直线l1的距离最大值为a-b.  相似文献   

8.
一、忽略斜率不存在若将直线方程设为点斜式或斜截式,则应针对斜率是否存在进行分类讨论,否则极易漏解.【例1】 求过(2,1)且与直线y=3x-1夹角为30°的直线方程.错解:设所求斜率为k,因为直线y=3x-1的斜率为k1=3,由3-k1+3k=tan30°=33,得k=33.故所求直线方程为y-1=33(x-2),即x-3y+3-2=0.剖析:这里忽略了斜率不存在的情况.事实上,还有一条直线x=2也满足.【例2】 已知直线l经过点(4,8),且到原点的距离是4,求直线l的方程.错解:设所求直线l的方程为y-8=k(x-4),可化为kx-y+(8-4k)=0,由点线距离公式可得|8-4k|k2+1=4,解得k=34.所求直线方程为y-8=3…  相似文献   

9.
先从一道试题谈起:已知椭圆x2/24+y2/16=1,直线l:x/12+y/8=1.P是l上一点,射线OP交椭圆于点R,又点Q在OP上且满足|OQ||OP|=|OR|2.当点P在l上移动时,求点Q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本题为1995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最后一题.除参考答案给出的两种解法外,一些数学杂志还刊  相似文献   

10.
案例展示笔者在一堂高三的试卷讲评课中,讲到这样一道填空题:已知圆C:x2+y2-6x-4y+10=0,直线l1:y=mx,直线l2:3x+2y+10=0,且l1截圆C所得弦的中点是P,l1,l2的交点是Q,A为原点,求|AP|·|AQ|的值.  相似文献   

11.
2014浙江高考理数第21题:如图,设椭圆C:x2/a2+y2/b2=1(a>b>0),动直线l与椭圆C只有一个公共点P,且点P在第一象限.(1)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用a,b,k表示点P的坐标.(2)若过原点O的直线l1与l垂直,证明:点P到直线l1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b.标准答案:(1)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m(k<0),由  相似文献   

12.
1 试题及其解答 (2016年高考四川理第20题)已知椭圆E:x2/a2+y2/b2=1(a>b>0)的两个焦点与短轴的一个端点是直角三角形的3个顶点,直线l:y=-x+3与椭圆E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T. (Ⅰ)求椭圆E的方程及点T的坐标; (Ⅱ)设O是坐标原点,直线l'平行于OT,与椭圆E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与直线l交于点P.证明:存在常数λ,使得| PT|2=λ|PA|·|PB|,并求λ的值.  相似文献   

13.
91年全国高考湖南、海南、云南三省的数学试题第29题是: 已知双曲线C的实半轴长与虚半轴长的乘积为3~(1/2),C的两个焦点为F_1,F_2,直线l过F_2且与直线F_1F_2的夹角为φ,tgφ=(21)~(1/2),l与线段F_1F_2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P,线段PF_2与双曲线C的交点为Q,且|PQ|:|QF_2|=2:1。  相似文献   

14.
直线的方程可用多种形式表示,但随着高中新教材对用参数方程表示直线这一内容的删去,它的应用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事实上用直线的参数方程表示直线在处理某类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题时有它独到的优势,下文是对高考中出现的几道解析几何综合题来谈谈如何用直线的参数方程来优化它的解法.直线的参数方程:直线l过点P(x0,y0),则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α为倾斜角),|t|的几何意义是直线上的点到点P的距离,t>0"此点在点P的上方;t<0"此点在点P的下方.例1(2000年全国高考题)抛物线y2=2px(p>0),过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  相似文献   

15.
正在2013年的高考中,湖北文科卷14题、重庆理科卷7题考查的都是同一个题根,而这个题根在近些年的高考中屡次被考到.下面谈谈由这个题根如何命制各种考题.题根已知圆C:(x-a)2+(y-b)2=r2和直线l:Ax+By+C=0相离,圆心C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圆上的点到直线l最大的距离为d+r,最小的距离为d-r.命题视角1将圆和直线特殊化,利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命题,或者将背景圆换成其它二次曲线,体现方法的迁移  相似文献   

16.
【题】 :过双曲线x2 - y22 =1的右焦点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A、B两点 ,若|AB|=4 ,则这样的直线共有 (   ) .A .1条    B .2条C .3条  D .4条正确答案是C .对该题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发现 ,此双曲线的实半轴a =1,虚半轴b =2 ,过焦点与x轴垂直的弦长为2b2a =4 ,|AB|=2b2a =4 >2a =2 .试问 :|AB|无论多长答案是否都是C呢 ?请看 :设双曲线 x2a2 - y2b2 =1(c =a2 b2 )的右焦点为F ,过F作直线l交双曲线于A、B两点 ,|AB|=d ,试根据d的不同取值讨论l的存在性 .预备知识 :(1)两顶点间的距离是双曲线两支上的两点间距离的最小值 ;(2 )过双…  相似文献   

17.
几何作图题,是用尺规作出合乎要求的图形。而解析法则是几何问题的代数处理,两者之间,本无太多的联系,然而,按最值要求作定点的一类作图题,却可用来解决有关直线和圆锥曲线方面的某些问题,并且思路清晰,解法简捷,显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先看以下两道作图题: 1.已知平面内的直线l及l外两点A和B,在直线l上作一点C,使|AC| |BC|最小。 2.已知平面内的直线l及l外两点A和B,在直线l上作一点C,使||AC|-|BC||最大。  相似文献   

18.
<正>直线的参数方程是由直线经过的定点和其倾斜角确定的.经过定点P_0(x_0,y_0),倾斜角为α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x_0+tcosα,y=y_0+tsinα(为参数).我们不妨把直线参数方程的这种形式称之为直线参数方程的标准式.一、直线l参数方程中参数t的深层理解设直线l过定点P(x_0,y_0),P,P_1,P_2是直线l上的点,在参数方程标准式中相应参数值分別为t、t_1、t_2,则(1)P与P_0的距离为|PP_0|=|t|.  相似文献   

19.
题(2014山东理21)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A为C上异于原点的任意一点,过点A的直线l交C于另一点B,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D,且有|FA|=|FD|.当点A的横坐标为3时,△ADF为正三角形.(Ⅰ)求C的方程;(Ⅱ)若直线l1∥l,且l1和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E.(i)证明  相似文献   

20.
寿玲玉  楼可飞 《数学教学》2006,(10):23-24,45
例已知抛物线y2=4x外一点P(5/2,1).(1)过点P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若点P刚好为弦AB的中点.(Ⅰ)求直线l的方程; (Ⅱ)若过线段AB上任一点P1(不含端点A、B)作倾斜角为π-arctan2的直线l1交于A1、B1两点,求证:|P1A|·|P1B|=|P1A1|·|P1B1|.分析:(Ⅰ)y=2x-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