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当一些人乐此不疲地沉浸在对“90后”评头论足、横加指责的时候,似乎忘掉了类似于“90后是垮掉的一代”的评论也曾落在“70后”“80后”的身上!  相似文献   

2.
都说“90后”言语雷人,思想前卫,让人难以琢磨,看看标题处“00后”的话,你会不会觉得“90后”也已经out了呢?  相似文献   

3.
王婷婷 《考试周刊》2012,(9):172-173
背景描述: 悄无声息中.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那群孩子已渐渐成长起来,他仉中有的已经步人大学,成为一支年轻却不可忽视的力量吸引着来自社会的目光。与前辈“80后”和“70后”一样,这群出生于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一代人也立马被冠上了“垮掉的一代”这个世袭的封号。也许是对年轻人的不信任,也许是不愿接受时代改变的事实.“90后”被社会批评得体无完肤。“90后”不满社会对他们的偏见,纷纷写文章澄清自己后不是“坏孩子”。作为高中老师,我接触的都是“90后”,2009年送走了一届毕业生.他们已经步入了大学.而我又迎来了一届新生。老师在谈论时都会不约而同地对“90后”学生表示或多或少的不满。为此,我在网上寻找了大量关于“90后”的文章,试图带领着大家走进“90后”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4.
vivi 《当代职校生》2012,(3):20-21
马上又到求职高峰期了,各个学校的“90后”毕业生们成了职场的主要新人群体。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主体为“60后”“70后”“80后”。“90后”如何能与他们打成一片?职场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风险.最大的风险就是意识的代沟。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普遍被称为“90后”。他们是新中国的第五代.成长于全面改革开放的世纪之交,生活条件优越,成长过程中备受宠爱。目前,大多数“90后”正值中学及小学高年级阶段,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心理上的早熟与幼稚、矛盾与失衡等成长问题频额显现,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90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状况更加复杂,更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通过研究探讨,积极地加以引导.使“90后”成为身心健康、品学兼优、人格健全曲一代青年。  相似文献   

6.
听说.这些年时兴个“XX后”,管70年代出生的叫“70后”。80年代出生的叫“80后”。俺是90年代出生的,按普遍的说法,俺也是“90后”了。  相似文献   

7.
林玉琼 《广西教育》2014,(11):107-108
分析“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90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塑造了“90后”大学生特殊的成长环境,也决定了其特殊的思想发展需求。这给与他们具有很多相似代际特征的“80后”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要使“80后”辅导员真正成为“90后”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满足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积极探索构建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符合“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需求期待、符合“80后”辅导员心智发展与个人成长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路径,实现大学生发展成才与辅导员队伍健康成长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9.
2008年是“90后”入学的第一年,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而高校对于“90后”新生该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90后”这一代的成长环境和其自身特点入手,以“90后”新生所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实际,初步提出了做好高校“90后”新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偶像,譬如“70后”的偶像是张海迪,“80后”的偶像是刘翔,这些偶像都有极强的精神感召力。不久前,武汉大学一份针对新生所做的有关“偶像”问题调查显示,在“90后”的偶像单项排名中,周杰伦的“呼声”遥遥领先。于是,“90后”精神偶像缺失的现象遭遇质疑。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红人”现象成为一种后现代主义文化景观.“90后”大学生作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价值观正处于形成的重要阶段,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网络红人”现象过多的媒体宣传和商业炒作对“90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影响力,容易使他们的价值观趋于世俗化和功利化.本文将通过对“网络红人”现象的分析,重点阐述它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并对此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60后老班王芳芳带着90后的高一(2)班,她是“与时俱进”的老园丁。不但听得懂什么是“雷”,什么是“囧”,还是后现代主义青春心理学的教母。  相似文献   

13.
杨暄 《云南教育》2014,(12):1-1
跟一位刚学成归国的小青年聊天,他说在国外的时候,和小伙伴一起“粉”了一首歌,叫《不变的信仰》。听名字就知道是“主旋律”的歌,怎么进入了这些“80后”“90后”的曲库?我有些纳闷。  相似文献   

14.
“70后”这个名词已鲜有出现,“80后”正备受人群关注,而“90后”也正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着。注意,名叫“90后”的我们来了!有人说我们只说不做,但是我们真的正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我们有远大的抱负,小小的心里装着大大的梦想,我们从不掩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常心里想到什么就直接说出来。我们从来敢想敢为,也许有时候我们是没什么恒心,但我们才是十几岁的少年,我们对事物的看法总是不断变化,我们奋斗的目标就随之变化了。  相似文献   

15.
许继亮 《文教资料》2010,(8):206-208
“80后”“90后”大学生是目前高校的绝对主力军.他们的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变化,这就要求高校需了解他们的思想特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其更具针对性。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针对“80后”“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重点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任意 《陕西教育》2009,(10):17-18
随着“90后”新一代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本文揭示了何为“90后”现象,评析了“90后”大学生的总体特征,分析了“90后”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阐述了面对“90后”现象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社会对这一群体有各种评论,2008年第一批以“90后”为主体的新生踏入了大学校园,高校对于“90后”的思想道德教育又是一个新的挑战和难题.本文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提出新时期大学辅导员对“90后”思想教育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8.
“90后”这个标签以它突出的性格和特色被大众所记忆。90后的年轻人往往活跃,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一大批“90后”年轻偶像也成为了娱乐最前端时尚潮流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9.
“90”后新生拥有与“80”后、“70”后所不能比拟的物质生活,他们个性张扬、追求新潮。“90”后大学生因心理扭曲而发生各种违反道德法律的事件屡有发生。高校辅导员作为“90”新生入学后首先接触的教师,其对新生入学心理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立足于“90”后新生的入学心理特点,分析高校辅导员调适“90”后新生入学心理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一批又一批的“90后”大学生陆续走进大学校园,“90后”取代了“8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并必将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本文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了解“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状况.旨在进一步探讨“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的有效,并为深层次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