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将2011年定位为中国纪录片产业元年。这一年,中国纪录片市场的最大热点当属播出平台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即国家级专业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以下简称CCTV-9纪录频道)成功开播。作为中国纪录片市场最大的制作与播出主体,CCTV-9纪录频道立足"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中国  相似文献   

2.
2012年,在全社会范围内来看,纪录片从"冷话题"再度变热,一系列积极向好的现象,共同构筑起中国纪录片发展的全新图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需要冷静思考,看清当下发展的真实状况。一、主流电视媒体领域呈现多层级传播格局2012年,中国纪录片以播出平台为突破口,通过新平台新时段的纪录片播出,形成了多层级的传播格局。具体来看,央视综合频道开辟黄金时段播出纪录片,不  相似文献   

3.
李忠志 《青年记者》2016,(18):33-34
当前,纪录片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生产量和播出量快速增长,作品质量、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舌尖上的中国》《第三极》《中国人的活法》等优秀纪录片热播,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国产纪录片全年总产量超过1万小时,产量连续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优秀电视纪录片的播出价格已从2010年前的每分钟几十元提升到300 ~ 500元,首播价格最高可达每分钟1000元,出口能力逐步提升,《舌尖上的中国》单集境外售价达4万多美元.  相似文献   

4.
李宁  韩柳洁 《传媒》2014,(8):58-60
正纪录片与新媒体的结合一度被视作纪录片产业的一股春风。传统媒体的有限播出资源及收视率导向的评价机制,导致纪录片的生存空间一再被挤压。而互联网海量储存、自主选择、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等一系列特性,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纪录片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尽管学界、业界对新媒体平台可能给纪录片带来的发展前景不乏乐观的预期,但是回顾这两年纪录片新媒体传播的发展路径,在美好前景的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现代传播》联合组成的中国纪录片战略发展研究课题组对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发布了《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本文摘发了该报告关于纪录片市场的论述,从中可以看出,纪录片制播分离继续推进,电视台进一步明确了播出平台的身份,社会资金介入纪录片制作,市场对于纪录片...  相似文献   

6.
弭璐 《中国传媒科技》2013,(14):150-152
中国电视纪录片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辉煌之后,逐渐走向下坡路,纪录片栏目相继被撤销。但是随着中国电视纪录片产业的发展,《舌尖上的中国》《超级工程》《China瓷》等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大片相继涌现,打开了海内外市场。这标志着中国电视纪录片已然进入了大片时代。  相似文献   

7.
传媒视野     
广电总局:扶持国产纪录片占领市场12月7日,在201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总编辑、宣传管理司司长金德龙指出:广电总局日前已经出台《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表示广电部门要加强和改进对中国纪录片播出市场的管理,将对引进境外纪录片实行总量控制,每天播出国产纪录片与引进纪录片比例不低于7:3,将对播出纪录片的专业频道、栏目予以政策支持和鼓励。同时,采取措施将优秀国产电影纪录片推向主流院线和主要影院。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作品已不局限于在电视和电影媒介播出,新媒体平台成为重要的纪录片播出阵地.本文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从这一崭新的媒介下受众的欣赏习惯与媒介传播规律出发,来探讨纪录片的发展现状,同时以优秀新媒体纪录片《遇见你》为例,来分析新媒体纪录片的特征,并指出新媒体纪录片与互联网思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电视纪录片具有社会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两方面的内容。电视纪录片的社会文化价值取向,指的就是以纪实手法完整地报道社会生活的电视作品,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及其发展的一致。 自《望长城》播出后,电视纪录片已成为中国荧屏上一个闪光的热点,同时也引起了广大观众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极大关注。不少的中国电视纪录片还走向世界,频频在国际电视节上获奖。有人评价说,中国的电视纪录片,正在带动着中国电视文化的新走向,即从历史的中国走向现实的中国,从自然的中国走向社会的中国,从封闭的中国走向开放的中国。那么,为什么当代中国电视纪录片会出现这种价值取向呢?本文将从电视纪录片的创作主体、文化消费需求和文化环境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论述其对电视纪录片文化价值取向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画面可谓是纪录片的灵魂,一幅幅呈现在观众面前的瑰丽图景,才是纪录片最终的追求,十二集高清电视纪录片《故宫》,是第一部全部采用高清特色电视技术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纪录片《故宫》播出以后,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与高度评价,《故宫》的特色是以全新的电视创作理念、上乘的电视画质和声音效果等,为广大观众讲述了故宫的历史故事,充分显示了当今中国高清电视的制作水平,被称为中国电视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之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推出的2013年《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第一次全面从产业角度,对国产纪录片产量、播出量、投资成本、交易规模等市场要素进行产业描述,同时对国外产业政策、纪录片与新媒体、纪录片盈利模式,以及纪录片的院线情况进行了全景式的观照。报告显示,近一年来,中国纪录片利好频出,社会关注度空前提升,产业要素逐次凸显,商业模式逐步成型,产业链条逐渐清晰。然而,结构性产业政策依然缺失,系统性产业制度相对滞后,产业集约化进程亟待启  相似文献   

