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Krashen“监察”假设一直是二语/外语习得研究争论的一个话题。经过问卷调查得出的部分结论与Krashen提出的三类不同监察的特征有较大差异。1.好的语言学习是凭真正的语感进行目的语监察,而初学是靠母语思维和尚未成熟的目标语“感觉”。2.过度监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监察不足的一种表观形式。3.外语初学进行的监察是靠母语思维和学得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而非“习得”过程中获得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要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  相似文献   

3.
潘虹 《成才之路》2011,(5):48-48
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美国学者Krashen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的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的。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只要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  相似文献   

5.
母语思维在二语习得中是客观存在的。母语作为一种已经获得的极为稳定的知识和习惯当它和目的语类似的时候,二语学习者在这些有“共性”的方面可以学得更快。实证研究和问卷调查表明,在二语教学、二语阅读及二语写作方面,借助母语有助于加快目的语的学习过程。这既是学习者的一种策略,也是二语习得的一段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它应该是有声有色的.美国学者Kmshen指出,发展外语能力主要依靠两种途径: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语言学习指有意识地学习外语知识(包括语法、规则、语音、词汇知识);而语言习得类似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通常是在大量语言信息的刺激下,通过语言的自然交际获得.Krashen认为,习得比学习更为重要,因为,只有经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真正摆脱母语的"羁绊",自由地运用第二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  相似文献   

7.
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单词识记是最基础的环节。而学好语音又是快速背诵单词的前提。文章以克拉申(Krashen)的二语习得监察理论假设为基础,结合皮亚杰的知识迁移理论以及太原市可幻文化交流咨询有限公司教师的教学实例,探讨“字母、音素、音标三位一体”教学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了人类有“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习得”指幼儿在非教学条件下主动获得母语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克拉申(Krashen)发展了这种理论,指出:“在第二语言学习或外语学习中,如果学习条件和学习活动与幼儿学习母语相同或近似,这种学习也称为习得。”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借鉴婴儿习得母语的过程,将使外语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一、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习得母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自说话的需要。学习外语的小学生相对幼儿来说已…  相似文献   

9.
母语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掌握地道的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由于学生在英语语言习得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认知心理表征训练,所以在用英语表达意思的过程中必然受到母语的影响。外语学习中母语习惯和知识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也就是母语迁移,是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普遍关注并有争议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得  相似文献   

10.
母语思维与二语习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语思维是二语习得领域关心的问题,但大部分研究局限在母语思维的负面作用,对其正面积极作用关注不多。事实上母语思维对第二语言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并非仅限于目的语输出结果上,它的影响还包括对目的语输出过程中的作用。母语思维既是一条有助于理解、消化和吸收外语信息的有效途径,又是一种组织内容和形式的常用策略。在二语习得中应开发利用母语思维这一不可缺少的背景资源,让母语和目的语结成朋友,从而实现二语习得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中式英语普遍存在于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它受母语的影响,既不同于母语,又区别于英语,是一种过渡性语言。母语的迁移是中式英语的最重要成因。母语作为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系统必定对目的语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过渡语是“母语一过渡语一目的语”系统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它具有必然性、系统性、渗透性和过渡性等特点。因此,英语教学中应客观看待,重点在于制造语言环境,培养英语思维。  相似文献   

12.
在英语翻译实践中,母语迁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母语负迁移,是指作为源文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在结构等方面所具备的差异性,会阻碍对目的语的准确翻译.本文从词汇、句法、篇章结构方面分析了母语对英语翻译负迁移主要表现,接着探讨了在英语翻译实践中避免母语负迁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基于自建中介语语料库的基础上,对老挝学生程度副词作状语的使用情况、偏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冗余、错序主要是由母语负迁移造成的,而误代和遗漏主要是由于汉语规则泛化造成的,再结合语言对比,汉语的程度副词发展时间长,使用复杂、表达细腻,这是老挝语所不具备的。因此对于母语同为依靠虚词作为主要语法手段该类语言的学习者而言,对其母语有一定的认识,能够促进对外汉语虚词教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英语教师的访谈,本研究探讨了大学英语课堂中母语使用的若干问题,包括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目标语和母语使用情况,教师对学生使用目标语和母语的看法等相关问题。本次采访表明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对母语的使用应采取一种平衡的观点,不应盲目的强调目标语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个体对母语和第二语言的认知往往出现差异。缘于母语抓住了个体语言习得的最关键时期并以极大的信息量早早地占据了个体大脑的言语中枢,并与脑语言细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大脑建立了母语认知构架。当第二语言信息滞后地进入大脑言语中枢时,个体也试图去构建第二语言认知构架,但受母语认知构架的负迁移,构建过程异常艰难。同时,个体运用第二语言时也不能像运用母语那样自然。  相似文献   

16.
论欧洲母语教材的“多元因素”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各国的母语课标或大纲体现出共同价值为导向与多元价值的协调,语言教育为根本与多元智能的统一,本国文化为主体与多元文化的共存。欧洲母语教材中的"多元因素"具体表现为多元价值的相互映衬、多元智能的综合体现以及多元文化的经典荟萃。多元化的欧洲母语教材对我国母语教材编制乃至课程改革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make一词的使用入手对85篇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英美文化系一年级学生的习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借以探讨中式英语在英文写作中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较多地使用make+名词作宾语和make+sb./sth.+形容词、动词的过去分词或名词作宾语补足语;(2)母语负迁移和过度使用目的语原则导致的误用make的情况极不显著。要避免中式英语现象,就要给学生大量的规范目的语输入。  相似文献   

18.
张毅 《中学教育》2014,(2):87-92
"语文"作为我国母语课程名称造成了课程名称中民族标识的缺失,这一问题长期被学界忽略,造成了几十年来母语教学对汉语独特的民族性特点的忽视,不利于学习者的母语的学习和民族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意识的生成。我国母语课程民族标识的缺失既是建国时去"国"化的结果,更是上世纪40年代席卷全球的拉丁化文字改革的产物。深化母语课程改革须将我国母语课程归正为"汉语",以推进母语课程的科学化建设进程,为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对浙江省六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及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支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的使用汉语;“把英语作为主要课堂教学媒介语”是优秀教师的一个共同特点。教学对比试验的结果显示,不同教学媒介语的使用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学习动机、自信心及焦虑程度等均有较大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Interlingual transfer refers to transfer rules from the first language.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which will unavoidably interfere with the English learning.When the interference of mother tongue fosters target language learning,it is called mother tongue’s positive transfer.Conversely,the mother tongue’s negative transfer will emerge.With mother tongue mode of thinking automatically,Chinese students always make errors when they compose a sentence or write a passage.Interlingual transfer includes three aspects:lexical transfer,grammatical transfer and cultural transf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