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解庆锋 《东南传播》2012,(10):88-90
新疆南疆高校校园环境有其特殊性,对各民族大学生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与民族团结、校园和谐稳定密切相关,媒介素养教育的服务性决定了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与内容既要包含一般性知识,也要包含含有地域特色的知识,这主要体现在对其他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正确解读、对中西亚部分国家大众传媒的正确认知、对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国际传播力既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传播力包括传播能力、传播效力和传播权力三个层面,媒介成为影响国际传播力的重要因素。新媒体时代赋予国际传播力新的特征:个体传播使得国际传播能力多元化,媒体传播中的文化因素和生活化因素增强了国际传播的效力,国家传播引发国际信息传播秩序失衡并导致信息霸权和文化霸权。媒介素养教育成为构建国际传播力的一种新途径。通过增强民众的媒介素养,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奠定群众基础;增强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为国际传播效力提升奠定专业基础;增强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为国际传播权力提升奠定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战争下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增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媒体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媒介接受者对媒体的本质属性、传播技巧、制作手段产生相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以正确地理解和评估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出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一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健康知识和信息的重要传播者.面时大众传播媒介所提供的健康信息洪流,公众需具备对传播媒体的辨别意识,以及准确、有效地分析理解传播内容的能力,才能获得真正有用的健康信息为己所用,即公众需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本文从大众传播层面的健康传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公众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意识、技能、评价、使用四个方面的培养,并针对个人、学校组织、政府媒体、社区社团层面对如何提高公众媒介素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邹晶 《当代传播》2012,(4):92-94
媒介素养教育在上世纪末已引入我国,但以军队院校为代表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仍旧较为淡薄,目前大部分军校还未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而从官兵素质培养、军队形象传播及打赢舆论战等各层面,都需要将媒介素养教育提升至信息化战争时代的战略地位。军校媒介素养教育除了使学员了解和认识媒介特点,解读媒介信息外,还要培养学员的批判精神和主动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增强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媒介接受者对媒体的本质属性、传播技巧、制作手段产生相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以正确地理解和评估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海湾战争后,美军在修改的《作战纲要》中写道:“媒体传播的力量能够对战略方向及军事行动的范围,造成戏剧性的影响。”在信息的实时报道与战场的透明化传播中,大众传媒作为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的特殊作战平台与作战手段,发挥…  相似文献   

7.
媒介素养作为一个外来词,其英文为media literacy,意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它的涵义在我国学者当中并无太大的争议,即媒介素养是指媒介受众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人们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具有的正确地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有效地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也指受众的批判性思维反作用于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人们掌握媒介进行传播的相关知识,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使人们成为媒介的主动驾驭者,而不只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相似文献   

9.
媒介素养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评判标志,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基本条件。媒介素养是公众对媒介使用能力,面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主动利用媒介信息提升生活品质、工作效能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论、质疑、创造、批判及转化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指培养公众对媒介的使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媒介素养"出自英文"media literature",中文的表达意义包括传媒素养、媒体素养、媒介认知能力、媒介识读能力等。[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的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传播环境日益复杂。[2]美欧等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他们普遍认为:批判性的媒体解读能力的获得乃是个人与国民在学习如何应付具有诱惑力的文化环境时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学会  相似文献   

11.
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众的媒介批判意识,二是受众从媒介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面向广大受众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其目的是“让媒介为我所用”,而不是“我为媒介所役”。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媒是南疆地区维吾尔农村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信息窗口.本文基于对于南疆地区一个维吾尔村庄的田野调查,试图较完整地描述该村庄的大众传媒形态和媒介生活图景.调查结果表明,"Y村"的大众传媒形态存在"电视独大"报纸受众有限"、广播和电影也深受村民喜欢的媒介局面.研究南疆维吾尔农村大众传媒形态和村民媒介生活状态是准确把握南疆维吾尔农村大众传播的特征,进一步优化南疆维吾尔农村信息传播形态方面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网红"能够流行开来,除了缘于技术层面的媒介演进外,还受到了围观式的传播情境、议题的社会勾连、受众文化消费与认同的符号逻辑等的影响。鉴于当前网络场域中"榜样权威萌化""网红"日趋成为一种文化常态,本文从消费社会学、网络女性主义、狂欢围观传播情境、认同的生产与表达等多维度地对"网红"传播现象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4.
李献惠 《报刊之友》2011,(7):137-139
目前的国际传播系统中,媒介帝国主义甚嚣尘上。面对媒介传播偏见的客观存在,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节目的大量涌入,受众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紧迫而严峻。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途径包括面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媒介自身的正确引导以及受众的自律与自我教育等,通过多种渠道的配合,共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献惠 《今传媒》2011,(7):137-139
目前的国际传播系统中,媒介帝国主义甚嚣尘上。面对媒介传播偏见的客观存在,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节目的大量涌入,受众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变得日益紧迫而严峻。受众媒介素养教育实施途径包括面对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媒介自身的正确引导以及受众的自律与自我教育等,通过多种渠道的配合,共同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泛传播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教育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盛行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其要义在于通过教育培养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国外媒介教育发展探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现代信息社会,受众获取信息并不难,难的是获取有效信息,并能够自主分辨和判断信息价值,从而加以选择和使用。然而,传统意义上的读写素养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公民应该具备更广泛意义上的媒介识读能力———媒介素养。国外一些国家的媒介教育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至今方兴未艾。分析国外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及其实践发展,对大陆地区悄然兴起的媒介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赵冰 《青年记者》2008,(15):30-31
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指公众对媒介的使用能力,面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主动利用媒介信息提升生活品质,工作效能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评论、质疑、创造、批判及转化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公众对媒介的使用能力,对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应对转化能力.媒介素养教育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并在20世纪80年代纳入英国学校课程.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跨文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提出并将媒介素养融入不同层次、不同门类的学科教育中,以培养国民对媒介信息的思辨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构建多元文化社会、提升国民综合素质的现实背景,梳理其跨文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的脉络,对澳政府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促进文化融合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应该具有的正确地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并有效地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也指受众的批判性思维反作用于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人们掌握媒介进行传播的相关知识,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使人们成为媒介的主动参予者,而不只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和谐的传媒,媒介素养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