12.
藤田贵久  李在荣  吴文汐 《传媒》2023,(9):22-23+25
<正>民营电视台与公共电视台共同构成日本二元制广播电视体制,在数量方面,民营电视台远超公共电视台。民营电视台追求广告收入和收视率,导致对纪录片的制作与排播相对较少。朝日放送是日本最早成立的民营电视台之一,自开播以来一直积极致力于纪录片制作,其《电视纪实》栏目是日本民营电视领域仅有的两档面向全国播出的纪录片栏目之一,朝日放送在纪录片制作和栏目运营独具一格。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月1日早上8点,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纪录频道)正式开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播出的国家级纪录片频道,也是中国第一个全球覆盖的中英文双语纪录片频道。该频道的开播,标志着纪录片将迎来一个属于中国电视新时代的开始。这也是继美国探索频道纪录片之后,我国电视创作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那么,我国的电视纪录片该怎样走向世界,形成自己的特色呢?笔者就这一点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张家齐 《今传媒》2015,(3):105-107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受到空前欢迎,掀起收视热潮,引发学界、业界及公众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关注和探讨。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一片的新尝试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电视纪录片现状进行概括、梳理,结合近年我国电视纪录片领域的一些新现象,就中国电视纪录片存在、发展的问题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和成熟任远一、我国纪录片发展历程及其评价在已经过去的十余年来,特别是最近的四五年间,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盛况。电视纪录片制作、播出数量,仅在中央电视台(CCTV)每年都在千部(集)左右,制作的技艺也在不断进步.纪...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公共电视网作为非商业电视媒体,其纪录片生产发行一直是与商业电视纪录片生产二元并存的重要模式之一,占据重要位置并呈现独有的特点.本文分析研究了美国公共电视领域的生产创作、资金来源、播出发行、运行机制以及面临的困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纪录片的产业发展终于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那么,在这样一个新机遇面前,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现状如何?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从2011年年初开始,对全国省级电视台2010年的纪录片制作与播出状况展开了调研,并对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视纪录片自 90年代蓬勃发展以来,它的第一个高峰业已完成,其标志是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电视纪录片观众和国家电视台的纪录片制作人,使一批纪录片栏目在全国各大电视台得以出现和运作,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引人瞩目的纪录片现象;然而自 1995年、 1996年以来,这一发展从高峰走入低谷,当年的火爆局面似乎好景不再,收视率也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了中国电视纪录片,甚至中国电视界本身的一种转变。   在当今的中国,每天的电视屏幕已经很热闹了,滚动播出的新闻、不同时间档的电视连续剧、花团锦簇的综艺节目、游戏节目……我们还需…  相似文献   

19.
重新认识和发掘纪录片产业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地 《视听界》2006,(2):20-24
中国为何要大力发展纪录片产业纪录片的经济特性纪录片的经济价值纪录片产业的春天即将到来在中国电视节目市场上,影视剧、娱乐节目和新闻节目被视为提高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三大法宝。它们对于竞争的重要性已毋庸赘言。但是,说到纪录片,就不一定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它的价值以及如何利用它的价值了。这也是纪录片节目在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市场长期处于配角地位的原因之一。本人认为,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影视剧、综艺节目以及新闻节目相比,纪录片的价值就像白酒或红酒一样,虽然可能没有啤酒那样普及和那样的销售规模,但是,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吉婕 《中国传媒科技》2012,(24):250-252
纪录片的市场化是指按照市场配置纪录片生产资源循环。即从选题、资金、拍摄、人员,到后期的播出、发行都利用市场来解决。经过近25年的发展,中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纪录片制作人和优秀作品。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被中国观众逐步接受,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媒体的关注。然而,可惜的是,目前中国纪录片的市场化发展速度却远远落后于纪录片制作水平的提升速度。本文意从市场化发展途径选择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纪录片未来市场化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