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而教书、育人的成效如何,这就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可以说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与保障。本文就小学教师的素质构成及其培养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职业素质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即是否教书育人的问题,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能使多少学生得到多大程度的成长的问题,是教师的职业素质问题。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其中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构成因素。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低下,是绝对不会有较高的职业素质的,这时,职业道德决定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对教师素质的不同定义,得出了教师素质构成的差异。当前的许多研究者出于不同的研究取向形成了以求“全”、求“专”“立体多维”为特点的教师素质结构划分。当前对教师素质的研究也呈现了一定的新的关注点,具体素质项目或内容也有了新增含义。在对教师素质划分及内容的研究上也存在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践矛盾的问题及教师素质背后的“为什么”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教师素质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素质发生学”的角度讲,一位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生成,与他所受的师范院校的教育密切相关,不同的教育模式往往构成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革新。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素质不是割裂传统的,对传统中小学教师素质结构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素质结构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可以为师范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成人高等物理教育有四大特点:物理理论的理论性强;物理演示实验的难度大;学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高;物理教学设计的定位难。这四大特点决定了成人高等物理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学术、技术、艺术;人文素质有:敬业、专业、精业,这“三术”、“三业”构成了一个科学的六维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知识结构是教师的思维方式,智能结构及至素质的最基本的要素,作为一个系统,它具有结构性和功能性。从“桶碗”型到“I”型再到“π”型再到“天”型,反映了人们对教师知识结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参照“天”型,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呼唤着提高和优化大学教师素质。而提高和优化大学教师素质,必须在构建师德素质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与完善大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成大学教师素质的“三维结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自觉认识与理性把握这种“三维结构”,采取相应的工作策略与实施路径,使我国大学教师整体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教师素质”概念及其结构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的素质结构和教师职业的特性分析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实质表现为一种职业素质,包含体质、品质、素养等要素.这些要素之子要素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渗透,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一个复杂、多维、动态开放型的教师素质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9.
如何造就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仅是一个关涉新世纪教师培养的理论问题 ,也是中国教育进入新世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九五”期间 ,我校承担了辽宁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构建2 1世纪城区小学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结构与培训模式研究”,实验中坚持“突出重点 ,形成特色 ,适应需要 ,提高水平”的方针 ,在确立新型的教师素质结构、构建理想的教师培训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采取得力措施 ,强化实验过程管理(一 )通过调查与反思 ,不断提高对课题实验重要性的认识1 .两次调查 ,共同的结论———教师群体素质亟待提高1 996年下…  相似文献   

10.
教师被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是当今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作为人民教师要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就必须牢固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在教师岗位上模范地遵守师德规范,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做一个让人民满意、让社会放心的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1.
教师素质,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而蕴含着一定的特殊性,由于教师的社会角色而存在着鲜明的时代性,由于教师的历史使命和职能因素而决定着明确的发展理念。本拟就教师素质及其发展的主观因素作初浅的论述,以期与广大教师共同进行理论探讨,搞好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2.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是教师生活、学习和工作积极性的基础,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做好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相似文献   

13.
优质教学的教学论解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有效教学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是追求的目标,新课程呼唤优质教学。优质教学坚持三维目标整合的整体发展观,秉承注重思维过程、生活经验、开放建构和整体联系的知识观,倡导主动性、交往性、创新性和体验性学习的学习观,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走向促进者,由拥有知识到拥有智慧。优质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优质发展,而促进学生的优质发展则需要优质的知识、优质的学习和优质的教师。  相似文献   

14.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大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每个教师责无旁贷。本介绍了作在长期从事技术基础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教师的观念中,科学知识是具有“客观性”、“价值中立性”、“普遍正确性”等特性的,由此造成教师创新意识淡薄,教师教育研究相对滞后,教师缺乏对知识及课程的反思、批判、追问与探究,致使教师不能清醒、深刻地认识到“科学霸权”、“知识霸权”的存在。从社会建构论的视野来看,科学知识是社会建构的,是具有“社会性”、“价值性”、“境域性”等特性的。清醒、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更新教师的科学知识观、使教师养成创新意识及能力,深化教师教育研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Teachers usually teach different classes. We examined the extent to which teaching quality varied across a teacher’s classe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it was influenced by a teacher’s knowledge. We applied three-level models (levels: student, class, and teacher) to our data on 210 beginning teachers. Students from up to five classes per teacher rated the teaching quality with regard to cognitive activation, student support, classroom disturbances, and monitoring. We found that teaching quality varied substantially across a teacher’s classes. Furthermore, teachers with higher pedagogical/psychological knowledge exhibited higher teaching quality and, to some extent, lower variability in teaching quality across their classes. Thus, teachers’ pedagogical/psychological knowledge seems to be important for achieving high average teaching quality and for adopting to different classroom contexts. As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the variance across a teacher’s classes cannot be explained by teachers’ knowledge, we discuss the need for research on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才观强调人才应具有博与新的知识结构,广泛与综合的能力,因此素质教育成为了当今高校培养人才的主旋律,而实践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结合中国地质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周口店实习,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发展结构3个方面探讨了实践教学与学生素质的培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师做为人类美育的启蒙者,将直接影响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国民。因此幼儿美术教师要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美术教育素质,明晰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并合理地运用科学教育发展观去挖掘培养幼儿的综合美术素质.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情感丰富、智力健全、人格完美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9.
色彩是室内设计中的灵魂,是创造室内空间环境美感的重要手段,能改变室内环境气氛,影响人的心情,唤起人的联想和情感。室内色彩搭配得如何,能否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具有一定的美感,是设计师的基本素质和职责。主观色彩意识是设计师掌握的色彩知识和体系的具体表现。没有不好的色彩,只有不好的搭配,设计师的主观色彩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室内色彩搭配的好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