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文章基于在创造性活动中个体的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互依存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对于幼儿教师所组织的“一物多玩”活动,提出了以“共享活动”推动幼儿创造、用“中介物”引发幼儿创造等指导建议,以更好地为幼儿的创意提供有效支持,使幼儿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展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教师对幼儿创造性培养的角度切入,提出对幼儿园教育的几点建议:良好环境的创设;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师为幼儿提供多样性的活动、教师多元创造观的树立等。  相似文献   

3.
五、多“变化性”的原则活动的变化性对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活动可以吸引不同的幼儿;变化最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甚至同一活动变化一下地方就可以重新吸引幼儿。因此,我们应不断变化环境布置、活动材料、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尤其是活动材料的丰富性和变化性对诱发和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活动与材料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视觉上,还要体现在听觉上和小肌肉活动上。变化是创造的使然,变化自身就孕育着创造。所以,变化能有效地激发创造性。六、尊重个性、智力与学习类型差异的原则虽然“因材施教”的教学原…  相似文献   

4.
厘清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教育质量认识上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质量认识上尚存在一些误区: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对立起来;用统一的高等教育质量来衡量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形式;大众化教育就不应出现淘汰;高等教育到学生毕业止教育过程即告结束,大学不必为其“产品”接受方提供必要的“售后服务”等等。这些均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5.
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在诱发兴趣中创造;第二,在质疑与探讨中创造;第三,在分析作品寓意中启发创造性思维;第四,在发散思维中进行创造。  相似文献   

6.
一、测查目的 幼儿园生活素质教育是江苏省“九五”教育科研项目。为了更好的落实“十五”课题的研究,两年来我们着重对幼儿创造启蒙方面展开了研究,进行了前测、中测,通过两个学年对幼儿的观察力、扩散思维、集中思维、变通思维、解决问题、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本学期又对本班幼儿进行了一次后测,进一步了解幼儿创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勇气”号、“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相继成功登陆火星,美国人不经意间教给我们许多关于创造的神话.在全世界欢呼人类(机遇号登陆实况转播)成功登陆火星的电视画面上;我们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伟大成就:一个儿童玩具般的创意佳作、弹跳式的登陆手段(注:“勇气”号和“机遇”号登陆均采用了包裹气囊弹跳式主登陆手段).  相似文献   

8.
《学前教育》2006,(9):41-41
“球”这个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两层含义:幼儿探究的兴趣或关注的事物,教师预设的提问、引导和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创设的环境等。那么,教师应如何抛给幼儿“球”。又如何接过幼儿抛出的“球”;如何让“球”在活动中体现教育价值,使“球”既适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又具有一定的生长空间?通过不断实践,我总结出幼儿科学领域“抛接球”教学法的四步基本模式:发球——运球——传球——投球。  相似文献   

9.
梅婵媛 《考试周刊》2011,(36):233-234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的时期。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应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和“幼儿为主体”的观念为指导,树立“开放教学”观念。根据幼儿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幼儿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学材料和教学空间等,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幼儿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那么在开放性语言活动中又该如何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如何来突破幼儿的“说”呢?  相似文献   

10.
设计思路“>”和“<”看起来好像很抽象复杂,实际上只要让幼儿记住他们的开口方向,学习时并不困难,并且能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本课意在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轻松愉快的学习。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方向;第二,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活动目标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能正确认读不等式。2.学习把不等式变为等式。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相似文献   

11.
刘宝根 《山东教育》2004,(12):12-12
随着人们对创造能力的逐渐重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目前已成为全球教育关注的热点,“为创造性而教”也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为此,许多幼儿园纷纷开设了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课,提出在教育教学中贯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为什么”逐渐多了;“动脑筋想一想”的鼓励多了;“回答得真好!”等表扬多了……  相似文献   

12.
“六大解放”理念是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的核心,时至今日,对幼儿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若将幼儿美术教育与“六大解放”创造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培养幼儿的美术综合素养。本文简要阐述了“六大解放”理念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着重探讨了如何在幼儿美术教育中践行“六大解放”理念,以期为广大学前教育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作者着眼于西方色彩绘画技法问题的专题研究,以色彩艺术发展中兴起的技术革新及创造为中心,从五方面进行论述:意大利文艺复兴期间,画家菩提切利采用了“线描填色法”;以迭芬奇为代表构建起“古典画法”的传统;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发明了“透明画法”;18、19世纪英国画家透纳为首开导的“水彩画法”;19、20世纪法国画家莫奈等创立了“色彩印象法”。  相似文献   

14.
幼儿将洗手间作为其活动的“后台”,并且乐而忘返,这一极其平常而普遍的现象反映出了我国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幼儿活动场所中所隐含的易于“管理”和“控制”的理念;教师在活动内容的选择、设计与实施中的“幼儿空场”;幼儿常规教育的弊病等。  相似文献   

15.
张绮萍 《教育导刊》2004,(11X):51-51
目标:1.使幼儿能够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建构活动;2.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思维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灯饰。  相似文献   

16.
教学中的“创造”应区别于狭义上的“创造”。创新型幼儿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创造品质,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具有善于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之所以取名“浸润”有三层含义:在社会领域的教育教学需要如水般渗透,逐渐浸染,而且必须与幼儿真正融合,浸润才能实现。因此,实施“浸润”教学法也是有条件的。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活动的情境;要在教育中动情,以情激情、以情染情;浸润应是贯穿于整个社会性教育过程中,这样才能保证所要传递的社会性知识、行为习惯可以和幼儿真正融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中国化”命题之再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教育学中国化”的目标是重建本土教育理论;“教育学中国化”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我国教育传统与西方教育思想之间深层的接续与转化;“教育学中国化”的必要路径是对我国教育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9.
康德指出:“想象力(作为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有很强的力量,去根据现实自然所提供的材料,创造出仿佛是一种第二自然”。本就是试图论述学这个“第二自然”中一些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即学中的“自由人”。  相似文献   

20.
黄志琴 《广西教育》2023,(34):125-128
幼儿园区域游戏能够满足幼儿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教师把握区域游戏的价值,给幼儿提供自主探索、学习和发现的机会,使游戏空间、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游戏规则适度“留白”,能创造区域游戏无限可能。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游戏分享、游戏评价、游戏资源利用中适当“补白”,适时介入,有效指导,能激发区域游戏的生机与活力。区域游戏中“留白”与“补白”的结合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